铸造残余铁水的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4332发布日期:2022-09-10 06:2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铸造残余铁水的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铸造残余铁水的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铸造用浇包装盛来自熔炉的铁水,然后把铁水通过浇口注入到型砂制成的模腔中,最后冷却得到铸件。浇包中的铁水量要多于模腔的容量,当模腔容量较大时候,可采用多个浇口多个浇包同时浇注的方式,使模腔内的铁水持续浇注,从而保证铸件质量。该方式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浇包中会残留有剩余的铁水。传统做法是,把这部分铁水留在浇包内,凝固后取出,最后把收集到的多于炉料集中处理(主要是回炉二次利用)。该方法的缺点主要是,由于浇包内的铁水凝固过程中与空气接触面积很大,炉料氧化较多,回收处理过程中的工艺较为复杂;残留在浇包底部的铁水中的含渣量相较于普通铁水较高,进一步增加回收处理过程中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置,利用本装置把残余的铁水直接制成铸造生产中所用到的辅助铁件。
4.本装置具体是一种铸造残余铁水的利用装置,包括多个铁模,各个铁模的通过铁水分流结构连接于同一个总浇口;
5.对于任一铁模:铁模是由铸铁构成,铁模分为成型区和浇道区;成型区的高度低于浇道区的高度;成型区的表面开有内凹,内凹构成铁件的模腔;浇道区的表面开有内凹,内凹构成铁模浇道;铁模浇道是倾斜的,铁模浇道的首端高、末端低;铁模浇道的末端连通模腔,铁模浇道的首端连接有分浇口;
6.所述铁水分流结构是由型砂构成,由型砂围成多个铁水流道;一个铁水流道的末端连接一个铁模的分浇口;各个铁水流道的首端连接于总浇口的出口,在总浇口上连接有浇口杯。
7.——该结构下,通过铁水分流结构把来自总浇口的铁水分别注入各个铁模,用来制作铸造过程中所需的辅助铁件(例如垫块、冷铁、临时支撑杆等)。由于辅助铁件的强度等机械要求不高、体积较小,采用残余铁水即可满足数量体积要求。虽然铁水在浇包中经历了降温、氧化,以及敞开的模腔使铁水在冷却过程中与空气接触较多、氧化较多,但辅助铁件的的结构强度足以满足辅助铁件的使用要求。
8.在实施时候,铁水分流结构由型砂构成,可先用木模造型,然后在砂箱中落入型砂、振实,分箱取出木模后,再合箱即得到具有铁水流道的铁水分流结构。铁模可也可用残余铁水在砂模中制成,铁模的壁厚要求较厚,利于铁水冷却,以及铁模多次重复使用,
9.进一步的:铁水分流结构中,在每个一个铁水流道的末端的底面开有铁水出口管道,各个铁水出口管道的底面与铁水分流结构的底面共面;铁水出口管道外的底面开有的环形凹槽,在各个铁模的分浇口上连接有对应的环形凸棱,环形凸棱与环形凹槽可拆卸配
合。
10.——该结构下,可保障铁水分流结构与各个铁模连接的稳定以及避免铁水流外流。
11.进一步的:铁水分流结构中,各个铁水流道的高度不同,各个铁水流道的末端的底面开有铁水出口管道,各个铁水出口管道可拆卸地连接有堵头。
12.——该结构下,可使本装置适用铁模的个数可控。通过封堵铁水分流结构的铁水出口管道,使铁水仅流向畅通的铁水出口管道。铁水流道的高度不同,畅通的铁水出口管道对应的铁水分流道的高度较低,而较高铁水分流道由于被封堵,则铁水直接流向较低的铁水分流中的铁水出口管道。
13.在实施时候,堵头的外径与铁水出口管道的内径对应,堵头的长度对应铁水出口管道的长度,堵头可以采用型砂制成,也可以采用铸铁制成。堵头自下而上伸入铁水出口管道后,堵头的底面与铁水分流结构的底面可以采用胶泥固定。
14.进一步的:所述铁模上的浇道区的投影近似是三角形,分浇口在三角形的顶角一侧,三角形的与分浇口相对的一边连接成型区。
15.——该结构下,使用时候,多个铁模围成一圈,且各个分浇口朝向圆心,铁水分流结构的铁水出口方便与各个分浇口连接。
16.进一步的:铁模上的模腔有多个,铁模浇道也有多个,各个模腔对应相应的铁件;各个模腔的首端分别连接不同的铁模浇道,各个模腔的尾端是连通的,且模腔的尾端内有凸台,凸台顶沿低于模腔的顶沿。
17.——该结构下,可在同一铁模上制作多个铁件。考虑到各个模腔的铁水流畅性和铁件质量,各个模腔同时接入铁水,并相互连通。采用凸台设计,使冷却后的铁件连接处很薄,可以轻易折断或剪切开。
18.进一步的:所述分浇口上可拆卸地连接有浇口杯。
19.——该结构下,可单独使用一个铁模,浇包的铁水直接由分浇口上的浇口杯注入模腔。
20.进一步的:铁模上的分浇口的结构为:在浇道区上连接有环形凸棱,在环形凸棱围成的空腔的底面开有通孔,通孔连通铁模浇道的首端和环形凸棱围成的空腔。
21.——该结构下,通过分浇口可较好连接铁水分流结构的铁水出口管道,以及浇口杯。通过通孔把铁水排到铁模浇道。
22.在实施时候,铁模浇道的首端的顶面外是平的,圆筒型凸棱可采用厚壁钢管焊接在铁模浇道的首端的顶面外。通孔与地面平行或倾斜(铁模浇道一侧较低)即可。
23.本装置在使用时候,所有与铁水接触的面均涂刷耐火涂料。由于本装置的模腔、浇道等是敞开结构,很容易涂刷涂料。
24.本装置可较好地回收利用残余铁水,避免浪费以及污染。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施例使用整体下的俯视角示意图;
26.图2是铁模的俯视角示意图;
27.图3是铁模的剖视角示意图;
28.图4是铁水分流结构的仰视角示意图;
29.图5是铁水分流结构的剖视角示意图;
30.图6是堵头与铁水出口管道配合状态示意图(剖面)。
31.图中:铁模1、铁水分流结构2、总浇口3、成型区4、浇道区5、模腔6、铁模浇道7、分浇口8、环形凸棱9、凸台10、通孔11、铁水流道12、浇口杯13、铁水出口管道14、环形凹槽15、堵头16。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进一步说明:
33.参考图1,一种铸造残余铁水的利用装置,包括多个铁模1,各个铁模的通过铁水分流结构2连接于同一个总浇口3;本例中,是4个铁模。
34.进一步参考图2和图3,对于任一铁模1:铁模是由铸铁构成,铁模分为成型区4和浇道区5;成型区的高度低于浇道区的高度;成型区的表面开有内凹,内凹构成铁件的模腔6;浇道区的表面开有内凹,内凹构成铁模浇道7;铁模浇道是倾斜的,铁模浇道的首端高、末端低;铁模浇道的末端连通模腔6,铁模浇道的首端连接有分浇口8。附图所示模腔6中,条状的是用于制成临时支撑杆,较大方框形状的是用于制成冷铁,较小方框形状的是用于制成垫块。制作冷铁的模腔较深,近似于长方体形状。制作垫块的模腔较浅。
35.进一步参考图4和图5,所述铁水分流结构3是由型砂构成,由型砂围成多个铁水流道12;一个铁水流道的末端连接一个铁模的分浇口;各个铁水流道的首端连接于总浇口的出口,在总浇口上连接有浇口杯3。
36.本例中:
37.如图4和图5,铁水分流结构中,在每个一个铁水流道12的末端的底面开有铁水出口管道14,各个铁水出口管道的底面与铁水分流结构的底面共面;铁水出口管道14外的底面开有的环形凹槽15,在各个铁模的分浇口上连接有对应的环形凸棱9,环形凸棱与环形凹槽可拆卸配合。
38.铁水分流结构中,各个铁水流道的高度不同,各个铁水流道的末端的底面开有铁水出口管道,各个铁水出口管道14可拆卸地连接有堵头16。
39.如图2和图3,铁模上的浇道区5的投影近似是三角形,分浇口8在三角形的顶角一侧,三角形的与分浇口相对的一边连接成型区4。
40.铁模上的模腔6有多个,铁模浇道7也有多个,各个模腔对应相应的铁件;各个模腔的首端分别连接不同的铁模浇道,各个模腔的尾端是连通的,且模腔的尾端内有凸台10,凸台顶沿低于模腔的顶沿。
41.分浇口8上也可拆卸地连接浇口杯13。
42.铁模上的分浇口的结构为:在浇道区上连接有环形凸棱9,在环形凸棱围成的空腔的底面开有通孔11,通孔11连通铁模浇道的首端和环形凸棱围成的空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