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锻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884181发布日期:2024-05-09 21:2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锻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锻造,具体为一种铝合金锻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自行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重要受力部件和结构件的轻量化,促使以铝代钢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采用具有质量轻、性能好、耐腐蚀等优点的铝合金锻件代替传统的铸铁或钢铁冲压焊接部件,铝合金锻件的使用量和需求量正逐步增大。锻造用铝合金采用棒材多为挤压棒,材料本身存在气孔、疏松、偏析等铸造缺附,锻造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等锻造缺陷,锻件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锻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3、(1)按照各元素比例分别称取纯铝、纯铜、纯镁、铝钛合金、铝镍合金、钒铝合金,于758~772℃加热至熔融,得熔液;

4、(2)将熔液调温至630~640℃,抽真空至60~70pa,喷入聚丙烯腈微球,保温5~10min后,以300~400l/min底吹氩气,升温至708~720℃,保温20~30min后,调整氩气流量为100~150l/min,保温5~12min后,扒渣,于725℃浇筑成直径为60mm、高度为1500mm的圆铸锭;

5、(3)将圆铸锭进行第一次均匀化退火处理,再去除表面氧化皮,得到直径为58mm的圆铸锭,锯切成高度为100mm的坯料;

6、(4)将坯料加热至620~650℃,保温4~6h后,沿轴向镦粗锻造,镦粗至高度为65mm、直径为74mm的锻件a,再置于感应加热设备中,将四氯化钛、甲基三氯硅烷混合置于雾化器中,加热至650~750℃,启动雾化器,雾化喷涂300~500s后,关闭雾化器,调整感应电流为30a,保温20~32min,得表面处理后的锻件;

7、(5)将表面处理后的锻件进行第二次均匀化退火处理,再回炉加热至620~650℃,保温4~6h后,沿轴向镦粗锻造,镦粗至高度为46mm、直径86mm的锻件b,30s内转移至温度为50~70℃的水中淬火,经过时效处理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铝合金锻件。

8、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元素的质量比为:锌1.2~3.1%、镁0.1~1.0%、铜0.08~0.3%、锆0.05~0.2%、硅0.1~0.9%、铁0.2~0.5%、锰0.06~0.3%、铬0.05~0.20%、钛0.01~0.03%、钒0.08~0.12%、镍0.1~0.2%和余量铝。

9、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聚丙烯腈微球的制备方法为:用注射器吸取聚丙烯腈溶液,于静电喷雾工作电压15kv、工作距离20cm、进样速率1.25ml/h,静电喷雾得聚丙烯腈微球。

10、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腈溶液为:将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0.2:9.5混合,50℃下搅拌溶解,得聚丙烯腈溶液。

11、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聚丙烯腈微球的喷入量为熔液重量的0.001~0.002倍,

12、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第一次均匀化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80~550℃、保温时间为40~60min。

13、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四氯化钛、甲基三氯硅烷的体积比为400:400~1200:520。

14、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雾化喷涂的工作条件为:沉积压力为2kpa、氢气流量为35~50ml/min、氮气流量为7~25ml/min、雾化流量为0.16~0.6ml/min、感应电流为50a。

15、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第二次均匀化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80~550℃、保温时间为1~2h。

16、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时效处理为:在120℃下保温8~12h,再升温至160℃,保温6~8h。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先将各合金熔融,调控各元素比例关系,然后向熔液喷入聚丙烯腈微球,并且在熔液底部吹入氩气,在熔液内形成气泡流,聚丙烯腈微球在高温的熔液中融化、分解,裂解出含碳气体和含氮气体,不断被吸入氩气气泡内,共同移动、上浮,在上浮过程中与周围合金元素形成碳化物,使含碳量呈梯度结构,实现强化效果,提高锻件的硬度,并且聚丙烯腈微球融化、分解过程中产生吸热作用,加快合金液的降温速度,改善冷凝偏析现象,有效提高合金成分均匀性,进而提高铝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此外,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气泡内的含氮气体不断吸附熔液中的夹杂物,上浮到液面熔渣中被排除,从而实现净化效果,提高铝合金锻件的性能,并且,气泡与气泡、气泡与气体间形成强对流状态,使得枝晶和晶核破碎成细小质点,实现铝合金锻件的组织均匀、晶粒细小,进而提高合金锻件的效果。

19、本发明在获得圆铸锭后,经过第一次均匀化退火处理,进一步加强晶粒细化效果,减少残余相,再进行第一次镦粗处理,均匀细化表面碳化物的分布,提高锻件的力学性能;然后进行表面镀层处理,将四氯化钛和甲基三氯硅烷雾化形成细小液滴,随着载气运输到锻件表面,在感应加热的作用下,形成钛硅硬质层,提高锻件的硬度和力学性能,再进行第二次均匀化退火处理,使硬质层和锻件在后续镦粗处理工艺中抑制再结晶,最后进行第二次镦粗处理,加强锻件机体与硬质涂层的机械咬合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元素的质量比为:锌1.2~3.1%、镁0.1~1.0%、铜0.08~0.3%、锆0.05~0.2%、硅0.1~0.9%、铁0.2~0.5%、锰0.06~0.3%、铬0.05~0.20%、钛0.01~0.03%、钒0.08~0.12%、镍0.1~0.2%和余量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聚丙烯腈微球的制备方法为:用注射器吸取聚丙烯腈溶液,于静电喷雾工作电压15kv、工作距离20cm、进样速率1.25ml/h,静电喷雾得聚丙烯腈微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溶液为:将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0.2:9.5混合,50℃下搅拌溶解,得聚丙烯腈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聚丙烯腈微球的喷入量为熔液重量的0.001~0.00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第一次均匀化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80~550℃、保温时间为40~6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四氯化钛、甲基三氯硅烷的体积比为400:400~1200:5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雾化喷涂的工作条件为:沉积压力为2kpa、氢气流量为35~50ml/min、氮气流量为7~25ml/min、雾化流量为0.16~0.6ml/min、感应电流为50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第二次均匀化退火处理的温度为480~550℃、保温时间为1~2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时效处理为:在120℃下保温8~12h,再升温至160℃,保温6~8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锻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合金锻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熔炼过程中,喷入聚丙烯腈微球,使其分解为含碳、氮气体,含碳气体与周围合金元素形成碳化结构,并辅以底吹氩气,使合金锻件的含碳量从内部向表面逐步增加,呈梯度结构,实现强化效果,提高锻件的力学性能,并且分解出的气体能够实现净化效果,同时气流间形成强对流状态,因此获得组织均匀、晶粒细小的铝合金锻件,进而提高力学性能;本发明将熔液浇筑成型后,经过退火‑镦粗‑退火‑镦粗的锻造过程,形成高性能锻件,并且在第一次镦粗结束后,进行表面镀层处理,形成钛硅硬质层,提高锻件的硬度和力学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吴依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原市怡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