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管圆孔去毛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30116发布日期:2024-05-17 13:0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蜂窝管圆孔去毛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去毛刺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蜂窝管圆孔去毛刺设备。


背景技术:

1、图1为现有一些玩具中会用到的用塑胶材料制成的十八孔蜂窝管,该十八孔蜂窝管100包括蜂窝管本体101,蜂窝管本体101的外壁上共形成一十八个圆孔102,所有圆孔102排成六排圆孔102,六排圆孔102绕蜂窝管本体101的中心轴线环形均匀分布,每排的圆孔102数量为三个,每排的三个圆孔102沿管体的中心轴线等间隔设置。目前加工十八孔蜂窝管100时,先是通过钻孔的刀具在十八孔蜂窝管100上粗加工出圆孔102,由于是粗加工,故圆孔102形成后,圆孔102的孔壁上会形成有很多细小的毛刺,为了使十八孔蜂窝管100能顺利快速地组装于玩具上,在刀具从蜂窝管本体101上加工出圆孔102后,还会通过毛刷钻入至圆孔102内,通过用力旋转毛刷来将圆孔102的孔壁上的细小毛刺刷除掉,目前毛刷去除十八孔蜂窝管100的圆孔102的孔壁上的毛刺的方式均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实现,不仅慢,效率低下,还非常费力。

2、故研发出一种效率高、省力的能自动刷除掉十八孔蜂窝管100的圆孔102的孔壁上的毛刺的设备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管圆孔去毛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一十八孔蜂窝管的圆孔的孔壁上的毛刺通过人工使用毛刷刷除掉,效率低,费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蜂窝管圆孔去毛刺设备,用于对十八孔蜂窝管进行去毛刺,所述十八孔蜂窝管包括蜂窝管本体,所述蜂窝管本体上设有三个绕蜂窝管本体的中线轴线环形均匀分布的三个孔组,三个孔组分别为第一孔组、第二孔组和第三孔组,每个孔组包括两排关于所述蜂窝管本体的中心轴线对称的圆孔,每排的圆孔数量为三个;所述蜂窝管圆孔去毛刺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上的:

3、接管装置,用于放置外界运送而来的十八孔蜂窝管;

4、出料槽,位于所述接管装置的一侧,用于送走十八孔蜂窝管;

5、夹管装置,位于所述接管装置和所述出料槽之间,所述夹管装置具有三个用于自动夹持十八孔蜂窝管的夹持机构,三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为沿所述接管装置至所述出料槽的第一方向等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

6、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接管装置、夹管装置和出料槽的同一侧,用于同时将接管装置、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所放置的十八孔蜂窝管分别搬运至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和出料槽上;

7、去毛刺装置,所述去毛刺装置包括三个毛刷机构,三个所述毛刷机构分别为对应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第一毛刷机构、对应第二夹持机构的第二毛刷机构以及对应第三夹持机构设置的第三毛刷机构,第一毛刷机构对第一夹持机构夹持的十八孔蜂窝管的第一孔组去毛刺,第二毛刷机构用于对第二夹持机构夹持的十八孔蜂窝管的第二孔组去毛刺,第三毛刷机构用于第三夹持机构夹持的十八孔蜂窝管的第三孔组去毛刺。

8、本发明通过设置搬运装置重复从接管装置、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上取十八孔蜂管,再将从接管装置、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上所取的十八孔蜂管分别运送至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和出料槽,再设置三个分别对应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设置的毛刷机构,在搬运装置从取管状态转换到放管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毛刷机构能对第一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十八孔蜂窝管的第一孔组进行去毛刺工作,第二毛刷机构能对第二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十八孔蜂窝管的第二孔组进行去毛刺工作,第三毛刷机构能对第三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十八孔蜂窝管的第三孔组进行去毛刺工作,由于搬运装置的搬运作用,每个十八孔蜂窝管都能依次经过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从而每个十八孔蜂窝管能依次经过第一毛刷机构对第一孔组的去毛刺工作、第二毛刷机构对第二孔组的去毛刺工作以及第三毛刷机构对第三孔组的去毛刺工作,实现自动化完成对整个十八孔蜂窝管的所有圆孔的去毛刺,无需人工去除十八孔蜂窝管的所有圆孔的毛刺,效率高,且省力,而且本发明的结构设置,能实现每次同时对三个十八孔蜂窝管进行圆孔的去毛刺工作,效率更进一步提高。

9、可选的,述接管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放管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放管支撑架上的放管驱动气缸、连接所述放管驱动气缸的输出轴的第一连接竖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竖板靠近所述搬运装置的一侧的放管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竖板和所述放管架之间的第二连接竖板;所述放管架上形成有用于放置十八孔蜂窝管的放管腔;所述放管架上安装有位于所述放管腔内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定位柱用于穿过十八孔蜂窝管的一对关于蜂窝管本体的中心轴线对称的圆孔。

10、可选的,所述放管架包括第一架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架体上方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竖板上的第一安装竖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竖板的放管平板;所述第二架体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竖板上的第二安装竖板;相垂直的所述放管平板和所述第二安装竖板之间形成所述放管腔;所述定位柱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竖板上。

11、可选的,所述夹管装置包夹管支撑架以及三个夹持机构,所述夹管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三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为沿所述接管装置至所述出料槽的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用于按压住十八孔蜂窝管的顶端的上夹持组件以及用于按压住十八孔蜂窝管的底端的下夹持组件,所述上夹持组件安装于所述夹管支撑架上,所述下夹持组件位于所述上夹持组件的下方,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12、可选的,所述上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持气缸、位于所述上夹持气缸下方的上推杆、以及上压块,所述上推杆顶端连接所述上夹持气缸的输出轴,所述上推杆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所述上压块。

13、可选的,所述下夹持组件包括下夹持气缸、位于所述下夹持气缸上方的下压块,所述下压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下夹持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下压块包括下定位杆和设于所述下定位杆的外侧壁上的下按压凸环,所述下按压凸环与所述下定位杆同轴线设置,并位于所述下定位杆的中间位置,所述下按压凸环位于所述下夹持气缸输出轴的上方,用于按压于十八孔蜂窝管的底端上,所述下定位杆位于所述下按压凸环下方的部位插设于所述下夹持气缸的输出轴内,所述下定位杆位于所述下按压凸环上方的部位与十八孔蜂窝管的底端内径尺寸相匹配,用于插入至十八孔蜂窝管的底端内。

14、可选的,所述下夹持气缸的顶侧上凸设有下导向凸起,所述下夹持气缸输出轴穿过所述下导向凸起;所述下压块还包括护轴结构,所述护轴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下导向凸起外的下导向筒以及连接所述下导向筒和所述下导向凸起的下封板。

15、可选的,所述搬运装置包括四个搬管夹取机构以及连接四个所述搬管夹取机构的搬管驱动机构,四个所述搬管夹取机构分别为沿接管装置至出料槽的第一方向依次等间隔设置的第一搬管夹取机构、第二搬管夹取机构、第三搬管夹取机构和第四搬管夹取机构,所述搬管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搬管夹取机构、所述第二搬管夹取机构、所述第三搬管夹取机构和所述第四搬管夹取机构分别从所述接管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同时取十八孔蜂窝管,再将从所述接管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三夹持机构所取的十八孔蜂窝管分别搬运至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和所述出料槽上。

16、可选的,所述搬管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搬运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搬运安装板下方的第二搬运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搬运安装板上的第一搬运气缸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搬运气缸;所述第一搬运安装板的顶侧上安装四个所述搬管夹取机构;所述第一搬运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二搬运安装板上,并连接所述第一搬运安装板,用于驱使第一搬运安装板带着四个搬管夹取机构沿第一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二搬运气缸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连接所述第二搬运安装板,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搬运安装板带动四个所述搬管夹取机构沿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夹管装置。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毛刷机构、第二毛刷机构和第三毛刷机构均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顶侧上的第一毛刷驱动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毛刷驱动气缸的输出轴的第一推动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推动架上的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推动架上的第二毛刷驱动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毛刷驱动气缸的第二推动架、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架的第三推动架、三个转轴、三个毛刷、三个齿轮、以及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连接筒;三个所述转轴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且均安装于所述第三推动架上;三个所述毛刷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面向相对应的所述夹持机构的一端上;三个所述齿轮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远离所述毛刷的一端上,相邻所述齿轮之间啮合;所述第二转轴安装所述齿轮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设于所述连接筒内,所述连接筒和所述连接柱通过相配合的长条凸起和长滑槽可滑动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