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连铸铸态球铁管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50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连铸铸态球铁管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用半连续铸造工艺生产供水、
气等管线用的铸态球铁管的制造方法。
世界上生产球铁管的方法是用离心铸造方法,用水冷金属型离心制造的球铁管基体组织中含有较高的渗碳体或珠光体,性能很脆,脆,因此必须经过950℃1~2小时高温退火才能获得以铁素体为基体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球铁管。为此需迠庞大的离心铸管机及退火炉,不但技术复杂,耗资高,而且消耗大量能源。国外用离心工艺生产铸态球铁管正在试验中,但具有设备庞大,性能不稳定。
鞍钢铸管厂1983年3月“球铁管试制总结”(冶金部鉴定会资料)和1980年“φ1000毫米口径连铸球管试制初步总结”报导鞍钢以化铁炉铁水用半连铸机生产铸态球铁管,铁水温度1350~1370℃,球化后的铁水含镁0.025~0.060%,稀土0.020~0.050%,加0.5%的75硅铁孕育,浇注温度低,延伸率仅达到2%。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性能好的半连铸铸态铁管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利用高炉铁水加入5~15%钢水,降低碳、硅含量,使原铁水成份为碳3.70~4.00%,硅1.40~2.0%,锰≤0.5%,磷0.04~0.08%,硫≤0.035%,通过工頻电炉进一步调整硅量,使铁水温度控制在1400~1550℃,加入0.6~0.9%低稀土镁合金,用冲入法或压入法进行球化处理,加入0.6~1.2%粒度为5~25mm的75硅铁进行倒包孕育处理,并在浇注时加入0.01~0.025%75硅铁或硅钙合金或含钡合金进行瞬时孕育工艺。低稀土镁合金中稀土1.0~4.5%镁8~10%。
上述的球化孕育后的铁水用半连续铸管机铸管,通过调整拉速和内外
冷却,使圆周方向的内外凝固层厚度均匀。拉管速度为1.2~2.0米/分,出管温度控制在1000~1080℃之间。铸态连铸球铁管的基体组织以铁素体为主,渗碳体含量不超过4%。球铁管的化学成份为碳3.50~3.80%,硅2.3~2.8%,锰≤0.5%,磷<0.05%,硫<0.03%,镁≥0.025%,稀土0.005~0.015%。
本发明生产铸态球铁管,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易于实现;抗拉强度>40kg/mm2,延伸率3~5%,出厂前经40kg/Cm2的水压试验,具有较高的抗震、抗冲击能力,使用安全可俈,不退火,可减少庞大的退火炉投资和占地面积,节约大量能源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半连续铸管机铸成铸态球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兑入5~15%钢水的高炉铁水,经工頻电炉提高温度,调整化学成份;用低稀土镁合金球化处理铁水,用倒包法进行孕育处理,浇注温度1300~1400℃,球铁管出结晶器的温度在1000~1080℃,球铁管化学成份碳3.5~3.8%,硅2.3~2.8%,锰≤0.5%,磷<0.05%,硫<0.03%,镁≥0.025%,稀土0.005~0.015%。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铁水出工頻电炉的温度1400~1550℃,化学成份为碳3.7~4.0%,硅1.4~2.0%,锰≤0.5%,磷0.04~0.08%,硫≤0.035%。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用低稀土镁合金以冲入法或压入法进行球化处理。低稀土镁合金中,稀土1.0~4.5%,镁8~10%。加入量为0.6~1.2%,瞬时孕育量为0.01~0.025%。
专利摘要
本发明用高炉铁水加钢水调整化学成分,电炉过热,经球化孕育处理后,用半连铸机铸出基体组织中渗碳体含量不超过4%,抗拉强度在40kg/mm
文档编号C22C33/10GK85100776SQ85100776
公开日1986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李观贤, 刘淦, 李本源, 王宝鸿, 刘积富, 张振生, 王忠藩, 王亚良 申请人: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