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铸镇静钢封顶铸锭方法

文档序号:3244021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铸镇静钢封顶铸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水铸锭
技术领域
。国内外模铸镇静钢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采用保护渣、保温帽和防缩孔剂“三位一体”的浇铸工艺;另一种方法是冷封顶浇铸工艺,即在钢锭浇铸到所需高度时,立即向钢锭头部打水或吹气强制冷却封顶。采用第一种方法所生产的钢锭,其头部由于保温帽和防缩孔剂的隔热保温作用,凝固慢、钢质偏析严重、杂质多,凝固收缩也集中在头部,开坯轧制后必须切掉,金属收得率低。此外,使用保护渣、保温帽、防缩孔剂,使铸锭操作复杂,成本提高。第二种方法即冷封顶浇铸工艺,当钢锭浇注到一定高度时向锭头部打水或吹气,使钢液面强制冷却,顶面先于锭内部形成凝固壳,待锭内部中心凝固后,其收缩集中在内部成为封闭缩孔。这种钢锭可在中心未完全凝固时脱模进行液芯轧制,或待中心钢液完全凝固形成封闭缩孔后再脱模轧制。由于封闭缩孔钢锭轧制后切头大大减少,封闭缩孔在轧制中可以焊合,因而金属收得率明显提高。美国专利US3866662是采用向钢锭头部打水的冷封顶浇铸工艺;苏联专利SU1085666是采用向钢锭头部吹气的冷封顶浇铸工艺。但是,打水或吹气的工艺有很多缺点。采用打水时,易使整个铸锭系统潮湿,导致钢锭表面产生气孔,有时由于操作不当还会产生“打炮”现象(即因水的剧烈蒸发,造成飞溅),容易伤人,很不安全。此外,打水操作也复杂。采用吹气工艺,需增加附属设备、仪表,每支锭模都得装上设有通气孔的盖子,在高温下作业,操作复杂,操作环境恶劣。本发明以克服上述第二种方法即冷封顶浇铸工艺的缺点为目的,采用一种只用无碳保护渣,既不用保温帽和防缩孔剂,也不用打水和吹气的封顶铸锭方法。本发明与美国专利US3866662对比,浇注后不打水,让钢锭自然冷却。本发明采用钢水下注法,钢水浇注前,在模内距底板一定高度处吊挂无碳保护渣。如果吊挂处距底板的高度小于100mm,上升翻卷的钢液会把渣卷入钢液中,如果大于300mm,装渣的纸袋在未接触钢液时即被烧破,粉渣落下使钢水飞溅。所以,无碳保护渣吊挂于模内距底板100~300mm为宜。当钢液浇注到距规定高度50~100mm时,粉渣已全部熔化,钢液面上覆盖一层薄而均匀的液渣。此时,立即调节水口减流浇注。当钢液浇注上升到规定高度后,关闭水口,停浇30秒钟,然后采用补充浇注填注缩孔,可用细流连续填注或中流间断填注。本发明是在渣下浇注,浇注后期不采用打水或吹气等措施,可使钢锭上部顶面自然冷却,先于内部形成凝固壳,待中心钢液完全凝固后,成为具有封闭缩孔的钢锭。其优点是①由于本发明是采用保护渣进行浇注,因而确保钢锭表面质量优良。②封闭缩孔钢锭的金属收得率高,与采用保温帽浇铸的钢锭相比,切头可减少一半以上。③因为不打水,保证了整个铸锭系统干燥,消除了“打炮”的危险,避免了钢锭表面易产生气孔的缺陷。④不用保温帽和防缩孔剂,也不打水或吹气,不需辅助设备、仪表,操作简单、安全。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电炉冶炼的钢水在1620~1700℃温度下出钢,钢包吹氩后镇静,模铸铸锭,采用下注法。浇铸钢种为DT3工业纯铁,用于轧制无缝管。其化学成分(重量%)如表所示。CSiMnPSCrNiAlCu0.02760.1900.2150.00550.01350.0360.0450.150.065</table></tables>每炉钢水浇铸0.92t钢锭11支或1.37t钢锭8支,共浇一组。两种钢锭均为无帽上小下大方波浪锭型。浇注前,将无碳保护渣用牛皮纸袋包装,吊挂于模内距底板100~300mm处。开浇后,纸袋被烧破,渣子完全覆盖整个钢液面,一直到浇注末期。当钢液上升到距规定高度50~100mm时,粉渣完全熔化,此时立即调节水口减流浇注。当钢液达到规定高度时,关闭水口,停浇30秒钟,然后再用中流间断填注。浇注工艺参数如下锭型浇注时间保护渣用量kg/支锭减流前减流后φ365(0.92t)3′30″~4′30″3′~3′30″2.5φ440(1.27t)4′~4′30″3′~4′30″3.2</table></tables>浇铸完毕,钢锭静置60~80分钟,然后脱模空冷,经表面清理后进行轧制。本发明还可用于生产低合金钢、含C小于0.45~0.5%的普通碳素钢等钢种2t以下的小钢锭。权利要求1.一种模铸镇静钢封顶铸锭方法,其中包括,采用钢水下注,在模内距底板一定高度处吊挂无碳保护渣,其特征在于a、无碳保护渣吊挂于模内距底板100~300mm处;b、当钢液上升到距规定高度50~100mm时,粉渣全部熔化,此时立即调节水口减流浇注;c、当钢液上升到规定高度后,关闭水口停浇30秒钟;d、然后补充浇注填注缩孔。全文摘要一种模铸镇静钢封顶铸锭方法,是属于钢水铸锭
技术领域
的冷封顶浇铸工艺,钢水采用下注,只用无碳保护渣,不用保温帽、防缩孔剂,也不用打水或吹气等措施,钢锭表面质量优良,金属收得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用于生产工业纯铁、低合金钢、含C<0.45~0.5%的普通碳素钢等钢种2t以下的小钢锭。文档编号B22D7/00GK1036156SQ8810185公开日1989年10月11日申请日期1988年4月1日优先权日1988年4月1日发明者苗华鲜,张治杰,王乃斌,袁德春申请人:冶金工业部攀枝花钢铁公司钢铁研究院,成都无缝钢管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