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环板式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19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七环板式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炉,特别是一种逆顺流换热的热风炉。
现在使用的热风炉多为上进风式,需要架空配套的进风管路,使结构变的庞大,浪费了大量的钢材,且由于上进风顺流换热,工质换热行程较短,使热效率较低,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延长工质换热行程、热效率高的热风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外壳(9)是由上、中、下三个等径圆及上盖(11)组成的,最上层的圆筒同上盖(11)是螺栓连接的,最下层圆筒上开有炉门(5),热风出口(2)、出烟口(4)、进风口(3),下面同底座(1)相连,烟环(7)是由两个套在一起的不等径的圆筒所组成,烟环(7)下端同底座(1)相接,上端比外壳(9)略低,在在其上开有出烟口(4)、进风口(3)、热风出口(2)、炉门(5),其壁上有筋片炉体(6)是一个圆筒,在同外壳对应的位置上,开有炉门(5)、进风口(3),下面同底座(1)相连接,中部焊有炉芯(8)的下封盖(13),上部比外壳(9)低一点,炉芯(8)是由三个套在一起的不等径圆筒及上下封盖所组成,它置于炉体(6)内的下封盖(13)上,上端同炉体(6)等高,上封盖(12)将炉芯(8)、炉体(6)及烟环(7)内筒一起盖住,炉芯(8)的三个不径圆筒及炉体(6)组成了两个烟环(16)、(17)、壁上有筋片,在上封盖(12)、下封盖(13)上均匀分布有一些过烟孔(14),在内烟环(16)的下部外烟环(17)上部都均匀分布有一些长方形通风口(15),且用“U”形板焊接封用,烟的通路是由下封盖(13)上的过烟孔(14)进入内烟环(16)及外烟环(17),然后进入烟环(7),最后由出烟口(4)排出;风的通路是风从进风口(3)进入烟环(7)和外壳(9)之间,经外壳上盖(11)与炉芯(8)的上封盖(12)之间,进入炉芯(8)的内烟环(16)的中心空间,经内烟环(16)下部的通风口(15)进入内外烟环之间,然后再经外烟环(17)上部的通风口(15)进入炉体(6)和烟环(7)之间,由热风出口(2)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进风口(3)在热风炉的下部,形成了逆顺流热交换,延长工质换热行程,并使风烟速比达到最佳换热值,从而提高了热效率,且节省了架空配套管路;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重量轻,每台炉同现在使用的相比可节省材料8%左右,上封盖(12)同炉芯(8)是螺栓连接的,使定期检修、清灰污方便。


图1热风出口示意图;图2烟气出口示意图;图3炉口结构示意图;图4进风口结构示意图;图5炉芯结构示意图;图6热风炉整体结构示意图(摘要用图)。
实施例外壳(9)是由上中下三个等径圆筒组成的,层与层之间可以用螺栓连接,也可以焊接,但上层同上盖(11)是通过螺栓连接的,下层正面开有炉门(5),炉门(5)的背面开有进风口(3),两侧各开有一个热风出口(2)和出烟口(4),下面同底座(1)焊在一起,烟环(7)是由两个套在一起的不等径圆筒所组成,它同出烟口(4)连通,下端同炉底座(1)相连,上端比外壳(9)略低,炉体(6)置于烟环(7)内,其下部开有炉门(5),中部焊有炉芯(8)的下封盖(13),下端同底座(1)相接,上端同烟环(7)等高,炉芯(8)是由套在一起的三个不等径圆筒及上下封盖所组成,上端同炉体(6)等高,上封盖(12)将炉芯(8),炉体(6)及烟环(7)的内筒一起盖上,在上封盖(12)、下封盖(13)上各开有十六个过烟孔(14),在内烟环(16)的下部,外烟环(17)的上部各开八个长方形通风口(15),且该口用“U”形板焊接封闭。
权利要求1.一种七环板式热风炉,它是由外壳、炉芯、底座板、进风口、出风口、炉门、出烟口、上封板、下封板、灰门所组成,其特征在于1.1外壳(9)是由上、中、下三层等径圆筒及上盖(11)所组成,最上层的圆筒同上盖(11)是螺栓连接的,下层圆筒上开有炉门(5)、热风出口(2)、出烟口(4)、进风口(3),下面同底座(1)相连。1.2炉芯(8)是由三个套在一起的不等径圆筒与上下封盖组成,三个筒及炉体(6)组成两个烟环(16)、(17),在烟环的壁上有助片,在上下封盖(12)、(13)上各均匀开有许多烟孔(14),在炉芯(8)内烟环(16)下部,外烟环(17)上部各均匀开有一些通风口(15)且用“U”形板焊接封闭。1.3烟环(17)是由两个套在一起的不等径的圆筒所组成,它的上端同炉芯(8)的内烟环(16)、外烟环(17)相连通,下部同出烟口(4)连通。1.4炉体(6)是一个圆筒,位于烟环(7)与炉芯(8)之间,中部焊有炉芯(8)的下封板(13),外壁面上焊有筋板,下部同外壳(9)对应的中部分开有炉门(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炉,特别是采用逆顺流热交换的热风炉,现在的热风炉多是上进风式,采用顺流热交换,互质换热行程短,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进风式,由七个直径不等、高度不等的圆筒套装在一起组成了风道和烟道,使风由下面的进风口进入,在炉内循环一周,最后又从下面的出风口排出,使风(工质)的换热行程便长,提高了热效率。
文档编号C21B9/00GK2083589SQ9022196
公开日1991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9日
发明者吴殿春, 董玉俊, 刘志强, 曲雁, 杨奉民 申请人:哈尔滨市星火热风炉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