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45810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2)背景技术活性氧化铝指的是γ-Al2O3、η-Al2O3及其混合物。由于活性氧化铝具有发达的孔隙和良好的热稳定性,被广泛地用于催化剂载体以及干燥剂和吸附剂等。制备活性氧化铝时,一般先制备其前驱物——拟薄水铝石,再进行高温焙烧使之晶相转化。在各种制备拟薄水铝石的方法中,以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中和法成本最低,国内外就此方法已申报不少专利。其中CN1057443A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生产工艺,其主要工序为原料制备、成胶、老化、洗涤、固液分离和干燥。该工艺在成胶过程中,通入偏铝酸钠的酸性气体为含CO235~45%(V)的CO2-空气混合气。由于混合气中CO2含量较低,中和反应时间长,容易生成三水铝石,使最终产品孔隙率低,所制的活性氧化铝产品孔体积小于0.75ml·g-1。CN1254684A专利申请为解决产品孔隙率低的问题,改用低温(15~25℃)和低偏铝酸钠溶液(20~35g Al2O3·L-1),但仍然采用低浓度CO2和空气混合气,此方法带来的副作用是1)夏季生产时,必须用冷却设备,增加能量消耗;2)生产效率较低。此方法所制得的活性氧化铝孔体积最大为0.88ml·g-1。
(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孔隙率高的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说的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用氢氧化铝粉(三水铝石)和氢氧化钠配制成浓偏铝酸钠溶液,控制溶液的苛性比[NaOH/Al(OH)3]为1.2~1.5mol,取配制好的浓偏铝酸钠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浓度为15~75g·Al2O3·L-1,最好控制在25~50·Al2O3·L-1。
2)在稀释的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载体重量的0%~8%的硅酸钠或磷酸钠或硼酸钠溶液。
3)将所得溶液置于反应釜内,由反应釜底部通入CO2含量≥90%(V)的CO2混合气,外加搅拌器搅拌,成胶温度控制在20~70℃,最好为30~60℃,调节CO2混合气的通入量,当pH值达到9~11时,最好为9.5~10.5时,停止通入CO2混合气。
4)将步骤3所得浆液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滤饼,水量为滤饼的20倍。
5)在60~100℃下,最好70~90℃下干燥由步骤4所得的滤饼,至滤饼不再脱水,得到拟薄水铝石。
6)将由步骤5所得物料于450~800℃,最好500~700℃焙烧2~6h,即得到活性氧化铝。
本发明采用高浓度CO2混合气成胶,使中和反应速率加快,成胶时间大大缩短,避免或抑制三水铝石的生成。同时由于成胶时间缩短,从而可使成胶温度的限制放宽,可省去生产过程的冷却设备;另外由于成胶时间缩短,生产每吨拟薄水铝石的CO2消耗量略有下降,且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或者可以减少成胶釜的体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所制活性氧化铝用作催化剂载体时,有时需要添加第二组分如Si、P和B等对载体表面性质(固体酸浓度)进行调变,故在成胶之前,在稀释的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硅酸钠或磷酸钠或硼酸钠溶液,然后再通入含有CO2的气体进行中和成胶。由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生产的活性氧化铝其孔隙率大于0.85ml·g-1。
(4)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工业一级氢氧化铝粉[含Al2O363%(w)]150g和40%(w)NaOH水溶液148g,加去离子水230g在搅拌下加热至100℃,恒温120min,至氢氧化铝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为270gAl2O3·L-1的偏铝酸钠溶液(NaOH/Al(OH)3mol比为1.3),再用去离子水稀释成浓度为25g·Al2O3·L-1的偏铝酸钠溶液,控制成胶温度为60℃,通入含CO298%(V)的CO2-空气混合气体并加搅拌器进行搅拌,当pH值降至10.2时(需18min)停止通入气体和搅拌,浆液进行常规的固液分离,滤饼用60℃去离子水洗至中性,90℃干燥8h,550℃焙烧3h,即得γ-Al2O3,其主要性质列于表1。
实施例2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将浓偏铝酸钠溶液浓度稀释至50g Al2O3·L-1,所得结果列入表1。
参照例1~2在实施例1中,将浓偏铝酸钠溶液浓度稀释至75g Al2O3·L-1和85g Al2O3·L-1,所得产品主要性质列于表1。
表1 实施例1~3及参照例1产品主要性质
实施3~5改变成胶温度为30℃、45℃、70℃,其余同实施例1,产品主要性质如表2。
参照例3成胶温度改为85℃,即成本例,所得产品主要性质如表2。
表2实施例4~6及参照例2产品主要性质
实施例6~8在实施例1中,分别在稀释后的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硅酸钠、磷酸钠和硼酸钠溶液,所得产品主要性质列于表3。
表3实施例7~9产品主要性质
参照例4在实施例1中,所用混合气的CO2浓度改为40%,所需时间为35min。其产品主要性质见表4。
表4 实施例1与参照例3的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由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经成胶反应后制得活性氧化铝,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1)用氢氧化铝粉和氢氧化钠配制成浓偏铝酸钠溶液,控制溶液的苛性比[NaOH/Al(OH)3]为1.2~1.5mol,取配制好的浓偏铝酸钠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浓度为15~75g·Al2O3·L-1;2)在稀释的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载体重量的0%~8%的硅酸钠或磷酸钠或硼酸钠溶液;3)将所得溶液置于反应釜内,由反应釜底部通入CO2含量≥90%(V)的CO2混合气,外加搅拌器搅拌,成胶温度控制在20~70℃,调节CO2混合气的通入量,当pH值达到9~11时,停止通入CO2混合气;4)将步骤3所得浆液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滤饼,水量为滤饼的20倍;5)在60~100℃下干燥由步骤4所得的滤饼,至滤饼不再脱水,得到拟薄水铝石;6)将由步骤5所得物料于450~800℃,焙烧2~6h,即得到活性氧化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偏铝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5~50·Al2O3·L-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成胶温度控制在30~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pH值控制在9.5~10.5停止反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干燥温度为70~9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焙烧温度为500~700℃。
全文摘要
涉及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用氢氧化铝粉和氢氧化钠配制成浓度为15~75g·Al
文档编号C01F7/00GK1420082SQ0215828
公开日2003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9日
发明者方维平, 盛景云, 王跃敏 申请人:厦门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