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太阳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451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太阳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和化学能技术领域,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的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发展生存的根本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能源的消耗量与日剧增,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使之将面临枯竭,与此同时,大量污染物的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状况,威胁到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引起了世界各国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太阳能以其独特的储量“无限性”、存在的普遍性、开发利用的清洁性,必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之地。但是,太阳能的不连续、能流密度低等缺点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寻找新的能源利用方式,特别是化石能源与太阳能互补利用成为各国科技界的焦点,同时甲醇、二甲醚等液体清洁合成燃料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未来替代常规能源的最有希望的主流能源。甲醇作为化工的“万能中间体”,可以从煤、天然气、生物质等能源合成,是除合成氨以外惟一可以由煤气化和天然气重整大规模合成的简单化学品。甲醇和二甲醚作为重要的清洁合成燃料,具有类似油品的燃烧特性和便于携带和运输的优点,在能源、动力方面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开展甲醇和二甲醚燃料高效利用研究势在必行。通常意义上的燃烧就是利用锅炉或炉灶,发生甲醇与氧气的直接氧化放热反应-即直接燃烧,这是目前甲醇和二甲醚燃料的主要利用方式。
太阳能在利用时通常需要将其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源,目前最广泛应用的转换方式是光热转换。太阳能的收集一般采用各种聚光器,从平板式、真空管式等低温集热器到槽式、碟式、塔式等高温集热器,将太阳能提升到更高的品位加以利用。一般集热温度越高,相应的成本也越高,效率越低。解决能量不连续的问题,可以采用蓄热的手段,不过如何减小蓄热装置体积始终是一个难题,还有不可避免的热损失,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综合互补使用的途径也因此受到更大地关注。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太阳能与燃料(包括电力)在各自独立基础上的功能互补,即在太阳能达不到所需温度或无太阳能可用的时候(阴天、夜晚)由燃料供给,这类简单物理意义上的互补系统在太阳能供热、制冷,以及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广泛使用。这种互补系统仅是太阳能与化石燃料的简单叠加,或者仅局限于物理能的梯级利用,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目前太阳能热化学及其反应装置主要以高温集热方式为主,如用于天然气重整的系统,需要的集热温度一般在800℃以上,大大增加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换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的方法,该方法中,太阳能直接为吸热化学反应供热,无需热介质,系统流程简单,可以减少采用热介质带来的费用,同时可以避免热介质储存、传递产生的热损失。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能量转换装置,该装置是首次研制的有别于高温集热热化学过程的一种抛物槽式太阳能吸收器与代用液体燃料分解催化反应设备的一体化集成装置,以此为核心连同进料、产物分离等辅助系统构成了太阳能热化学转换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能够实现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的互补,利用太阳能将液体燃料转变为高热值清洁气体合成燃料,可以实现包括甲醇或二甲醚等燃料化学能的梯级利用和低品位太阳热能向高品位燃料化学能的品位提升和化学储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的方法,使用太阳能集热/反应一体化系统,将太阳能直接收集、照射在吸收/反应器上,将太阳能转换为150℃-300℃的热能,为反应器中液体燃料的分解反应供热,将中低温太阳能转换、储存为高品位的分解产物化学能,再通过燃烧分解产物释放高品位热能;
其中,液体燃料为甲醇或二甲醚合成液体燃料;分解产物为以氢和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气。
所述的方法,其所述液体燃料的分解反应产生的分解产物,先进入冷凝器中冷却降温,使未反应物冷凝,然后气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实现气液分离,氢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输出供使用或储存,未反应物返回混合器,再经原料泵送至冷却蒸发器中循环使用。
一种所述的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原料罐、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冷却蒸发器、冷凝冷却器、分离器、混合器、原料泵和管道,其中,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为线型聚光装置,冷却蒸发器和冷凝冷却器为间壁式换热设备,各部件按常规由管道密封连通;其还包括一吸收/反应器,吸收/反应器为长管状设备,与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的长度相适配,放置在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的焦线处,具有对太阳光高吸收率,低发射率和低反射率的强化选择性吸收镀膜表面,外套减小对流和导热损失的高透过率玻璃套管;其长管状设备内填充反应所需的催化剂;吸收/反应器入口由管道密封连接冷却蒸发器,出口由管道密封连接冷凝冷却器。
所述的装置,其所述吸收/反应器,既能满足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集热效率的要求,即管径的大小和焦斑宽度匹配,也能满足化学反应管径大小的要求,即反应空速和床层压降合理,兼顾了集热效率和反应产率的双重要求。
所述的装置,其所述冷却蒸发器,其外部热源为80~120℃热源。冷却蒸发器利用更低温度热源预热原料,可以节能,但出于简化设备目的可以被太阳能集热器取代。
所述的装置,其所述热源,为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真空管式或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外部锅炉,或本系统反应产物的余热。
所述的装置,其所述本系统反应产物的余热,是吸收/反应器出口反应产物过热混合气的回热利用,将反应产物过热混合气通入冷却蒸发器的加热管道,作为原料预热的部分热源,不足部分由80~120℃的外部热源补充,放热后降温的混合反应产物,再通入冷凝冷却器进一步冷凝处理。
所述的装置,其所述催化剂,为固体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所述的装置,其所述长管状设备,是铜管;镀膜表面,是含铝金属陶瓷膜;玻璃套管,是高硼硅玻璃管。
本发明能量转化方法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太阳能聚光装置的集热温度和反应温度一体化太阳能聚光装置所能提供的温度水平和分解反应所需要的温度一致,实现了温度对口,品位协调,中低温太阳能的合理利用;②太阳能吸收器与反应器设备一体化置于太阳能聚光装置的焦斑上的一体化设备既是太阳能吸收器,也是反应器,聚集的高能流密度的太阳光直接照射在吸收/反应器上,直接为吸热化学反应供热,无需热介质;③反应吸收器结构特征一体化吸收/反应器的管径宽度和聚光装置的焦线宽度协调匹配,不仅有利于减少散热损失,提高集热效率,而且有利于分解反应的进行,实现传热和反应的耦合。
本发明装置具有以下三个方面优点1)装置设计运用了一体化方法,实现了太阳能集热温度与甲醇、二甲醚等液体燃料催化分解温度协调匹配,降低了太阳能集热器成本,也减小了整个系统热利用过程的可用能损失,优于采用高温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化学方法;吸收器与反应器一体化;系统中的太阳能吸收器和反应器一体化,实现了设备减少,无需热介质可避免由此带来的传热、输送热量损失;通过吸收/反应器结构特征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减少散热损失,提高集热效率,而且有利于分解反应的进行,实现传热和反应的耦合,获得良好的太阳能转换效果。
2)能量转换及利用方面分解后甲醇、二甲醚的燃料化学能转换为H2和CO的燃料化学能,同时太阳热能也转换为H2和CO的化学能。本发明系统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层面的效果是增加了甲醇、二甲醚燃料的热值,增加的部分等于分解反应吸收的太阳热能;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层面上的效果体现在太阳热能品位的提升,通过甲醇、二甲醚等燃料分解反应,使得低品位的太阳热能提升为高品位的H2和CO的化学能,增加了太阳热能的做功能力。总的效果是减少传统燃烧过程中燃料化学能向热能转换过程的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3)对下列用户具有更大优势需要气体燃料而没有燃气接入条件的用户(如城市周边,天然气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山区、岛屿等地形条件不利于送气的地区);太阳辐照资源良好(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甲醇、二甲醚燃料消费具备一定规模(分布式能源站、甲醇、二甲醚供热或动力、发电系统),以甲醇、二甲醚为原料制备合成气的用户。
本发明可用于多种用途,如供热、制冷、燃料-太阳能联合发电、太阳能与燃料互补的冷热电联供以及燃气生产等,利用太阳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合成气燃料或原料。


图1为本发明方法或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能量品位转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装置结构及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经集热器聚集的高能流密度的太阳光照射在吸收/反应器上,直接为燃料的分解反应提供热量,得到分解产物合成气;从而太阳热能被转换、储存在分解产物的化学能中,低温太阳能的品位得以提升,转化为高品位的合成气化学能,进一步作燃料使用。
上述过程中,能量品位转换如图2所示图中,横坐标为过程焓变,纵坐标为能量品位A,其定义为过程可用能变化与焓变之比。因此可知图中abcda围成的面积为甲醇直接燃烧—损失,图中efgde围成的面积为分解产物燃烧—损失,图中cgnmc围成的面积代表新机理中太阳热能品位提升产生的收益。燃料分解过程在图中可理解为热值为|ab|,品位约A1=1.02;甲醇吸收热量(太阳热能)为|mn|,品位约A2=0.44;分解产物燃料热值为|ef|,品位约A3=0.95。
所述的燃料为甲醇或二甲醚液体;所述的分解产物为以H2和CO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能量转换装置,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图请参阅图1。本发明装置是利用150℃~300℃的中低温太阳能对原料甲醇或二甲醚吸热分解反应提供热能,生产主要成分为氢(H2)和一氧化碳(CO)的合成气,将中低温太阳能转变为合成气的化学能,提高了燃料的热值,提升了太阳能的品位,增大了太阳能的做功能力。
如图3所示,本发明装置主要包括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5选择采用线聚焦方式,聚光比在60~150左右,集热温度可以达到200℃~400℃的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5,为反应温度范围在150℃~300℃之间的液体燃料分解反应供热,以实现太阳能聚光装置的集热温度和反应温度一体化;吸收/反应器6是放置在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5的焦线处的管式设备,既是太阳能吸收器,又是热化学反应器。作为吸收器,它具有对太阳光高吸收率,低发射率和低反射率的强化选择性吸收镀膜表面,还具有为减小对流和导热损失而设置的高透过率的玻璃套管;作为反应器,管内填充反应所需的催化剂;吸收/反应器6连接冷却蒸发器4和冷凝冷却器7。
冷却蒸发器4,为间壁式换热设备,分别连接吸收/反应器6和原料泵3,接收来自混合器2中的原料,该原料在此被预热、蒸发、过热为气态反应物;冷却蒸发器4的热源可以是任意高于80℃的热源,比如上述各类聚光型太阳能装置或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以及其它外部热源;冷凝冷却器7,为间壁式换热设备,连接吸收/反应器6和分离器8,冷凝来自吸收/反应器6的分解产物。
分离器8,为气液分离装置,将冷凝冷却器7中冷却下来的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分别连接冷凝冷却器7和混合器2,气相的反应产物作为产品,液相组分回到混合器2。
混合器2,接受并混合来自原料罐1中的新鲜原料和分离器8分离出来的未反应物,由与之相连的原料泵3为吸收/反应器6提供原料。
本发明装置的流程是原料罐1中的原料经混合器2、原料泵3送至冷却蒸发器4中预热、蒸发、过热后,形成的原料气进入吸收/反应器6,在吸收/反应器6内吸收150℃~300℃太阳热能,同时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吸热分解反应,反应产出氢(H2)和一氧化碳(CO)的合成气后,先进入冷却蒸发器4中冷却降温,使未反应物冷凝,然后气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8实现气液分离,氢(H2)和一氧化碳(CO)的合成气输出供使用或储存,未反应物返回混合器2,再经原料泵3送至冷却蒸发器4中循环使用。
本发明装置中,聚光装置5是各种抛物槽式太阳能线型聚光装置。
本发明装置中,冷凝冷却器7连接有循环冷却水。
本发明装置中,原料罐1下游连接一化学计量泵,原料罐1经化学计量泵与混合器2连通(图中没示出)。
本发明装置也包括实现吸收/反应器6出口反应产物过热混合气的回热利用,即将产物过热混合气通入冷却蒸发器4作为原料预热的部分热源,不足部分由任意高于80℃的外部热源补充,放热后降温的混合产物,再通入冷凝冷却器7进一步冷凝。
请结合图3,太阳能分解代用液体燃料装置,由太阳能聚光装置5、一体化吸收/反应器6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
原料罐1中的液体甲醇或二甲醚原料经过管道9输进混合器2中,再经过管道10,由原料泵3按500~10000ml/h的流量,经管道11送入冷却蒸发器4,经过预热、蒸发、过热后,过热原料气经管道12进入吸收/反应器6;在常压、150~300℃反应温度及催化剂作用下,利用来自太阳能聚光装置5收集的太阳能量,在吸收/反应器6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含有H2、CO和未反应原料及少量副产品的混合产物,该混合产物经管道13先进入冷却蒸发器4预热原料,补充热源由管道18进,管道19出,同时混合产物自身温度下降,部分冷凝,随后由管道14进入冷凝冷却器7,冷却至25℃以下经管道15进入分离器8,其中的主要成分H2和CO是性能良好的气体合成燃料,由管道17排出,送往下游直接利用或储存。未反应的原料和少量液体副产物从分离器8出来,通过管道16返回混合器2中,与来自原料罐1经管道9进入2的新鲜原料混合后继续使用。冷凝冷却器7的冷却介质由管道20入,自管道21出,对反应产物进行冷却,冷却介质可以循环利用。
本发明装置中的各种设备均为公知技术,如本发明采用的太阳能聚光装置5可以是各种抛物槽式聚光装置。
本发明的冷却蒸发器4或冷凝冷却器7可以是各种间壁式换热器。
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可以是公知的用于甲醇或二甲醚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如固体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等。
由于本发明讨论的重点是通过太阳能热化学过程将太阳能转变为燃料产品的化学能,所以对上述属于公知技术的具体设备不作详细描述。
以下的实施例可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用一个聚光比为70,最大输出热功率为4kW的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5,采用外径35毫米的长铜管作为吸收/反应器6,铜管外表面镀有吸收率为0.9,发射率为0.085的含铝金属陶瓷膜,外套直径为56毫米的高硼硅玻璃管;原料为常温常压下99.9%浓度的液体工业甲醇,催化剂为Cu/ZnO/Al2O3系列固体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从分离器8下端分离出来的液相产品,主要是未反应的原料和少量液体副产物,分离器8上端分离出来的气相产品是90%以上的H2和CO,加上少量可燃的原料及二氧化碳(CO2)组成的合成气。
本实施例的管道流程参数,如表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当太阳辐照700W/m2,液体甲醇进料量5升/小时条件下,甲醇转化率达到80%,太阳热能利用效率达到77%。
本实施例从能量品位的角度,优点更加明显。能量品位的概念,对于热能其值等于卡诺循环效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260℃太阳热能经过甲醇分解反应转换为分解产物混合气体的化学能,能量品位由0.443被提升到0.923,大大增加了其做功能力,同时可以使能量利用系统在燃料燃烧环节相对直接燃烧过程中,损失减少30.8%。
表1本发明实施例管道流程参数

权利要求
1.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的方法,使用太阳能集热/反应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反应一体化系统将太阳能直接收集、照射在吸收/反应器上,将太阳能转换为150℃-300℃的热能,为反应器中液体燃料的分解反应供热,将中低温太阳能转换、储存为高品位的分解产物化学能,再通过燃烧分解产物释放高品位热能;其中,液体燃料为甲醇或二甲醚合成液体燃料;分解产物为以氢和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燃料的分解反应产生的分解产物,先进入冷凝器中冷却降温,使未反应物冷凝,然后气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实现气液分离,氢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输出供使用或储存,未反应物返回混合器,再经原料泵送至冷却蒸发器中循环使用。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原料罐、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冷却蒸发器、冷凝冷却器、分离器、混合器、原料泵和管道,其中,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为线型聚光装置,冷却蒸发器和冷凝冷却器为间壁式换热设备,各部件按常规由管道密封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吸收/反应器,吸收/反应器为长管状设备,与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的长度相适配,放置在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的焦线处,具有镀膜表面,外套玻璃套管;其长管状设备内填充反应所需的催化剂;吸收/反应器入口由管道密封连接冷却蒸发器,出口由管道密封连接冷凝冷却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反应器,既能满足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集热效率的要求,即管径的大小和焦斑宽度匹配,也能满足化学反应管径大小的要求,即反应空速和床层压降合理,兼顾了集热效率和反应产率的双重要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蒸发器,其外部热源为80~120℃热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真空管式或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外部锅炉,或本系统反应产物的余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系统反应产物的余热,是吸收/反应器出口反应产物过热混合气的回热利用,将反应产物过热混合气通入冷却蒸发器的加热管道,作为原料预热的部分热源,不足部分由80~120℃的外部热源补充,放热后降温的混合反应产物,再通入冷凝冷却器进一步冷凝处理。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固体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管状设备,是铜管;镀膜表面,是含铝金属陶瓷膜;玻璃套管,是高硼硅玻璃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燃料化学能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太阳能和化学能技术领域。该方法,使用太阳能集热/反应一体化系统,将太阳能直接收集、照射在吸收/反应器上,将太阳能转换为150℃-300℃的热能,为反应器中液体燃料的分解反应供热,将中低温太阳能转换、储存为高品位的分解产物化学能,再通过燃烧分解产物释放高品位热能;其中,液体燃料为甲醇或二甲醚合成液体燃料;分解产物为以氢和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气。本发明可用于多种用途,如供热、制冷、燃料-太阳能联合发电、太阳能与燃料互补的冷热电联供以及燃气生产等,利用太阳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合成气燃料或原料。
文档编号C01B3/24GK101042261SQ20061001153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2日
发明者金红光, 隋军, 王志峰, 郑丹星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