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氯管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36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氯管插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氯管插板,尤其涉及一种无水氯化铝合成氯化炉上的八孔 通氯管插板,属于无水氯化铝合成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技术的无水氯化铝合成炉上的通氯管插板是四孔与六孔的,四孔的是 在通氯管插板上插入四支通氯管,每支通氯管在通氯过程中,会造成断裂,断裂之后操作工 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然后停炉后进行更换通氯管,造成生产不稳定,通氯不均勻,当从 通氯管插板上提出废通氯管之后,会使氯化炉中的大量气化三氯化铝喷出,造成厂房车间 内烟雾迷茫,操作工人必须带上防毒面具,才能作业,有厂家改用六孔的通氯管插板,是把 通四支的改成六支,能使氯气的流量降低通入,虽然有效果,但仍存在着通氯管折断之后更 换的麻烦,在本实用新型未作出之前,无无水氯化铝合成氯化炉上的八孔通氯管插板使用, 检索专利文献,无技术方案公开。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无水氯化铝合成氯化炉上的八孔通氯管插板的不足,本实 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无水氯化铝合成氯化炉上的八孔通氯管插板,该通氯管插板 可插入八支通氯管,在合成中可备用四支或两支通氯管,当通氯管折断之后,可将折断的通 氯管通氯阀门关闭,启用备用的通氯管而达到继续通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耐火砖板面、前排孔洞、前排 备用孔洞、后排孔洞、耐火砖砖体、后排备用孔洞组成,其特征在于耐火砖板面上留有两个 前排孔洞、两个前排备用孔洞、两个后排孔洞、两个后排备用孔洞,前排孔洞与前排备用孔 洞间距一厘米,后排孔洞与后排备用孔洞间距一厘米,前排备用孔洞与后排孔洞间距五厘 米,使用时把耐火砖砖体嵌入氯化炉的炉体平面上即为通氯管插板,在前排孔洞、前排备用 孔洞、后排孔洞、后排备用孔洞中插入通氯管,通氯管上插入软管,软管连接液氯阀门,打开 液氯阀门即可向通氯管中通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成本低廉,能使生产平稳持续进行,具有环保效 益,实用性较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1中1.耐火砖板面,2.前排孔洞,3.前排备用孔洞,4.后排孔洞,5.耐火砖砖 体,6.后排备用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由耐火砖板面1、前排孔洞2、前排备用孔洞3、后排孔洞4、耐火砖砖体 5、后排备用孔洞6组成,其特征在于耐火砖板面1上留有两个前排孔洞2、两个前排备用孔 洞3、两个后排孔洞4、两个后排备用孔洞6,前排孔洞2与前排备用孔洞3间距一厘米,后排 孔洞4与后排备用孔洞6间距一厘米,前排备用孔洞3与后排孔洞4间距五厘米,使用时把 耐火砖砖体5嵌入氯化炉的炉体平面上即为通氯管插板,在前排孔洞2、前排备用孔洞3、后 排孔洞4、后排备用孔洞6中插入通氯管,通氯管上插入软管,软管连接液氯阀门,打开前排 孔洞2和后排孔洞4通氯管上的液氯阀门即可向各通氯管中通氯,当其中的某支通氯管发 生折断需要更换时,把该通氯管的液氯阀门关闭,然后启用相对应的备用孔洞里的通氯管 即可(操作手续打开液氯阀门即可)。
权利要求一种通氯管插板,由耐火砖板面(1)、前排孔洞(2)、前排备用孔洞(3)、后排孔洞(4)、耐火砖砖体(5)、后排备用孔洞(6)组成,其特征在于耐火砖板面(1)上留有两个前排孔洞(2)、两个前排备用孔洞(3)、两个后排孔洞(4)、两个后排备用孔洞(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氯管插板,其特征在于前排孔洞(2)与前排备用孔洞(3)间距一厘米,后排孔洞⑷与后排备用孔洞(6)间距一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氯管插板,其特征在于前排备用孔洞(3)与后排孔洞(4)间距五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氯管插板,属于无水氯化铝合成设备技术领域,它由耐火砖板面、前排孔洞、前排备用孔洞、后排孔洞、耐火砖砖体、后排备用孔洞组成,其特征在于耐火砖板面上留有两个前排孔洞、两个前排备用孔洞、两个后排孔洞、两个后排备用孔洞,前排孔洞与前排备用孔洞间距一厘米,后排孔洞与后排备用孔洞间距一厘米,前排备用孔洞与后排孔洞间距五厘米,使用时把耐火砖砖体嵌入氯化炉的炉体平面上即为通氯管插板,在前排孔洞、前排备用孔洞、后排孔洞、后排备用孔洞中插入通氯管,通氯管上插入软管,软管连接液氯阀门,打开液氯阀门即可向通氯管中通氯,其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能使生产平稳持续进行,具有环保效益,实用性较大。
文档编号C01F7/58GK201580993SQ200920201418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吴伟明 申请人:吴伟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