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67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氮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均压方式,而制氮设备在均压和均压结束后的瞬间,需要大量的压缩空气进行升压,在现有技术中,吸附塔内的压力仅是依靠压缩空气及均压结束后氮气罐中氮气再返回来升压,导致内部升压过慢,另外由于压缩空气瞬间流量的增大, 加大了前级净化设备的负荷,导致压缩空气净化处理不完全,同时碳分子筛的负荷也会增大,使得成品氮气纯度不稳定。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解决现有的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吸附塔升压过慢,导致净化设备和碳分子筛负荷过大影响氮气纯度的问题。[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连通氮气缓冲罐的管道上的气动阀,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连通氮气缓冲罐的管道上还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气动阀相互并联。[0006]为使本实用新型起到更好的技术效果[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单向阀所在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同等条下,降低了压缩空气的耗量, 同时减轻了前级净化设备及碳分子筛的负荷,提高了净化设备及碳分子筛的使用寿命,氮气的产量及纯度也行到相应提高。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1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吸附塔11和第二吸附塔22连通氮气缓冲罐2的管道上的气动阀1,第一吸附塔11和第二吸附塔22连通氮气缓冲罐2的管道上还设有单向阀3,所述单向阀3与气动阀I相互并联。[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单向阀3所在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阀4。[00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0014]在需要对第一吸附塔11和第二吸附塔22进行均压时,可以同时打开单向阀3,让氮气缓冲罐2内的氮气回流入,[0015]在均压结束后一段时间,如果第一吸附塔11或第二吸附塔22内的压力还相对较低,氮气缓冲罐2内的氮气可以继续通过单向阀3和气动阀I继续回流到压力低的吸附塔内,待吸附塔与氮气缓冲罐2内的压力平衡时,关闭单向阀3,正常制氮。[0016]如果在单向阀3所在的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4,则可以通过流量调节阀4来控制氮气缓冲罐2内的氮气回流速度。[0017]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0018]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 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 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第一吸附塔(11)和第二吸附塔(22)连通氮气缓冲罐(2)的管道上的气动阀(I),第一吸附塔(11)和第二吸附塔(22)连通氮气缓冲罐(2)的管道上还设有单向阀(3),所述单向阀(3)与气动阀⑴相互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3)所在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阀(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氮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反冲压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吸附塔(11)和第二吸附塔(22)连通氮气缓冲罐(2)的管道上的气动阀(1),第一吸附塔(11)和第二吸附塔(22)连通氮气缓冲罐(2)的管道上还设有单向阀(3),所述单向阀(3)与气动阀(1)相互并联。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是在同等条下,降低了压缩空气的耗量,同时减轻了前级净化设备及碳分子筛的负荷,提高了净化设备及碳分子筛的使用寿命,氮气的产量及纯度也行到相应提高。
文档编号C01B21/04GK202849067SQ20122045237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童军娜 申请人:浙江拓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