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45760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硫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化装置,包括反应罐,所述的反应罐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尾气排放口,所述的进气口从顶部贯穿到底部,所述的反应罐的一侧筒壁上设有一进液口,所述的反应罐下半部分的筒壁外圈套接有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的上端一侧设有冷却回水口,冷却装置的底端一侧设有冷却上水口,所述的反应罐的底端中心设有一烷基苯进口,所述的两个反应罐的进气口、尾气排放口和烷基苯进口相互连通,所述的反应罐的进液口与另一反应罐的烷基苯进口相互连通。
【专利说明】—种硫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硫化装置采用降膜式硫化反应器,这种降膜式硫化反应器的原理是有机物在呈列管排列的反应管中均匀分配,沿管内壁成膜状下落,与顺流而下的油类、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混合气体接触,迅速发生磺化或硫酸化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由于降膜式硫化反应器中没有设置冷却装置,因此,反应器的温度较高,这对磺化或硫酸化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油类随着反应后的尾气一起排出,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硫化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硫化装置,反应罐的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尾气排放口,所述的进气口从顶部贯穿到底部,一侧筒壁上设有一进液口,反应罐的底端中心设有一烷基苯进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罐设置了冷却装置;
[0005]所述的冷却装置5套接在反应罐下半部分的筒壁外圈,该冷却装置的上端一侧设有冷却回水口,冷却装置的底端一侧设有冷却上水口。
[0006]两个反应罐的进气口、尾气排放口和烷基苯进口相互连通,所述的反应罐的进液口与另一反应罐的烷基苯进口相互连通。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反应热由反应罐的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水带走,保持恒定的反应温度,反应和换热同时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安全;可将凝聚的油类重新作为原料回用,最后排放的尾气不含硫类物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说明:
[0010]1反应罐,2进气口,3尾气排放口,4进液口,5冷却装置,51冷却回水口,52冷却上水口,6烷基苯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深刻理解。
[0012]本实用新型一种硫化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反应罐1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 2和尾气排放口 3,所述的进气口 2从顶部贯穿到底部,所述的反应罐1的一侧筒壁上设有一进液口 4,所述的反应罐1下半部分的筒壁外圈套接有冷却装置5,该冷却装置5的上端一侧设有冷却回水口 51,冷却装置5的底端一侧设有冷却上水口 52,所述的反应罐1的底端中心设有一烷基苯进口 6,所述的两个反应罐1的进气口 2、尾气排放口 3和烷基苯进口 6相互连通,所述的反应罐1的进液口 4与另一反应罐1的烧基苯进口 6相互连通。
[0013]在冷却装置5的冷却水上水口 52灌入冷却水,进液口 4中加入碱酸,在烷基苯进口 6灌入烷基苯,同时将含有油类、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的尾气分别通入两个反应罐1的进气口 2中,尾气中的油类、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通过进气口 2进入到反应罐1的底部,其中油类在冷却装置5的冷却作用下冷凝液化,可以收集回用;而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在碱酸和烷基苯的作用下发生磺化或硫酸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热被冷却装置5带走,反应罐中保持恒定的反应温度,最后不含有油类和硫类的尾气从尾气排放口 3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硫化装置,包括反应罐(1),反应罐(I)的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2)和尾气排放口(3),所述的进气口(2)从顶部贯穿到底部,一侧筒壁上设有一进液口(4),反应罐(I)的底端中心设有一烷基苯进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罐(I)设置了冷却装置(5); 所述的冷却装置(5)套接在反应罐(I)下半部分的筒壁外圈,该冷却装置(5)的上端一侧设有冷却回水口(51),冷却装置(5)的底端一侧设有冷却上水口(52),所述的所述的两个反应罐⑴的进气口(2)、尾气排放口(3)和烷基苯进口(6)相互连通,所述的反应罐(I)的进液口⑷与另一反应罐⑴的烷基苯进口(6)相互连通。
【文档编号】C01B17/80GK204170714SQ201420507140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张立功, 陈定良 申请人:浙江金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