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多元素叶面腐植酸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60264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效多元素叶面腐植酸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民喷施的微肥有两大类。一大类是利用一种或多种普通微肥稀释后进行喷施;一种是任务是利用一种或多种缓释微肥稀释后进行喷施。第二种虽然使用了缓释微肥,但当它被喷到植物叶面后,与第一种一样不抗拒雨水的冲刷,不抗拒风吹日晒的侵蚀,一样的易被剥蚀于地面,从而失去作用。

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性能稳定不易流失、发挥作用又快且能够利用动物排泄物进行转化为有机肥的新型肥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效多元素叶面腐植酸有机肥,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磷、钾含量均≥ 3%的腐植酸80-100、粉状尿素30-50、发酵菌群16-25 、牛厩肥30-40、微量元素肥料0.5-0.8、硫酸锰2-4、钙0.5-5、硅0.2-3、硫酸铜0.5-1.5、钼酸铵0.1-0.15、硼酸1-3、一水硫酸锌0.4-0.6、铁矿粉2-4、复硝酚钠0.1-0.3、聚丙烯酰胺0.6-2.2以及天然高分子包膜材料3-5。

其中,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磷、钾含量均≥ 3%的腐植酸90、粉状尿素40、发酵菌群20、牛厩肥35、微量元素肥料0.7、硫酸锰3、钙2.5、硅1.5、硫酸铜1.1、钼酸铵0.15、硼酸2、一水硫酸锌0.5、铁矿粉3、复硝酚钠0.2、聚丙烯酰胺1.5以及天然高分子包膜材料4。

进一步地,所述的天然高分子包膜材料包括明胶和淀粉,其重量份数分别为1.2-2.4份、2.4-3.2份。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群为红曲霉、绿色木霉、黄色链霉菌、高温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组成的发酵菌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长效多元素叶面腐植酸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将其组成原料分别过60目细筛,然后入放入掺混机掺混均匀;最后包装成每袋50g重,200袋装一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效多元素叶面腐植酸有机肥,本发明使用聚丙烯酰胺等原料,其包围营养元素,营养期长;喷施后若遇下雨,缓释物质有减弱雨水冲洗的能力,能较长时间被吸附在作物的树枝、树皮上,延长营养元素的作用期,为植物施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本发明将动物排泄物、秸秆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制成具有养分全面、平衡,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微生物以及可溶性腐植酸成分,有机质含量高,磷和大部分微量元素、微生物得到活化,可调节速效性养分与长效性养分之间的平衡等优点的腐殖酸有机肥料,可广泛用于木本农作物如果树、园林观赏绿化树、用材林、竹子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效多元素叶面腐植酸有机肥,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磷、钾含量均≥ 3%的腐植酸80-100、粉状尿素30-50、发酵菌群16-25 、牛厩肥30-40、微量元素肥料0.5-0.8、硫酸锰2-4、钙0.5-5、硅0.2-3、硫酸铜0.5-1.5、钼酸铵0.1-0.15、硼酸1-3、一水硫酸锌0.4-0.6、铁矿粉2-4、复硝酚钠0.1-0.3、聚丙烯酰胺0.6-2.2以及天然高分子包膜材料3-5。

进一步地,所述的天然高分子包膜材料包括明胶和淀粉,其重量份数分别为1.2-2.4份、2.4-3.2份。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群为红曲霉、绿色木霉、黄色链霉菌、高温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组成的发酵菌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长效多元素叶面腐植酸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将其组成原料分别过60目细筛,然后入放入掺混机掺混均匀;最后包装成每袋50g重,200袋装一箱。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长效多元素叶面腐植酸有机肥

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磷、钾含量均≥ 3%的腐植酸90、粉状尿素40、发酵菌群20、牛厩肥35、微量元素肥料0.7、硫酸锰3、钙2.5、硅1.5、硫酸铜1.1、钼酸铵0.15、硼酸2、一水硫酸锌0.5、铁矿粉3、复硝酚钠0.2、聚丙烯酰胺1.5以及天然高分子包膜材料4。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的天然高分子包膜材料包括明胶和淀粉,其重量份数分别为1.2-2.4份、2.4-3.2份。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的发酵菌群为红曲霉、绿色木霉、黄色链霉菌、高温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组成的发酵菌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长效多元素叶面腐植酸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将其组成原料分别过60目细筛,然后入放入掺混机掺混均匀;最后包装成每袋50g重,200袋装一箱。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