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894阅读:1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抗分散剂。



背景技术:

在建设水下混凝土建筑(例如水下固结海堤等)时,为了解决水下混凝土在水中水泥流失的问题,提高水泥浆体的粘性及减少混凝土水下浇筑时的吸水量、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抗分散剂。

目前,市面上的抗分散剂种类较多,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早期强度低(用于C50级混凝土时,其1d抗压强度大多在14-18兆帕)。2、早期强度增长速度慢(用于C50级混凝土时,其7d抗压强度大多在30-34兆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水下浇筑时的早期强度及早期强度增长速度的混凝土抗分散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抗分散剂,其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聚丙烯酰胺26%、异戊二烯基聚氧乙烯基醚3.5%、马来酸酐2%、过硫酸铵7%、乙酸钙10%、碳酸锂13%、氯化锂7%、氢氧化钠1.5%,余量为水。

在本发明中,制备上述混凝土抗分散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上述重量配比将各组分准备好,并盛放于相应的容器中,从装水的容器中取一部分水加入反应釜中并将反应釜中的水加热至58-62℃,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往反应釜中加入异戊二烯基聚氧乙烯基醚;

第二步,待异戊二烯基聚氧乙烯基醚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冷却至40-45℃再往反应釜中依次加入马来酸酐、聚丙烯酰胺及过硫酸铵,连续搅拌3.5小时;

第三步,加入氢氧化钠及一部分水,将溶液PH值调到8;

第四步,将溶液冷却至25-30℃,再往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乙酸钙、碳酸锂、氯化锂及剩余的水,最后连续搅拌1小时,即可得到上述混凝土抗分散剂;

上述各步骤均是在常压下进行。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大幅提高了混凝土水下浇筑时的早期强度(提高幅度约23%),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速度亦大幅加快。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混凝土抗分散剂,其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聚丙烯酰胺26%、异戊二烯基聚氧乙烯基醚3.5%、马来酸酐2%、过硫酸铵7%、乙酸钙10%、碳酸锂13%、氯化锂7%、氢氧化钠1.5%,余量为水。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制备上述混凝土抗分散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上述重量配比将各组分准备好,并盛放于相应的容器中,从装水的容器中取一部分水加入反应釜中并将反应釜中的水加热至58-62℃,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往反应釜中加入异戊二烯基聚氧乙烯基醚;

第二步,待异戊二烯基聚氧乙烯基醚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冷却至40-45℃再往反应釜中依次加入马来酸酐、聚丙烯酰胺及过硫酸铵,连续搅拌3.5小时;

第三步,加入氢氧化钠及一部分水,将溶液PH值调到8;

第四步,将溶液冷却至25-30℃,再往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乙酸钙、碳酸锂、氯化锂及剩余的水,最后连续搅拌1小时,即可得到上述混凝土抗分散剂;

上述各步骤均是在常压下进行。

按照上述配比及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混凝土抗分散剂,此后,将得到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应用于水流速度1.5米/秒、水中浇筑高度落差2米的固结稳固工程,测试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记录混凝土强度随时间推移增长的情况。

实验中用到的混凝土各组分重量配比为:水泥32重量份、河砂73重量份、直径0.3-0.8厘米的小石子33重量份、直径1-1.5厘米的中石子44重量份、直径1.8-2.4厘米的大石子33重量份。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参照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实验用混凝土配水灰比W/C=0.29,实验温度20℃。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结果为:混凝土1d强度为21.5兆帕、3d强度35.7兆帕、7d强度46.4兆帕、28d强度62.3兆帕。

从上述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添加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抗分散剂,混凝土水下浇筑时的早期强度提高了约23%,添加了抗分散剂的混凝土3d强度就超过了现有技术7d的水平,由此可以确定,通过添加本发明的抗分散剂,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速度得到了大幅加快。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应该强调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发明的一些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