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577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的果实。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具有润肺,下气,止渴之功效。常用于肺燥咳喘,吐逆,烦渴。枇杷为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毫米,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长1-1.5厘米,先端急尖,有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19厘米,具多花;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梗长2-8毫米;苞片钻形,长2-5毫米,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0毫米;萼筒浅杯状,长4-5毫米,萼片三角卵形,长2-3毫米,先端急尖,萼筒及萼片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长5-9毫米,宽4-6毫米,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远短于花瓣,花丝基部扩展;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子房顶端有锈色柔毛,5室,每室有2胚珠。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脱落;种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果实含水分90.26%,总氮2.15%,碳水化物67.30%,其中还原糖占71.31%,戊聚糖3.74%,粗纤维2.65%。果肉含脂肪,糖,蛋白质,纤维素,果胶,鞣质,灰分(钠、钾、铁、钙、磷)及维生素B1、C。又含隐黄素、β-胡萝卜素等色素。果酱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枇杷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保健价值。《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中医传统认为,枇杷果有祛痰止渴、生津润肺、清热健胃之功效。而现代医学更证明,枇杷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7、苦杏仁甙和白芦梨醇等防癌、抗癌物质。因此,枇杷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枇杷的种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枇杷种植过程中所施用的化肥,大多肥效不够长,在种植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追肥,频繁的追肥,会导致肥料中的化学物质入侵土壤,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土质,不利于枇杷的长期种植。对于枇杷种植用化肥,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文献:专利公开号:CN105218206A,公开了一种枇杷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由预备吸释肥基质料、预备保肥基质料、预备亲肥基质料、预备亲根有机肥料、混料、检验、配方、预备大量元素无机肥料、复混、造粒共十大步骤完成,其有益效果是可以改善土壤中的吸附结构,便于吸附和释放复混肥中释放出的营养元素;防止复混肥中释放出的营养元素流失;亲肥基质料和亲根有机肥料,可以使复混肥更好地接触和亲和枇杷的根须,提高根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效率;养分结构符合枇杷的需要;使用本发明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促进枇杷的健康生长,提高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枇杷产量和品质,使枇杷增产16%-20%,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然而,该专利提供的复混肥,肥料种类过多,包括吸释肥基质料、保肥基质料、亲肥基质料、亲根有机肥料共四种肥料,其内所添加的化学物质更不必提,且肥效需要四种肥料方可支撑,故肥效并不长。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肥由核芯肥和包膜层形成,肥料养分缓慢释放,明显增长肥效,枇杷种植过程中无需追肥,一次施用即可基本覆盖枇杷种植周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包括核芯肥颗粒及包覆于该核芯肥颗粒表面的包膜层,所述核芯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40~60份,硫酸钴铵:20~30份,硫酸铬铵:15~25份,复合微生物菌种:5~10份,EDTA二钠:5~10份,柠檬酸:20~30份,过硫酸氢钾:10~15份,聚合硫酸铁:10~15份,腐植酸钠:3~8份,抗氧剂:1~5份,富硒酸钠:0.5~1份,EDTA螯合铁:1~5份,EDTA螯合锌:1~5份,EDTA螯合铜:1~5份,适量水;所述包膜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N-羧甲基壳聚糖:15~20份,凹凸棒土:10~15份,活性炭:1~5份,聚乙二醇6000:1~5份,聚乙二醇4000: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份,甲基纤维素:1~5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5份,丙烯酰胺:1~5份,硅藻土:1~5份,粘结剂:1~5份,去离子水适量。进一步,所述核芯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45~55份,硫酸钴铵:25~27份,硫酸铬铵:18~23份,复合微生物菌种:6~8份,EDTA二钠:6~9份,柠檬酸:23~27份,过硫酸氢钾:13~15份,聚合硫酸铁:12~14份,腐植酸钠:4~7份,抗氧剂:3~5份,富硒酸钠:0.5~0.8份,EDTA螯合铁:3~5份,EDTA螯合锌:1~3份,EDTA螯合铜:2~4份,适量水;所述包膜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N-羧甲基壳聚糖:16~18份,凹凸棒土:12~14份,活性炭:1~4份,聚乙二醇6000:2~5份,聚乙二醇4000:4~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甲基纤维素:1~3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5份,丙烯酰胺:1~3份,硅藻土:2~5份,粘结剂:1~3份,去离子水适量。优选地,所述核芯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50份,硫酸钴铵:26份,硫酸铬铵:20份,复合微生物菌种:7份,EDTA二钠:8份,柠檬酸:25份,过硫酸氢钾:14份,聚合硫酸铁:13份,腐植酸钠:5份,抗氧剂:4份,富硒酸钠:0.7份,EDTA螯合铁:4份,EDTA螯合锌:2份,EDTA螯合铜:3份,适量水;所述包膜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N-羧甲基壳聚糖:17份,凹凸棒土:13份,活性炭:1份,聚乙二醇6000:5份,聚乙二醇4000: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份,甲基纤维素:3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份,丙烯酰胺:1份,硅藻土:4份,粘结剂:2份,去离子水适量。另,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种选自如下菌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粪肠球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另有,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种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粪肠球菌:1~3份,凝结芽孢杆菌:2~4份,枯草芽孢杆菌:0.5~2份,地衣芽孢杆菌:1~5份,酵母菌:2~6份。再,所述包膜层与核芯肥之间的重量比为1:6~7。再有,所述粘结剂为石蜡或松香。且,所述抗氧剂选自烷基苯基萘胺、烷基二苯胺、烷基化苯酚、2,6-二叔丁基-α-二甲氨基-对甲酚中的一种。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包膜溶液将N-羧甲基壳聚糖、甲基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以40~50r/min的速度搅拌20~25min,得混合溶液,以1~3ml/min的速度将凹凸棒土、活性炭、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纤维素、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硅藻土及粘结剂滴加至所得混合溶液中,以70~8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10~20min至均匀,得到包膜溶液;2)制备核芯肥将原料尿素经过高温120~140℃熔融;将硫酸钴铵、硫酸铬铵、复合微生物菌种、EDTA二钠、柠檬酸、过硫酸氢钾、聚合硫酸铁、腐植酸钠、抗氧剂、富硒酸钠、EDTA螯合铁、EDTA螯合锌、EDTA螯合铜及适量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所得熔融处理后的尿素中混合,制成糊状物料,温度控制在120~130℃,剪切造粒,换热后冷却至30~40℃,得核芯肥颗粒;3)制备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用喷枪在6.5~10MPa的压力下将步骤1)中得到的包膜溶液雾化并喷射至步骤2)所得核芯肥颗粒,形成包膜层,送入具有热风机的滚筒造粒机,设定转速350~360r/min,温度70~80℃,造粒40~50min,在60~90℃下干燥2~3h,冷却至室温保存待用,得到所述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由核芯肥和包膜层形成,包膜层层的存在,可使得肥料养分缓慢释放,明显增长肥效,枇杷种植过程中无需追肥,一次施用即可基本覆盖枇杷种植周期,添加EDTA螯合铁、EDTA螯合锌、EDTA螯合铜,增加枇杷生长所需微量元素,添加聚合硫酸铁、腐植酸钠,改善枇杷种植土壤,添加富硒酸钠,提升枇杷硒含量,添加复合微生物菌种,提升枇杷防病、抗病能力,且所述复合肥制备方式简单,可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且复合肥成分对土壤无污染,对环境友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包括核芯肥颗粒及包覆于该核芯肥颗粒表面的包膜层,所述核芯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40~60份,硫酸钴铵:20~30份,硫酸铬铵:15~25份,复合微生物菌种:5~10份,EDTA二钠:5~10份,柠檬酸:20~30份,过硫酸氢钾:10~15份,聚合硫酸铁:10~15份,腐植酸钠:3~8份,抗氧剂:1~5份,富硒酸钠:0.5~1份,EDTA螯合铁:1~5份,EDTA螯合锌:1~5份,EDTA螯合铜:1~5份,适量水;所述包膜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N-羧甲基壳聚糖:15~20份,凹凸棒土:10~15份,活性炭:1~5份,聚乙二醇6000:1~5份,聚乙二醇4000: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份,甲基纤维素:1~5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5份,丙烯酰胺:1~5份,硅藻土:1~5份,粘结剂:1~5份,去离子水适量。进一步,所述核芯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45~55份,硫酸钴铵:25~27份,硫酸铬铵:18~23份,复合微生物菌种:6~8份,EDTA二钠:6~9份,柠檬酸:23~27份,过硫酸氢钾:13~15份,聚合硫酸铁:12~14份,腐植酸钠:4~7份,抗氧剂:3~5份,富硒酸钠:0.5~0.8份,EDTA螯合铁:3~5份,EDTA螯合锌:1~3份,EDTA螯合铜:2~4份,适量水;所述包膜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N-羧甲基壳聚糖:16~18份,凹凸棒土:12~14份,活性炭:1~4份,聚乙二醇6000:2~5份,聚乙二醇4000:4~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甲基纤维素:1~3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5份,丙烯酰胺:1~3份,硅藻土:2~5份,粘结剂:1~3份,去离子水适量。优选地,所述核芯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50份,硫酸钴铵:26份,硫酸铬铵:20份,复合微生物菌种:7份,EDTA二钠:8份,柠檬酸:25份,过硫酸氢钾:14份,聚合硫酸铁:13份,腐植酸钠:5份,抗氧剂:4份,富硒酸钠:0.7份,EDTA螯合铁:4份,EDTA螯合锌:2份,EDTA螯合铜:3份,适量水;所述包膜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N-羧甲基壳聚糖:17份,凹凸棒土:13份,活性炭:1份,聚乙二醇6000:5份,聚乙二醇4000: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份,甲基纤维素:3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份,丙烯酰胺:1份,硅藻土:4份,粘结剂:2份,去离子水适量。另,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种选自如下菌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粪肠球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另有,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种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粪肠球菌:1~3份,凝结芽孢杆菌:2~4份,枯草芽孢杆菌:0.5~2份,地衣芽孢杆菌:1~5份,酵母菌:2~6份。再,所述包膜层与核芯肥之间的重量比为1:6~7。再有,所述粘结剂为石蜡或松香。且,所述抗氧剂选自烷基苯基萘胺、烷基二苯胺、烷基化苯酚、2,6-二叔丁基-α-二甲氨基-对甲酚中的一种。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包膜溶液将N-羧甲基壳聚糖、甲基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以40~50r/min的速度搅拌20~25min,得混合溶液,以1~3ml/min的速度将凹凸棒土、活性炭、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基纤维素、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硅藻土及粘结剂滴加至所得混合溶液中,以70~8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10~20min至均匀,得到包膜溶液;2)制备核芯肥将原料尿素经过高温120~140℃熔融;将硫酸钴铵、硫酸铬铵、复合微生物菌种、EDTA二钠、柠檬酸、过硫酸氢钾、聚合硫酸铁、腐植酸钠、抗氧剂、富硒酸钠、EDTA螯合铁、EDTA螯合锌、EDTA螯合铜及适量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所得熔融处理后的尿素中混合,制成糊状物料,温度控制在120~130℃,剪切造粒,换热后冷却至30~40℃,得核芯肥颗粒;3)制备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用喷枪在6.5~10MPa的压力下将步骤1)中得到的包膜溶液雾化并喷射至步骤2)所得核芯肥颗粒,形成包膜层,送入具有热风机的滚筒造粒机,设定转速350~360r/min,温度70~80℃,造粒40~50min,在60~90℃下干燥2~3h,冷却至室温保存待用,得到所述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其中,表1为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的成分列表。表2为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中复合微生物菌种的成分列表。表1(单位:重量份)表2(单位:重量份)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粪肠球菌21.512.53凝结芽孢杆菌322.543.5枯草芽孢杆菌1.510.520.8地衣芽孢杆菌34152酵母菌43625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枇杷种植用长效包膜缓释复合肥,由核芯肥和包膜层形成,包膜层层的存在,可使得肥料养分缓慢释放,明显增长肥效,枇杷种植过程中无需追肥,一次施用即可基本覆盖枇杷种植周期,添加EDTA螯合铁、EDTA螯合锌、EDTA螯合铜,增加枇杷生长所需微量元素,添加聚合硫酸铁、腐植酸钠,改善枇杷种植土壤,添加富硒酸钠,提升枇杷硒含量,添加复合微生物菌种,提升枇杷防病、抗病能力,且所述复合肥制备方式简单,可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且复合肥成分对土壤无污染,对环境友好。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