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蓝藻、芦苇和秸秆生物制肥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938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利用蓝藻、芦苇和秸秆生物制肥专用装置,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湖泊、水库等水体由于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进而形成蓝藻。蓝藻水华暴发时,水面被厚厚的一层蓝绿色湖靛覆盖,随着风向迁移至岸边堆积,腐烂后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大规模蓝藻暴发一方面抑制了水体中其它藻类的生长繁殖, 减少了藻类品种,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进而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另一方面造成了湖泊、水库等水体水质的恶化,表现为水质发黑发臭、溶解氧下降。溶解氧下降导致鱼类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漂浮在水面上,影响了水域生态景观。同时,藻类、水中动物死亡后,会沉积到水底,使得水体变浅。此外,蓝藻中含有的藻毒素会释放到水体中,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中毒,进而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的健康。

目前,蓝藻资源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制沼气,二是制肥料。这两种途径适合处理大规模暴发的水华蓝藻,但其产品沼气和肥料生产周期长,附加值较低,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勉强和处理成本持平,这也是目前难以市场化推广的根本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蓝藻、芦苇和秸秆生物制肥专用装置,其结构简单,具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利用蓝藻、芦苇和秸秆生物制肥专用装置,包括蓝藻脱水机、秸秆粉碎机、发酵滚筒、干燥机、降尘设备以及尾气清洗装置,

所述蓝藻脱水机的进口通过传输管道与蓝藻暂存池相连,所述秸秆粉碎机与所述蓝藻脱水机并联设置,所述秸秆粉碎机与蓝藻脱水机的出料口通过送料机构送入所述发酵滚筒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发酵滚筒出料口与所述干燥机相连,所述干燥机的废气出口通过风管与降尘设备相连,所述降尘设备的出口设有引风机,所述降尘设备通过引风机连接所述尾气清洗装置;所述干燥机的出料口通过冷却散热输料机构与成品包装台相连,冷却散热输料机构的出料口设有震动筛,从而保证出口肥料的细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前述的利用蓝藻、芦苇和秸秆生物制肥专用装置,所述降尘设备包括两台串联设置的旋风分离器和一台降尘室组成。

前述的利用蓝藻、芦苇和秸秆生物制肥专用装置,所述发酵滚筒安装时与地面保持0.5-1.0°夹角。

进一步的,前述的利用蓝藻、芦苇和秸秆生物制肥专用装置,所述发酵滚筒内设有温湿度以及含氧量的实时监测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不仅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将原有采用堆填法工艺需要4-5天的时间缩短至一天即可完成,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十分适合生物有机肥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蓝藻、芦苇和秸秆生物制肥专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蓝藻脱水机1、秸秆粉碎机2、发酵滚筒3、干燥机4、降尘设备以及尾气清洗装置5,其中降尘设备包括两台串联设置的旋风分离器6和一台降尘室7组成。

蓝藻脱水机1的进口通过传输管道与蓝藻暂存池相连,秸秆粉碎机与蓝藻脱水机并联设置,秸秆粉碎机与蓝藻脱水机的出料口通过送料机构8送入发酵滚筒3的进料口相连,发酵滚筒出料口与干燥机4相连,干燥机的废气出口通过风管与降尘设备相连,降尘设备的出口设有引风机9,降尘设备通过引风机连接尾气清洗装置5;干燥机的出料口通过冷却散热输料机构11与成品包装台12相连,冷却散热输料机构的出料口设有震动筛13;发酵滚筒安装时与地面保持1.0°夹角,使在翻料时发酵料能够自动前进,减少外部动力的介入, 发酵滚筒内设有温湿度以及含氧量的实时监测探头,检测数据由操作台10实时监控,操作台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调整数据。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粉碎机将秸秆和芦苇的上部进行粉碎,使其形成颗粒状结构,将经过脱水的蓝藻浆液和粉碎的颗粒物进行混合,使其混合物的含水率在50-60%之间,向其混合物料中添加好氧发酵菌剂后送入至发酵滚筒内,在发酵滚筒内连续逐级发酵24小时,最后出料后送入干燥机中干燥,降低发酵产物的水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由降尘设备和尾气清洗装置处理,干燥后的发酵产物经冷却装置冷却后由震动筛进行筛分后直接包装即可。

按上述设备和步骤制备的有机肥经检测后,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