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窑的隔焰夹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5335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退火窑的隔焰夹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退火窑的隔焰夹墙。



背景技术:

铸石(cast stone)是一种经加工而成的硅酸盐结晶材料,采用天然岩石(玄武岩﹑辉绿岩等基性岩以及页岩)或工业废渣(高炉矿渣﹑钢渣﹑铜渣﹑铬渣﹑铁合金渣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熔融、浇注、热处理等工序制成的晶体排列规整、质地坚硬、细腻的非金属工业材料。铸石的主要性能是:硬度高(莫氏硬度为7~8),耐磨性好(耐磨系数为0.09g~0.14g/cm2),抗腐蚀性能强,除氢氟酸和热磷酸外,能抗任何酸碱的腐蚀(耐酸性大于96%,耐碱性大于98%)。

目前铸石行业一般采用冲天炉熔化,多孔式结晶窑结晶,箱式退火窑退火;也有采用冲天炉熔化,辊道式结晶窑结晶,隧道式退火窑退火;还有采用井式池窑熔化单一料,直接进退火窑退火的生产工艺。

退火窑的温度高达680~720℃,在退火过程中,温度随产品走向慢慢降低,降低过程中有大量的显热。现有技术中,普通的退火窑的温度变化情况不能精准控制,且显热没有利用,造成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退火窑的隔焰夹墙,能控制退火窑温度随产品走向慢慢降低,并且能利用降温散发的显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退火窑的隔焰夹墙,所述退火窑的窑体为隔焰夹墙,所述隔焰夹墙包括外层、内层和外层与内层之间的夹层,所述外层为隔热层,所述内层为耐火层,所述夹层包括支撑砖和散热砖,所述支撑砖两端连接外层和内层,所述散热砖位于两块支撑砖之间且与两块支撑砖连接成工字型,所述外层上开有通风口和抽风口,所述抽风口通过抽风管道与抽风机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层为由硅酸铝保温棉制成的隔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层为由耐火材料制成的耐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通风口上设有用于开闭通风口的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通风口位于退火窑的窑体中段,所述抽风口位于退火窑的窑体后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退火窑的窑体设置为隔焰夹墙,隔焰夹墙的外层上开有通风口和抽风口,夹层由支撑砖和散热砖连接成工字型,支撑砖用于支撑加固,散热砖用于将窑体内的热量通过通风口散发出来以及通过抽风口抽出,从而降低窑体内温度,而抽风口抽出的热风能够用于其他需要热风的部位。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控制退火窑温度随产品走向慢慢降低,并且能利用降温散发的显热。

附图说明

图1为退火窑的窑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退火窑的窑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窑体,2-外层,3-内层,4-夹层,5-支撑砖,6-散热砖,7-通风口,8-抽风口,9-抽风管道,10-抽风机,11-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退火窑的隔焰夹墙,所述退火窑的窑体1为隔焰夹墙,所述隔焰夹墙包括外层2、内层3和外层2与内层3之间的夹层4,所述外层2为隔热层,所述内层3为耐火层,所述夹层4包括支撑砖5和散热砖6,所述支撑砖5两端连接外层2和内层3,所述散热砖6位于两块支撑砖5之间且与两块支撑砖5连接成工字型,所述外层2上开有通风口7和抽风口8,所述抽风口8通过抽风管道9与抽风机10连通。

隔焰夹墙内,支撑砖5用于支撑加固,散热砖6用于将窑体1内的热量通过通风口7散发出来以及通过抽风口8抽出,从而降低窑体1内温度,而抽风口8抽出的热风能够用于其他需要热风的部位;根据温度要求设置通风口7和抽风口8的数量、位置和口径,能控制退火窑温度随产品走向慢慢降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外层2为由硅酸铝保温棉制成的隔热层,所述内层3为由耐火材料制成的耐火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通风口7上设有用于开闭通风口7的盖板1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通风口7位于退火窑的窑体1中段,所述抽风口8位于退火窑的窑体1后段。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