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血盐钠的二次中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0671阅读:12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血盐钠的二次中和系统。



背景技术:

黄血盐钠络合反应为铁粉与氰化钠反应生成黄钠与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为降低原料消耗,同时提高产品质量,需要用氢氰酸气体将络合过程中生成的氢氧化钠进行中和生成氰化钠,然后再进行二次络合反应将氰化钠与铁粉进行反应,此中和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之为二次中和:其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有:

一次络合反应:6NaCN+Fe+10H2O→Na4[Fe(CN)6]·10H2O+2NaOH+H2

二次中和反应:NaOH+HCN→NaCN+H2O

二次中和副主应:2NaOH+CO2→2Na2CO3+H2O

现目前黄钠的二次中和采用塔式反应,塔内装有填料,塔釜底部装有气体分布器,塔顶装有液体分布器,通过将HCN合成气体从底部通入中和塔,吸收液(一次络合液)从顶部喷淋,与气相在填料中进行传质交换,吸收气相中氢氰酸气体,得到氰化钠,通过将吸收液一直循环喷淋吸收,当吸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达到控制指标即视为反应合格,然后将吸收液转出,再新进吸收液,以此循环。生产过程中采用两个中和塔进行切换。此法主要有以下缺点:1、中和塔的传质效率低,吸收效果差,需要两级甚至多级吸收,才能达到效果;2、黄钠络合液中的氢氧化钠会与HCN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大量碳酸钠,在后续工序需要加大量石灰进行脱碳反应(生产碳酸钙渣),既增加原料消耗,还导致废渣过多,增大处理难度;3、设备清洗检修麻烦;4、系统反应阻力大,5、中和塔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6、间歇反应,操作繁琐。

综上所述,新研发一种黄血盐钠的二次中和系统以避免现有工艺技术的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血盐钠的二次中和系统,该系统传质效率高,吸收效果好并且可减少现有技术中HCN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黄血盐钠的二次中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次络合液储存罐1、一次络合液进料泵2、静态混合器3、循环罐4、采出泵5,所述静态混合器3顶部设置有HCN气体进口、顶部络合液进口a以及底部络合液出口b,所述循环罐4设置有络合液进口c、成品液采出口d以及顶部尾气出口,所述进料泵2与采出泵5设置有前后阀,静态混合器顶部络合液进口a通过一次络合液进料泵2与一次络合液储存罐1连接,所述静态混合器底部络合液出口b与络合液进口c连接,所述成品液采出口d通过采出泵5与成品液囤积处相连;所述顶部尾气出口与尾气去锅炉相连。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泵6,所述循环罐4底部还设置有循环液采出口e,所述循环液采出口e通过循环泵6与静态混合器顶部络合液进口a连接,所述循环泵6设置有前后阀。

优选的,所述循环泵6与进料泵2连接。

优选的,循环罐顶部尾气出口与尾气去锅炉之间连接有高效气液分离器7,所述高效气液分离器7底部液体出口与循环罐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血盐钠的二次中和系统,它与现有采用塔式中和反应技术相比,因为缩短了气体与一次络合液的接触时间,可减少HCN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减少副反应,降低了氢氧化钠的消耗,进而降低石灰消耗,减少废渣处理量;并且该系统可实现整个二次中和的连续化生产,传质效率高,吸收效果好;该系统设备占地小,清洗方便,基本不用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

图1表示黄血盐钠的二次中和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黄血盐钠的二次中和系统如图1所示:黄血盐钠的二次中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次络合液储存罐1、一次络合液进料泵2、静态混合器3、循环罐4、采出泵5,所述静态混合器3顶部设置有HCN气体进口、顶部络合液进口a以及底部络合液出口b,所 述循环罐4设置有络合液进口c、成品液采出口d以及顶部尾气出口,所述进料泵2与采出泵5设置有前后阀,静态混合器顶部络合液进口a通过一次络合液进料泵2与一次络合液储存罐1连接,所述静态混合器底部络合液出口b与络合液进口c连接,所述成品液采出口d通过采出泵5与成品液囤积处相连,所述循环罐顶部尾气出口与尾气去锅炉相连;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泵6,所述循环罐3底部还设置有循环液采出口e,所述循环液采出口e通过循环泵6与静态混合器顶部络合液进口a连接,所述循环泵6设置有前后阀;所述循环泵6与进料泵2连接;顶部尾气出口与尾气去锅炉之间连接有高效气液分离器7;所述高效气液分离器7底部液体出口与循环罐4连接。

本系统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首先在循环罐底部加入一定量的一次络合液,开启循环泵将一次络合液打入静态混合器,同时将HCN合成气通往静态混合器,循环罐既做循环罐又起气液分离作用,一次络合液与HCN合成气在静态混合器中短时间接触进行反应后进入循环罐,并不断循环,当循环罐中一次络合液的氢氧化钠达到控制指标后,开启一次络合液进料泵,将一次络合液与循环罐中的反应合格液进行混合后再进入静态混合器对HCN合成气进行吸收,完成吸收后的一次络合液一部分作为循环液通过循环泵再进入静态混合器循环反应,一部分则作为合格产品通过采出泵采出至下工序,通过控制一次络合液的连续加入量,可实现合格产品的连续采出。经过静态混合器后的HCN合成气进入循环罐中,经过初步气液分离后,再通过尾气出口进入高效气液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出气体中携带的液体,将液体回至循环罐中,气体则排至尾气去锅炉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