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69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



背景技术:

套筒式竖窑起源于德国贝肯巴赫·威尔曼司特勒公司,在世界上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领域,实践表明,套筒式竖窑设备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方便,污染小,石灰产品质量高,是一种先进窑型,发展前景广阔。

该石灰窑窑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预热带、煅烧带和冷却带。套筒式石灰窑为负压操作,外界环境中的常温空气通过冷却风管,自吸入窑体底部的冷却带,对煅烧后的石灰进行冷却。现有技术的石灰冷却空气管为单根总管直接通入窑体底部。这种布置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冷却空气在窑内的水平截面上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偏析,造成石灰产品冷却不均匀,影响石灰产品质量,过热的石灰产品甚至会烧坏窑底部的成品转运皮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均匀冷却石灰产品的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包括一在窑体内与窑体同轴设置的集气筒,所述集气筒的侧壁外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管;

各所述支管与窑体内的石灰漏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石灰漏斗的正下方;

所述窑体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一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外壁与所述通孔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轴线与所述窑体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各所述支管的轴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各所述石灰漏斗的下口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的出气口倾斜设置,所述支管出气口所在平面与所述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支管出气口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的数量为5~7根。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沿所述窑体的直径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筒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底部与所述进风管连通,所述锥形筒的侧壁上部与各支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一锥形管,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直径小于支管直径,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大径端直径大于支管直径,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大径端与所述支管的管口通过若干连接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与第二锥形管的小径端连通,所述第二锥形管的大径端设置有一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锥形管的内壁平行设置,所述锥形块与所述第二锥形管的通过连接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设置有若干扇叶,各所述扇叶通过一旋转柱固定,所述旋转柱与一连接轴旋转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锥形管连接。

本发明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先用1根总管将外界环境中的常温空气吸入,然后总管穿入窑体底部的石灰储存仓,将该气体引入集气筒,在集气筒内进行均匀布置。集气筒顶部用盲板密封。沿着集气筒筒壁一周,均布若干根支管,每根支管对应一台抽屉式出灰装置。每根支管引出一路冷却风,针对每台抽屉式出灰装置上部的石灰进行冷却。

本发明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的冷却风支管的数量优选为5~7根,与抽屉式出灰装置的数量、水平截面均布的角度一致,支管出风口位于抽屉式出灰装置上部的漏斗出口的正下方。总管、集气筒和支管材质为碳钢或不锈钢。

本发明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通过设置石灰冷却风集气筒和若干支管,使冷却风均匀分布于石灰冷却带的整个水平截面,避免风偏析或走短路,使石灰充分均匀的冷却,有利于保持出灰温度稳定,有利于提高石灰活性度。本专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调节阀、2-流量计、3-总管、4-集气筒、5-支管、6-石灰储存仓、7-出灰口、8-窑体、9-石灰漏斗、10-抽屉式出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包括总管3、集气筒4和支管5,总管上装有调节阀1和流量计2。沿着集气筒4筒壁一周,均布若干根支管5,支管5出风口位于抽屉式出灰装置10上部的石灰漏斗9出口的正下方。支管5与抽屉式出灰装置10的数量、水平截面均布的角度一致。总管3、集气筒4和支管5材质为碳钢或不锈钢。

本实施例套筒窑石灰冷却装置利用窑体8内的负压,将外界环境中的常温空气吸入窑体8冷却带,冷却石灰。冷却风经过总管和集气筒,分别从水平截面均布的各个支管的出口引出,冷却风均匀分布于冷却带的整个水平截面。石灰冷却迅速、均匀、充分,出灰温度稳定,冷却后的石灰活性度高。

本实施例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先用1根总管将外界环境中的常温空气吸入,然后总管穿入窑体底部的石灰储存仓,将该气体引入集气筒,在集气筒内进行均匀布置。集气筒顶部用盲板密封。沿着集气筒筒壁一周,均布若干根支管,每根支管对应一台抽屉式出灰装置。每根支管引出一路冷却风,针对每台抽屉式出灰装置上部的石灰进行冷却。

本实施例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的支管数量与套筒石灰窑的抽屉式出灰装置数量一致。目前的套筒窑有日产300t、500t、600t规模的3种窑型,对应的抽屉式出灰装置数量分别为5个、6个、7个,对应相应的窑型设置的支管数量也相应的为5个、6个、7个。这样,支管数量与抽屉式出灰装置的数量、水平截面均布的角度一致,支管出风口位于抽屉式出灰装置上部的漏斗出口的正下方。总管、集气筒和支管材质为碳钢或不锈钢。

本实施例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通过设置石灰冷却风集气筒和若干支管,使冷却风均匀分布于石灰冷却带的整个水平截面,避免风偏析或走短路,使石灰充分均匀的冷却,有利于保持出灰温度稳定,有利于提高石灰活性度。本专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易于实施。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支管数量只是针对于目前常用的窑型进行举例,并不对本专利的支管数量构成限定作用,本专利的支管数量还可以大于7根,如9根、12根等。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集气筒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底部与所述进风管连通,所述锥形筒的侧壁上部与各支管连通。

所述支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一锥形管,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直径小于支管直径,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大径端直径大于支管直径,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大径端与所述支管的管口通过若干连接柱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喷管的出口设置锥形筒,当窑体内吸入空气时,喷管出口处有较高流速的空气流过,由于文丘里效应,会对锥形管后侧空气产生吸力,从而,能够使窑体内的空气也流动起来,窑体内的空气产生流动,有利于石灰的冷却。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与第二锥形管的小径端连通,所述第二锥形管的大径端设置有一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锥形管的内壁平行设置,所述锥形块与所述第二锥形管的通过连接柱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锥形管处设置有锥形块,当气体流经锥形块时,气流会被锥形块打散,从而,使气体在窑体内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冷却效果不好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支管的轴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各所述石灰漏斗的下口设置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各个出气口与各个石灰漏斗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由于窑体内的负压而向窑体内抽气时,不会发生气体短路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的出气口倾斜设置,所述支管出气口所在平面与所述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支管出气口向下倾斜设置。这样的出口会使支管的出气口出上部长、下部短,当气体流出时,支管的上部会对气体形成一定的分散作用,使气体在窑体内分散开来,使窑体内的冷却气体均匀,增强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筒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底部与所述进风管连通,所述锥形筒的侧壁上部与各支管连通。气体由锥形筒内的小径端向大径端流动,会减慢流速,这样,能够使气体在集气筒内进行一次均压,待气体的压力均衡后再从集气筒内流出,从而保证各个支管的气体流量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沿所述窑体的直径方向设置。这样设置能够使气体由集气筒到指定的出气口的距离最短,能够大大减小气体在管道内的摩擦力,能够使气体以最快的速度流动到出气口处,从而,能够提高石灰产品的冷却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设置有若干扇叶,各所述扇叶通过一旋转柱固定,所述旋转柱与一连接轴旋转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锥形管连接。当气流流过扇叶时,扇叶会旋转,从而能够对气流形成分散效果,有利于气体在窑体内分布均匀。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