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再生混凝土砖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978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砖的加工工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型再生混凝土砖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与废弃植物较为多,处理这些建筑废料与废弃植物已经变成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国内的大中城市中,建筑废物和废弃植物的管理和处理同样在变为主要的环境问题,并严重的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开发回收和利用建筑废物和废弃植物的新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104649636b,其专利名称为一种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单纯的利用再生混凝土所制成的砖块,只能简单的作为建筑材料,其性能单一;再生混凝土砖主要用在建房中,新房子中具有甲醛,对居住者的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故急需一种具有吸毒气能力的再生混凝土砖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再生混凝土砖的加工工艺,达到再生混凝土砖块具有良好吸毒气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环保型再生混凝土砖的加工工艺,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预处理:对颗粒直径大于300mm的混凝土块进行锤击,去除钢筋与杂质,然后通过破碎处理形成骨料颗粒;

第二步,选购分子筛:将草木灰以泥浆的形式渗入分子筛;

第三步,混料:将分筛处理后的骨料颗粒、带草木灰的分子筛、水泥以重量比为15:2:1~10:2:1的比例进行混合;

第四步,成砖:在二氧化碳护室吸收二氧化碳进行混料依照模型压制成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草木灰对甲醛等有毒气体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将草木灰置于再生混凝土砖中,增加了混凝土砖的对有毒气体的吸附处理能力;分子筛内具有通道,形成容置草木灰的空间,该空间便于有毒气体与草木灰接触。骨料颗粒、带草木灰的分子筛、水泥以重量比可以是11:2:1或者13:2:1。

二氧化碳的养护室中,砖块压制过程中,由于处于吸收二氧化碳状态,故混凝土的骨料与分子筛中将形成二氧化碳可以流动的通道;二氧化碳分子直径大于甲醛等有毒气体的分子,故甲醛等分子直径较小的气体可以通过混凝土骨料被分子筛的中草木灰吸附;采用二氧化碳的目的在于,二氧化碳较为稳定,难以发生爆炸;二氧化碳毒性小,二氧化碳护室意外发生泄漏,二氧化碳对工作人员的伤害较小。

较佳的,第一步中,破碎处理中:将分选后的混凝土块放入烘箱中烘干,烘箱采用燃烧的废弃植物进行加热,废弃植物燃烧形成草木灰,烘干后的混凝土块进行破碎处理成混凝土颗粒,然后将混凝土颗粒进行筛网处理,获得获得0.15-0.5mm的再生混凝土的骨料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弃植物一般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降解周期长;而废弃植物采用燃烧的方式,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烘箱,减少了热能的排放;通过烘干的方式,向混凝土增加能量,使得混凝土内部受到热能,然后向外膨胀破碎,便于混凝土块的破碎。

较佳的,烘干温度控制在300度至50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干温度低于300度时,混凝土块能量较小,不易发生破碎;而过高温度对于加温设备的要求较高,而且当温度过高时,对于混凝土块的破坏作用增幅较小,过高的温度只会使的更多的能力流失,故烘干温度控制在500度。烘干温度可以选择350度、370度、400度、450度。

较佳的,第二步中,草木灰通过筛子进行筛选处理,选出颗粒直径小于0.1mm的草木灰颗粒,该筛选后的草木灰颗粒与水混合搅拌成浆料,把浆料倒在分子筛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草木灰颗粒过大,难以进入到分子筛的孔中,草木灰颗粒与水混合之后形成浆料,利用水的粘性,草木灰不易在灌入分子筛时漂浮与弥漫在空气;在重力的作用下,提高了浆料进入分子筛孔隙的速度;而水的流动性能将草木灰送入分子筛内部,并使得草木灰短暂的粘合分子筛内部。

较佳的,取出灌过浆料的分子筛,通过热风吹净分子筛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浆料后,大部分具有大颗粒草木灰的浆料附着在分子筛表面,浆料干燥后,草木灰将形成一个草木灰层,骨料包裹粘合分子筛,使得骨料与分子筛难以有效粘固,将降低再生混凝土砖的牢固性,故需提前将分子筛表面的浆料脱离,风能吹离分子筛表面的浆料,使得分子筛表面尽可能的洁净;对风加热,热能加速分子筛表面的水分蒸腾,在分子筛表面的草木灰失去水的粘力后,更易脱离分子筛。

较佳的,将烘箱中的热能通过管道引流到温室,将分子筛进行置于温室,通过温室内的鼓风机对分子筛进行吹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箱中有大量的热能散失,造成能源浪费,通过管道将多余热能引流到温室中,然后用鼓风机对分子筛表面吹风,在有效利用能源的基础上达到吹净分子筛表面的效果。

较佳的,二氧化碳护室内的压力为0.5-0.8bar,二氧化碳浓度为100%,养护时间至少三小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护室内采用抽真空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的方式,使得护室内的产生负压,使得混凝土的骨料内具有二氧化碳流动的通道,使得二氧化碳能够流通到分子筛中的草木灰中,成型后的砖块,再生混凝土砖可以将空气的中的有毒气体吸附到草木灰中,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较佳的,二氧化碳护室内的压力为0.6bar,养护时间四小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0.6bar时,养护时间四小时,得到的再生混凝土砖块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子筛的颗粒直径在0.5cm至1.5cm范围内,使得分子筛起到骨架的作用,增加了再生混凝土砖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废弃植物制成草木灰,用于构成再生混凝土砖的吸毒气材料。废弃植物燃烧产生的热能用于混凝土废料的破碎以及向分子筛表面吹热风,减少了能量的浪费。分子筛为草木灰提供容置空间,便于与二氧化碳的气流通道相互接触;采用二氧化碳护室的目的在于,二氧化碳分子较大,其产生的气流通道,较多的有毒气体也能通过。

有毒气体主要是针对甲醛,甲醛的分子直径为0.44nm;而二氧化碳的分子0.460nm。故二氧化碳的形成流道可以通过甲醛分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表格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环保型再生混凝土砖的加工工艺,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骨料颗粒预处理。

当混凝土废渣运到处理场后,通过粉碎镐将将直径大于300mm的混

凝土块击碎,并通过锤子进一步击碎,除去废料混凝土的钢筋;有一些由于原先浇筑时水泥用料较多,故粘合后硬度较大的混凝土块,将此类混凝土块放入烘箱中烘干。

烘箱采用燃烧的废弃植物进行加热,烘干的温度可以是350度、400

度、450度,本实施例中采用330度,相对于500度高温,330度较易控制,烘干时间控制60分钟。烘干后的混凝土块逐个取出,然后通过锤子击碎成直径小于300mm的混凝土块;

然后将直径小于300mm的混凝土块投入到碎石机中进行粉碎,形成骨料颗粒。对骨料颗粒进行通过金属筛网进行分筛,筛选出颗粒直径小于0.2mm的骨料颗粒,较大的颗粒再次投入到碎石机当中二次粉碎。

第二步:制备分子筛。

选取通过钢丝网筛选直径范围在0.8cm至1.1cm的分子筛,本实施例中分子筛采用结晶态的硅酸盐颗粒。然后将第一步中废弃植物燃烧后的草木灰进行筛选,通过筛网分筛后,选出直径小于0.1mm的草木灰颗粒。

将选出的草木灰颗粒与水混合形成浆料,然后将浆料由上至下倒下分子筛,分子筛放置在竖直的管道中,浆料沿着管道下落;且浆料的投放位置与分子筛位置高度差为1.2m,该高度差是为了浆料具有较大的动能冲击分子筛,使得浆料更易进入分子筛的孔道中。

然后将灌浆后的分子筛放在一个温室中,温室与烘箱通过管道连通形成用于热气流动的热流道;在管道外壁浇灌循环的冷却水,控制管道内热气的温度在50度至60度之间,故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50度至60度之间。然后在温室中打开鼓风机,向分子筛吹气,除去分子筛表面的浆料层,在吹气过程中,通过钢刷刷分子筛的表面,草木灰表皮得以破裂,加速草木灰在风力下脱落分子筛表面,使得分子筛表面更为洁净。

第三步:混料。

将准备好的骨料颗粒、制备后的分子筛、水泥以比例13:2:1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水,搅拌后形成混凝土料。

第四步:成砖。

搅拌后的混凝土料通过浇灌的方式投入到二氧化碳护室的砖块模型中。

对二氧化碳护室内部抽真空,然后在二氧化碳护室内部进行灌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为100%。对二氧化碳的导入量进行控制,使得二氧化碳护室内的压力为0.6bar,然后进行四个小时的养护。养护结束后,将砖块取出。

工作原理:

分子筛内具有通道,形成容置草木灰的空间,该空间便于有毒气体与草木灰接触。二氧化碳的养护室中,砖块压制过程中,由于处于吸收二氧化碳状态,故混凝土的骨料与分子筛中将形成二氧化碳可以流动的通道;故在养护后形成的混凝土块利用草木灰吸毒气,混凝土块具有良好的吸毒气性能。

实施例2:

表1:混凝土砖在不同养护室气压下二氧化碳吸收率数值。

通过表1的数值,二氧化碳养护室的压强宜控制在0.6bar的数值内,使其具有混凝土砖块具有良好的二氧化碳吸收率。

实施例3:

表2:混凝土砖在0.6ba气压下,养护时间对二氧化碳吸收率影响率的反馈表。

通过表2的数值,二氧化碳养护室的压强在0.6bar的数值内,养护时间超过4个小时对混凝土砖块二氧化碳吸收率增幅较小;故超过4个小时继续养护,将增加混凝土砖的生产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