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0196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在产品加工过程中模具一般采用金属加工制成,价格昂贵,可塑性差,采用非金属材料制备的模具工艺简单,可塑性强,但是其耐磨性能很难满足长期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提升材料的耐磨性、机械性能以及耐温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以重量份计的氧化锌5-10份、氧化铝3-8份、石膏粉10-20份、二氧化硅2-5份和硬脂酸钡1-2份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2,将聚碳酸酯3-8份、丙烯酸乙酯2-6份、聚乙烯5-10份、磷酸二氢铵1-2份和1,6-己二异氰酸酯4-8份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偶联剂0.5-1份,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80-90℃,保持30-40分钟,得到反应物;

步骤3,将反应物粉碎,得到粉末;

步骤4,将混合粉体加入粉末中,加入50-80份水,搅拌混合,然后在氮气保护条件下逐步升温至300-400℃,保持30-40分钟,再升温至900-1000℃,保持150-180分钟,降至室温,得到模具用耐磨材料。

进一步,所述的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进一步,所述的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真空条件的真空度为0.03-0.06mpa。

进一步,所述的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粉碎后的粒径为800μm以下。

进一步,所述的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逐步升温的过程为以5-8℃/分钟的速度进行升温。

进一步,所述的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降至室温的过程为以8-10℃/分钟的速度降至室温。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石膏粉作为主要的成型材料,氧化锌和氧化铝实现了材料的耐磨性提升,聚碳酸酯、丙烯酸乙酯、聚乙烯和6-己二异氰酸酯的反应进一步实现了塑料的改性,是的后续粉碎后能够与金属氧化铝实现“互溶”,提升了材料的整体性与可塑性。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模具用耐磨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耐温性,同时耐磨性能优良,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塑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以重量份计的氧化锌5份、氧化铝3份、石膏粉10份、二氧化硅2份和硬脂酸钡1份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2,将聚碳酸酯3份、丙烯酸乙酯2份、聚乙烯5份、磷酸二氢铵1份和1,6-己二异氰酸酯4份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硅烷偶联剂0.5份,在真空度为0.03mpa的真空条件下加热至80℃,保持30分钟,得到反应物;

步骤3,将反应物粉碎,粉碎后的粒径为800μm以下,得到粉末;

步骤4,将混合粉体加入粉末中,加入50份水,搅拌混合,然后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以5℃/分钟的速度逐步升温至300℃,保持40分钟,再升温至900℃,保持150分钟,以8℃/分钟的速度降至室温,得到模具用耐磨材料。

实施例2

一种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以重量份计的氧化锌6份、氧化铝4份、石膏粉12份、二氧化硅3份和硬脂酸钡1份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2,将聚碳酸酯4份、丙烯酸乙酯3份、聚乙烯6份、磷酸二氢铵1份和1,6-己二异氰酸酯5份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硅烷偶联剂0.6份,在真空度为0.04mpa的真空条件下加热至83℃,保持35分钟,得到反应物;

步骤3,将反应物粉碎,粉碎后的粒径为800μm以下,得到粉末;

步骤4,将混合粉体加入粉末中,加入60份水,搅拌混合,然后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以6℃/分钟的速度逐步升温至330℃,保持36分钟,再升温至920℃,保持160分钟,以9℃/分钟的速度降至室温,得到模具用耐磨材料。

实施例3

一种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以重量份计的氧化锌8份、氧化铝6份、石膏粉15份、二氧化硅4份和硬脂酸钡2份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2,将聚碳酸酯6份、丙烯酸乙酯5份、聚乙烯7份、磷酸二氢铵2份和1,6-己二异氰酸酯6份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硅烷偶联剂0.8份,在真空度为0.04mpa的真空条件下加热至88℃,保持30-40分钟,得到反应物;

步骤3,将反应物粉碎,粉碎后的粒径为800μm以下,得到粉末;

步骤4,将混合粉体加入粉末中,加入70份水,搅拌混合,然后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以7℃/分钟的速度逐步升温至380℃,保持36分钟,再升温至980℃,保持170分钟,以10℃/分钟的速度降至室温,得到模具用耐磨材料。

实施例4

一种模具用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以重量份计的氧化锌10份、氧化铝8份、石膏粉20份、二氧化硅5份和硬脂酸钡2份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2,将聚碳酸酯8份、丙烯酸乙酯6份、聚乙烯10份、磷酸二氢铵2份和1,6-己二异氰酸酯8份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硅烷偶联剂1份,在真空度为0.06mpa的真空条件下加热至90℃,保持40分钟,得到反应物;

步骤3,将反应物粉碎,粉碎后的粒径为800μm以下,得到粉末;

步骤4,将混合粉体加入粉末中,加入80份水,搅拌混合,然后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以8℃/分钟的速度逐步升温至400℃,保持40分钟,再升温至1000℃,保持180分钟,以10℃/分钟的速度降至室温,得到模具用耐磨材料。

对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得到的耐磨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分别测试了其最高耐受温度,体积磨损情况(gb/t3960-1983),磨痕宽度(gb/t3960-1983)和缺口冲击强度

(gb/t1043.1-2008),结果如下:

从以上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模具用耐磨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耐温性,同时耐磨性能优良,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