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钛酸铜钙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80217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钛酸铜钙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酸铜钙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指通过溶液化学方法在各种衬底上制备多孔钛酸铜钙薄膜的方法。

技术背景

多孔陶瓷的发展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仅仅是作为细菌过滤和铀提纯材料来使用。随着材料制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艺的多样化,各种新材质、高性能多孔陶瓷材料不断出现,其应用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由于多孔陶瓷的共价键和复杂离子键的键合以及复杂的晶体结构,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及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并且,当流体流经孔隙时,多孔陶瓷材料内外表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效应(如毛细虹吸效应等)。多孔陶瓷由于其拥有密度低、透过性高、比表面积大、耐腐蚀、低热传导率以及耐高温等众多优良特性,引起了全世界材料界的高度关注。这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载体,工业污水处理,熔融金属过滤,汽车尾气处理,隔热隔音材料等众多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孔陶瓷的应用又扩展到电子领域、环保领域、生物化学领域、医用材料领域及航空领域等。

随着信息科技产业和电子、电力相关工业迅猛发展,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电子陶瓷材料,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热点。此类材料主要应用于大功率电容器的生产,因而要求其具有重量轻、储能密度高、稳定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材料具有密度小、介电常数大的特性。2000年左右,科学家发现了cacu3ti4o12(简称ccto)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非常高的介电常数、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有望在高密度能量存储、高介电电容器等电子陶瓷元器件中获得应用。目前文献中报道的ccto陶瓷材料制备多采用固相反应法,烧结温度从850℃至1000℃以上,恒温时间从几小时至几十小时不等。固相反应法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趋势。ccto薄膜的制备主要有物理方法(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等)和化学方法(溶胶-凝胶法等)。其中,化学方法的成本低廉,退火温度较低(750℃),工艺步骤较为简单且易于操作,是一种方便高效的制备ccto薄膜的方法。

虽然ccto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可满足高密度能量存储的需求,但上述方法制备的ccto材料均为致密的多晶陶瓷,表面形貌并无明显的特殊结构,无法满足器件/设备重量轻、密度小的要求。而目前多孔薄膜的制备,大多采用模板或有机聚合物小球填充的方法,需要采用腐蚀或烧结等工艺环节去除模板及填充物,增加了工艺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无需模板或填充物,即可制备出表面呈现多孔形貌的钛酸铜钙薄膜材料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a、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衬底上覆盖一层镍酸镧lanio3缓冲层,该缓冲层厚度10~30nm;

b、钛酸铜钙前驱体溶液的配置

取硝酸铜cu(no3)2、硝酸钙ca(no3)2固体按摩尔比为3:1的比例溶入乙二醇甲醚中,在30~80℃水浴中加热搅拌1~6小时,使之形成均质溶液;再按照ca:ti原子摩尔比1:4的比例量取钛酸丁酯和相同摩尔数的乙酰丙酮加入溶液,在30~80℃水浴中搅拌加热1~8小时,使之形成均质溶液,最终配成浓度0.01~0.1mol/l的钛酸铜钙前驱体溶液;

c、制备多孔钛酸铜钙薄膜

采用旋转涂膜或提拉涂膜等方式,在带有镍酸镧缓冲层的衬底上涂覆钛酸铜钙前驱体溶液,获得钛酸铜钙湿膜;在快速退火炉中进行三段式热处理:第一段,温度140~200℃时长180~360秒;第二段,温度360~420℃时长180~360秒;第三段,温度650~850℃时长180~600秒,获得一层所述多孔钛酸铜钙薄膜,重复所述涂覆-热处理过程,获得多层钛酸铜钙多孔薄膜;其孔径范围在40~200n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在于:(1)所获得的钛酸铜钙薄膜为多孔结构;(2)在钛酸铜钙薄膜生长过程中无需模板或填充物;(3)多孔钛酸铜钙薄膜的孔径可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镍酸镧缓冲层表面的afm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多孔钛酸铜钙薄膜的afm图;

图3为图1所示afm图的高度标尺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多孔钛酸铜钙薄膜的截面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衬底的选择和清洗

采用<100>重掺硅衬底,衬底用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处理20分钟,再放入快速热处理装置,进行二段退火:第一段,温度200℃时长200s;第二段,温度400℃时长200s。

b、镍酸镧缓冲层制备

称取硝酸镧la(no3)3·6h2o固体3.2克,按照la:ni原子摩尔比1:1的比例称取乙酸镍c4h6o4ni·4h2o固体,加入乙醇溶剂,在40℃水浴中搅拌加热3小时左右,获得浓度0.1mol/l的镍酸镧均质溶液。静置一段时间,无沉淀即可使用。

将洗净的硅衬底置于匀胶机中,设置转速4000转/分钟,采用上述镍酸镧溶液在硅衬底上涂覆一层镍酸镧湿膜;放入快速热处理装置进行三段热处理:第一段,温度180℃时长240秒;第二段,温度380℃时长240秒;第三段,温度700℃时长300秒,即可生长一层厚度约为10纳米的镍酸镧缓冲层。从附图1可见,镍酸镧表面平整,不存在明显的孔洞。

c、钛酸铜钙前驱体溶液的配置

分别称取硝酸铜cu(no3)2和硝酸钙ca(no3)2固体0.3542克和1.0872克溶入乙二醇甲醚溶剂,在40℃水浴中加热搅拌1小时左右,使之形成均质溶液。再量取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各0.9毫升加入溶液,在40℃水浴中搅拌加热2小时左右,使之形成均质溶液,最终配成浓度0.05mol/l的钛酸铜钙溶液。

d、制备多孔钛酸铜钙薄膜

将带有镍酸镧缓冲层的硅片放置在匀胶机上,设定转速4000r/min,时间20秒,涂覆钛酸铜钙溶液,获得钛酸铜钙湿膜。在快速退火炉中进行三段式热处理:第一段,温度180℃时长240秒;第二段,温度380℃时长240秒;第三段,温度700℃时长300秒,获得一层钛酸铜钙多孔薄膜,重复上述涂覆-热处理过程,获得两层钛酸铜钙多孔薄膜(见附图2),厚度约40纳米,最大孔径约120纳米(见附图4)。

实施例2

a、衬底的选择和清洗

采用石英玻璃作为衬底。衬底用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处理20分钟,用高纯氮气吹干。

b、镍酸镧缓冲层制备

将清洗好的石英玻璃衬底固定在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样品托盘上。沉积腔抽真空至10-5pa以下;通入纯度不低于99.999%的氧气,腔体气压维持在5pa;样品托盘加热至700oc;脉冲激光烧蚀镍酸镧靶材,激光频率5hz;激光关闭后,腔体氧气压提升至100pa,保温30分钟,得到厚度约10纳米的镍酸镧缓冲层。

c、钛酸铜钙前驱体溶液的配置

将硝酸钙ca(no3)2、硝酸铜cu(no3)2按ca:cu原子摩尔比1:3溶入乙二醇甲醚中,加热搅拌使之形成均质溶液。再按照ca:ti原子摩尔比1:4量取钛酸丁酯和等量的乙酰丙酮加入溶液,在40℃水浴中搅拌加热2小时左右,使之形成均质溶液,最终配成浓度0.05mol/l的钛酸铜钙前驱体溶液。

d、制备多孔钛酸铜钙薄膜

将带有镍酸镧缓冲层的衬底放置在匀胶机上,设定转速6000r/min,匀胶时间20秒,涂覆钛酸铜钙溶液,获得钛酸铜钙湿膜。在快速退火炉中进行三段方式热处理:第一段,温度180℃时长240秒;第二段,温度380℃时长240秒;第三段,温度750℃时长300秒,获得一层钛酸铜钙多孔薄膜,重复上述涂覆-热处理过程,获得多层钛酸铜钙多孔薄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