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致变色单向透视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9690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向透视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光致变色单向透视玻璃。



背景技术:

单向透视玻璃,是一种对可见光具有很高反射比的玻璃。单向透视玻璃在使用时反射面(镜面)必须是迎光面或朝向室外一侧。当室外比室内明亮时,单向透视玻璃与普通镜子相似,室外看不到室内的景物,但室内可以看清室外的景物。单向透视玻璃主要适用于隐蔽性观察窗、孔等。正面为玻璃镜面,用来反射光线,安装时应把正面朝向被监控室(即:所要观察的空间,如犯罪嫌疑人所在空间。

光致变色玻璃是指在适当波长光的辐照下改变其颜色,而移去光源时则恢复其原来颜色的玻璃。光致变色玻璃是在玻璃原料中加入光色材料制成。此材料具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或电子结构状态,在可见光区有两种不同的吸收系数,在光的作用下,可从一种结构转变到另一种结构,导致颜色的可逆变化。当它受紫外线或可见光短波照射时,玻璃显色;光照停止后,在热辐射或长波光(红光或红外)照射下,玻璃退色。光致变色玻璃可用于信息存储与显示、图像转换、光强控制和调节等方面。

传统单向透视玻璃只有单片玻璃,分光镀膜层裸露在外,不耐划痕,遇冲击易脱落从而失去单向透视功能。当前市面的光致变色玻璃主要是卤化银玻璃,生产时将卤化银原料掺杂入普通玻璃,对原料分散度要求高,工艺复杂,变色性能低,且长期使用变色效果明显减弱。目前的技术没有将两种玻璃结合在一起实现单向透视功能,并且在反射面增加了光致变色功能,调节反射面的装饰效果,增强观察面的隐蔽性。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光致变色单向透视玻璃。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光致变色单向透视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体1,第一玻璃基体1的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氧化硅层2、光吸收层3、第二氧化硅层4,金属镀膜分光层5、光致变色胶片层6及第二玻璃基体7,金属镀膜分光层5与光致变色胶片层之间由PVB胶片粘结,光致变色胶片层6与第二玻璃基体7之间由PVB胶片粘结,金属镀膜分光层5为Ag层、Al层、Cr层中任意一层,光吸收层3为TiN层、SSTN层、SSTO层、NiCrO层中任意一层。

进一步的,金属镀膜分光层5为真空磁控阴极溅射法镀膜。

进一步的,金属镀膜分光层5厚度为10nm~30nm,所述光吸收层3厚度为10nm~30nm。

进一步的,光致变色胶片层6,厚度为0.35~3.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玻璃避免金属镀膜分光层受到机械损伤而被破坏或脱落,采用普通玻璃结合光致变色胶片层的方式提高玻璃变色性能,避免采购卤化银变色玻璃,降低成本,并且将单向透视玻璃与光致变色玻璃结合使用,通过光致变色玻璃的变色性能来增强反射面的装饰效果,同时增强了观察面的隐蔽性。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光致变色单向透视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玻璃基体,2-第一氧化硅层,3-光吸收层,4-第二氧化硅层,5-金属镀膜分光层,6-光致变色胶片层,7-第二玻璃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光致变色单向透视玻璃,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玻璃基体1,第一玻璃基体1的一侧首先镀有第一氧化硅层2,厚度为10nm到15nm,由于第一氧化硅层2与玻璃粘附着性更好,利于后续镀银层的溅射;在第一氧化基层2的外侧镀光吸收层3,光吸收层3为TiN层、SSTN层、SSTO层、NiCrO层中任意一层,增强观察面的光线透过率;然后在光吸收层的外侧镀第二氧化硅层4,有利于接下来进行金属镀膜分光层层的溅射;在第二氧化硅层4的外侧采用真空磁控阴极溅射法镀金属镀膜分光层,采用此工艺增大金属镀膜分光层5的附着力;金属镀膜分光层5为Ag层、Al层、Cr层中任意一层,金属镀膜分光层5厚度为10nm~30nm,光吸收层3厚度为10nm~30nm;在金属镀膜分光层5的外侧采用PVB胶片粘合光致变色胶片层6,光致变色胶片层6的厚度为0.35~3.00mm,由于光致变色胶片层6的光变色性能可以调节反射面观察到的颜色,增强装饰性能,同时增大观察面的隐蔽性;最后用PVB胶片在光致变色胶片层6的外侧粘结一层普通玻璃作为第二玻璃基体7。

本发明的关键点是将单向透视玻璃和光致变色玻璃粘合在一起,避免单向透视玻璃上的金属镀膜分光层受到机械损伤而被破坏或脱落,采用普通玻璃结合光致变色胶片层的方式提高玻璃变色性能,避免采购卤化银变色玻璃,降低成本,并且将单向透视玻璃与光致变色玻璃结合使用,通过光致变色玻璃的变色性能来增强反射面的装饰效果,同时增强了观察面的隐蔽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