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0257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玻璃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成型设备,特别是有关一种可有效防止模造玻璃滑移和热弯翘曲的玻璃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1为传统玻璃成型设备10的示意图。玻璃成型设备10包括第一模具件12、第二模具件14以及驱动装置16,驱动装置16驱动第二模具件14相对第一模具件12移动。第二模具件14通过定位模块18活动设置于第一模具件12上,且第一模具件12与第二模具件14之间具有成型腔室20。模造玻璃22放入成型腔室20后,模造玻璃22的两侧边会接触成型腔室20的内壁面,中间区域则悬空在成型腔室20内部。第一模具件12与第二模具件14首先加热模造玻璃22,模造玻璃22的中间区域因高温软化会呈现弯垂的弧形或波浪形状态,如图1中以虚线绘制的模造玻璃22’;待驱动装置16驱动第一模具件12与第二模具件14合模后,模造玻璃22的弧形或波浪形区域经热压将产生平面的不均匀痕迹,此缺陷难以利用后续工艺整平,影响玻璃成品的透明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成型设备,用来对模造玻璃进行热压成型。该玻璃成型设备包括有第一模具结构、第二模具结构、抽气模块以及加热模块。该第一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模具件。该第二模具结构以可相对活动方式旁设于该第一模具结构。该第二模具结构包括第二模具件以及透气组件。该第二模具件具有连通的容置槽与抽气孔。该透气组件设置在该第二模具件上以封住该容置槽。该透气组件用来承载该模造玻璃,并配合该第一模具件分别施压该模造玻璃的两相对表面以产生热压变形。该抽气模块设置于该第二模具结构外,经由该抽气孔对该容置槽和该透气组件结合形成的容置空间进行排气。该加热模块用来对该第一模具结构与该第二模具结构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该玻璃成型设备进一步包括有致动模块,连接于该第一模具结构和该第二模具结构的其中之一。该致动模块驱动该第一模具件与该第二模具件相对位移,使该模造玻璃贴附于该透气组件产生热压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该第二模具件进一步具有多个支撑条,排列于该容置槽的底部以形成多个导气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该抽气模块排出该容置空间内的气体以将该模造玻璃吸附于该透气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该透气组件由微孔隙材料制作而成、或以不透气模具材料进行细孔贯穿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该透气组件包括平面区域以及曲型区域,该曲型区域围绕设置于该平面区域的周边,该平面区域具有透气材料特性,且该曲型区域选择性具有透气材料特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该抽气模块经由该透气组件的该平面区域吸附该模造玻璃。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玻璃成型设备的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与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璃成型设备在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玻璃成型设备

12 第一模具件

14 第二模具件

16 驱动装置

18 定位模块

20 成型腔室

22、22’ 模造玻璃

30 玻璃成型设备

32 第一模具结构

34 第二模具结构

36 抽气模块

38 加热模块

381 排气通道

40 致动模块

42 定位单元

44 第一模具件

46 透气组件

461 平面区域

462 曲型区域

47 第二模具件

48 容置槽

50 抽气孔

52 模造玻璃

54 支撑条

56 导气槽

58 第一加热块

60 第二加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结构的示意图,图3与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璃成型设备在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玻璃成型设备30可包括有第一模具结构32、第二模具结构34、抽气模块36、加热模块38以及致动模块40。第一模具结构32通过定位单元42而能相对第二模具结构34移动,其中定位单元42可为导杆、楔型结构、对应的凹凸槽结构等。第一模具结构32包括第一模具件44,其成型腔室的形状配合第二模具结构34的透气组件46的表面形状。第二模具结构34还包括有第二模具件47,其具有连通的容置槽48以及抽气孔50。透气组件46通过镶嵌或锁合方式置于第二模具件47上以封住容置槽48。

抽气模块36设置在第二模具结构34外。抽气模块36可经由抽气孔50及加热模块38上对应的排气通道381,将容置槽48与透气组件46结合所形成容置空间内的气体排出;使用透气组件46承载模造玻璃52时,启动抽气模块36进行排气,可利用负压效应将模造玻璃52稳定吸附于透气组件46上。如图2所示,第二模具件47进一步可在容置槽48的底部排列设置多个支撑条54,该些支撑条54之间的缝隙形成导气槽56,且导气槽56连通于抽气孔50。支撑条54与导气槽56的设计用来辅助透气组件46得以均匀吸附模造玻璃52,且相关结构设计并不限于前揭实施态样,端视实际需求而定;举例来说,也可在容置槽48的底部直接挖出多个导气槽,而相邻导气槽间未被挖除的部分即可视为支撑条。

一般来说,透气组件46可选择由微孔隙材料制作而成,或是可以不透气模具材料进行细孔贯穿加工来达成透气特性。透气组件46可包括平面区域461以及曲型区域462,且曲型区域462围绕设置在平面区域461的周边。例如:曲型区域462可设置在平面区域461的两相对侧边,或可设置在平面区域461的四个侧边,端视模造玻璃52的曲型设计需求而定。图2仅揭示曲型区域462位于平面区域461的两相对侧边,然透气组件46的各区域形状与排列方式当可有多种实施态样,其变化应用不限于此。

平面区域461优选地须具备透气材料特性,抽气模块36经由透气组件46的平面区域461吸附模造玻璃52;曲型区域462则选择性具备透气材料特性。如透气组件46由微孔隙材料制作,平面区域461与曲型区域462通常都会具有透气材料特性;如透气组件46为不透气模具材料,可仅于平面区域461进行细孔贯穿加工,故只有平面区域461具有透气材料特性。曲型区域462用来配合第一模具件44对模造玻璃52热压成型,模造玻璃52在热压成型前不会直接接触曲型区域462,因此曲型区域462不具备透气材料特性不致影响透气组件46施加于模造玻璃52的吸附力。

加热模块38可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模具结构32与第二模具结构34的第一加热块58以及第二加热块60,通过第一模具结构32和第二模具结构34对模造玻璃52的两相对表面均匀加热使其软化。欲进行热压成型工艺,如图3所示,首先将模造玻璃52放置在透气组件46上,开启加热模块38的预热功能,第一加热块58与第二加热块60生成的热量经由第一模具结构32及第二模具结构34传递至模造玻璃52,模造玻璃52会因高温逐渐软化。此时,抽气模块36排出容置槽48的内部空气,使模造玻璃52的平面窗口区(意即其中间区域)能够吸附在透气组件46的平面区域461,避免模造玻璃22产生非预期性软化弯垂或翘曲。

预热达到玻璃成型温度时,致动模块40驱动第一模具结构32与第二模具结构34相对移动,如图4所示,模造玻璃52的两相对表面分别受压于第一模具件44以及透气组件46,模造玻璃52的非平面窗口区(意即平面窗口区以外的旁侧区域)可逐渐弯曲成型,平面窗口区依旧贴附于透气组件46的平面区域461而能维持平整;此时,抽气模块36优选地仍维持排气功能,待热压成型结束后,才关闭抽气模块36,让第一模具结构32及第二模具结构34降温,使能取出弯曲成型后的模造玻璃52。致动模块40可为气动或电动马达,其选择性链接到第一模具结构32与第二模具结构34的其中之一。于此实施例中,第二模具结构34保持静止不动,致动模块40将第一模具结构32推向第二模具结构34来进行合模;然也可将第一模具结构32维持静态,由致动模块40将第二模具结构34推往第一模具结构32,或是致动模块40还能够同时驱使第一模具结构32及第二模具结构34产生相向位移来进行合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成型设备10将透气组件46设置在第二模具结构34面向第一模具结构32的一侧,透气组件46用来放置模造玻璃52。进行热压合模前,先启动抽气模块36排出容置槽48的气体,模造玻璃52被吸附在透气组件46上,不会受外力影响而滑移,且在高温环境下虽软化但因透气组件46的承托及吸著作用而不致弯垂或翘曲,藉此保持模造玻璃52的平面窗口区的平整度。致动模块40驱动第一模具结构32与第二模具结构34进行合模,由第一模具件44和透气组件46分别施压模造玻璃52的两相对表面,模造玻璃52的平面窗口区贴附透气组件46的平面区域461能维持极佳平整性,模造玻璃52的非平面窗口区依透气组件46的曲型区域462形成曲面,完成模造玻璃52的热压成型。

相比于现有技术,传统玻璃成型设备的模造玻璃在预热时即会软化弯垂,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成型设备则可利用透气组件承托且吸着于模造玻璃的平面窗口区,有效避免模造玻璃的热弯翘曲;传统玻璃成型设备的模造玻璃在预热软化时会偏移其初始摆放位置,而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成型设备可利用抽气模块排气,使模造玻璃平稳吸附于透气组件,故能大幅提升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