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熔接玻璃的方法和玻璃复合体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16808发布日期:2020-03-31 12:0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电熔接玻璃的方法和玻璃复合体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材料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具体地,涉及电熔接玻璃的方法、和玻璃复合体、显示装置和终端设备及其应用,更具体地,涉及电熔接玻璃的方法、玻璃复合体、显示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玻璃件在终端设备、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对玻璃件的形状、结构等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很多情况需要复杂形状和结构的玻璃件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由于玻璃脆性较高,对于玻璃的加工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熔接的方式制备形状和结构复杂的玻璃件,但是熔接过程中需要将玻璃融化,加热温度较高,且无法控制只在两层玻璃结合面融化熔接所以会引起玻璃的变形。因而,如何在不影响玻璃性能的前提下熔接玻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热温度低、不会影响玻璃件性能、操作简单或者连接层较薄的电熔接玻璃的方法、利用前面所述的电熔接玻璃的方法获得的玻璃复合体、含有上述玻璃复合体的显示装置和含有上述显示装置的终端设备。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熔接玻璃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玻璃件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形成第一熔接层;在第二玻璃件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形成第二熔接层;于预定温度条件下,使所述第一熔接层远离所述第一玻璃件的表面和所述第二熔接层远离所述第二玻璃件的表面相接触,分别使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通电,以使得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熔融;使熔融的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凝固,以形成连接层;其中,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中含有玻璃粉和导电介质,所述玻璃粉的熔融温度低于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所述第二玻璃件的软化温度,所述预定温度低于所述玻璃粉的熔融温度。发明人发现,该方法只需要在需要结合的玻璃件的表面形成熔接层即可,可以适用于形状、结构复杂的玻璃件和体积和表面积较小的玻璃件的熔接,操作简单、方便,对设备要求低,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中含有导电介质可以提高导电性,从而提高通电后的发热效率,降低能耗,且熔接过程中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不会发生变形而影响使用性能和外观,同时熔接部位结合力较强。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复合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玻璃复合体包括:第一玻璃件;第二玻璃件;其中,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所述第二玻璃件是通过前面所述的方法熔接在一起的。由此,该玻璃复合体的透光率较高,外观平整光滑、美观好看,强度较佳,使用性能较佳,且能够实现较精细、复杂的形状和结构,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复合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玻璃复合体包括第一玻璃件;第二玻璃件;和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所述第二玻璃件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所述第二玻璃件,所述连接层中含有玻璃粉氧化物和导电介质的氧化物。该玻璃复合体中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结合牢固,透光率较高,外观平整光滑、美观好看,强度较佳,使用性能较佳,且通过连接层连接能够实现较精细、复杂的形状和结构。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玻璃复合体。由此,该显示装置的外观平整光滑、美观好看,透光率较高,强度良好,且显示效果较佳。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壳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终端设备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全面所述的玻璃复合体制备得到的。由此,该壳体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克服了玻璃因其脆性而导致的不易加工成复杂形状的问题,且该壳体可以有效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克服了金属壳体信号屏蔽的问题,同时能够赋予电子产品更美观和多样性的外观。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终端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装置或者前面所述的终端设备壳体。发明人发现,该终端设备美观好看,强度较佳,可实现全玻璃的外观,使用性能较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熔接玻璃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形成有第一熔接层的第一玻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形成有第二熔接层的第二玻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使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通电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使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通电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使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通电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使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通电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玻璃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三点弯曲测试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玻璃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拉伸强度测试示意图。附图标记:10:第一玻璃件11:第一熔接层20:第二玻璃件21:第二熔接层31:第一电极32:第二电极33:第三电极34:第四电极35:第五电极36:第六电极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4:连接层41:第一连接层42:第二连接层100:平板玻璃件200:框形玻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熔接玻璃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第一玻璃件10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形成第一熔接层11(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s200:在第二玻璃件20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形成第二熔接层21(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的具体成分和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包括但不限于硅铝酸盐(例如康宁玻璃等)、硼硅酸盐(例如肖特玻璃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灵活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的具体形状和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可以为平板玻璃、2.3d玻璃或者3d玻璃,也可以为任意满足使用需求的形状和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提高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之间的结合力,且不会影响熔接获得的玻璃复合体的性能,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或所述第二熔接层中含有玻璃粉和导电介质。由此,熔接层含有玻璃粉可以很好的和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牢固相容并使其结合,热膨胀系数与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匹配性好,且熔接位置强度较高,而含有导电介质可以提高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的导电性能,使其在通电后发热效率更高,能够在较低的能耗下熔融,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熔接层含有所述玻璃粉和所述导电介质,所述第二熔接层含有所述玻璃粉和所述导电介质,所述第一熔接层中的所述玻璃粉与所述第二熔接层中的所述玻璃粉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熔接层中的所述导电介质与所述第二熔接层中的导电介质相同或不同。只要满足使用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为了避免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在熔接过程中发生变形,所述玻璃粉的熔融温度低于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所述第二玻璃件的软化温度。由此,玻璃粉熔融时,温度还未达到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的软化温度,则熔接过程中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不会发生变形。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完全熔融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所述第二玻璃件的软化温度。由此,熔接效果更佳,结合力更强,且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不会发生变形,获得的玻璃复合体的性能良好,外观平整、光滑、美观。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式“玻璃粉的熔融温度”是指玻璃粉熔融温度范围的下限温度,如玻璃粉的熔融温度范围为185-210摄氏度,则此处的熔融温度是指185摄氏度;“玻璃粉完全熔融的温度”是指玻璃粉达到完全熔融的最低温度;“玻璃粉的熔融温度低于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的软化温度”是指第一熔接层中的玻璃粉的熔融温度和第二熔接层中玻璃粉的熔融温度两者中的较高值小于第一玻璃件的软化温度和第二玻璃件的软化温度两者中的较低值,其他类似描述含义与此相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电介质包括锡和铟中的至少一种。由此,导电性较好,有利于提高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的通电后的发热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而且,在熔接过程中,锡和铟可以被氧化生成透明的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铟锡),获得的连接层具有较高的透过率,进而获得的玻璃复合体仍具有较高的透过率,不会因熔接而受到影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玻璃粉可以选自氧化硼硅类金属盐、铋酸盐和磷酸盐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氧化硼硅类金属盐中的主要成分包括高岭土、石灰石和sio2中的至少之一,所述铋酸盐中的主要成分包括bi2o3-b2o3-zno,所述磷酸盐中的主要成分包括b2o3-bao-p2o5。由此,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可以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实现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之间的熔接,而不会对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的性能产生影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所述第一熔接层或所述第二熔接层包括:将所述玻璃粉、所述导电介质和溶剂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所述导电浆料涂覆在所述第一玻璃件或所述第二玻璃件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得到浆料膜;将所述浆料膜烘干,得到所述第一熔接层或所述第二熔接层。由此,可以简单、方便的在任意需要的位置处形成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熔接后得到的玻璃复合体可以具有精细、复杂的形状和结构,使用功能范围更加广泛,特别是可以满足一些特殊情况的使用要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溶剂包括水和有机溶剂(例如乙醇、丙酮等)中的至少之一。由此,材料来源广泛,价格较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获得性能更佳的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在制备导电浆料时,将所述玻璃粉、所述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10):(5-10)(例如1:(5/6/7/8/9/10):(5/6/7/8/9/10))的比例混合。由此,获得的导电浆料成膜性较好,便于涂覆,可以获得厚度较薄、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均匀的第一熔接层或第二熔接层,且采用水作为溶剂,可以将玻璃粉和导电介质分散均匀,且无毒无害,成本较低,环境友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的厚度各自独立的为0.1-50微米,如0.1微米、5微米、10微米、15微米、20微米、25微米、30微米、35微米、40微米、45微米、50微米等。在该厚度范围内,既能够将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牢固的熔接在一起,且形成的连接层的厚度较薄,不会对获得的玻璃复合体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所述第一熔接层或所述第二熔接层之后,且在分别使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通电之前,还包括:利用酸和/或碱洗涤剂对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或所述第二玻璃件进行清洗;对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或所述第二玻璃件依次进行水洗和烘干。由此,利用酸和/或碱洗涤剂可以有效去除第一玻璃件、第二玻璃件、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表面上的油污杂质,水洗可以清洗表面残留溶液,从而获得表面洁净的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利于后续的熔接操作,提高结合力。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玻璃件、第二玻璃件、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表面的洁净度,在所述清洗之后,且在所述水洗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或所述第二玻璃件浸入氨水中并加热。由此,可以进一步去除第一玻璃件、第二玻璃件、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表面上的油污和杂质,达到高标准的洁净度,利于熔接步骤的进行,且获得的玻璃复合体性能较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氨水的浓度为5.6-18.3mol/l(如5.6mol/l、6mol/l、7mol/l、8mol/l、9mol/l、10mol/l、11mol/l、12mol/l、13mol/l、14mol/l、15mol/l、16mol/l、17mol/l、18mol/l、18.3mol/l等),所述加热的温度为70-100摄氏度(如70摄氏度、75摄氏度、80摄氏度、85摄氏度、90摄氏度、95摄氏度、100摄氏度等)。由此,能够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且反应条件比较温和。s300:于预定温度条件下,使所述第一熔接层远离所述第一玻璃件的表面和所述第二熔接层远离所述第二玻璃件的表面相接触,分别使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通电,以使得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熔融,所述预定温度低于所述玻璃粉的熔融温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中均含有导电介质,在给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通电后,其可以产生焦耳热,焦耳热可以使得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熔融,从而使得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熔接在一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预定温度下进行通电,可以明显提高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的导电性能,进一步提高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之间的结合强度。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温度可以为200-500摄氏度,如200摄氏度、250摄氏度、300摄氏度、350摄氏度、400摄氏度、450摄氏度、500摄氏度。由此,可以使得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具有较适宜的导电性能,发热效率较高,既能够节省能耗,又可以增加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的结合强度。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6,分别使所述第一熔接层11和所述第二熔接层21通电的可以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在所述第一熔接层11和/或所述第二熔接层21外沿的两端分别设置与所述第一熔接层11和/或所述第二熔接层21相接触的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然后将所述第一电极31和所述第二电极32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4,在所述第一熔接层11外沿的第一端设置与第一熔接层11相接触第一电极31,在第二熔接层21外沿的第二端设置与第二熔接层21相接触的第二电极32;然后将所述第一电极31和所述第二电极32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5,在所述第二熔接层21外沿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与第二熔接层21相接触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然后将所述第一电极31和所述第二电极32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图5中仅示出了其中一种情况,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熔接层外沿的两端的表面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6,在所述第一熔接层11和第二熔接层21的外沿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电极31和所述第二电极32,且所述第一电极31和所述第二电极32均与第一熔接层11和第二熔接层21接触;然后将所述和所述第二电极32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由此,可以构成回路,第一熔接层11和第二熔接层21中有电流流过,进而产生焦耳热使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熔融并结合。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分别使所述第一熔接层11和所述第二熔接层21通电可以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在所述第一熔接层11外沿的两端分别设置与所述第一熔接层11相接触的第三电极33和第四电极34;在所述第二熔接层21外沿的两端分别设置与所述第二熔接层21相接触的第五电极35和第六电极36;然后将所述第三电极33和所述第四电极34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同时将所述第五电极35和所述第六电极36分别与所述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由此,可以构成回路,第一熔接层11和第二熔接层21中有电流流过,进而产生焦耳热使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熔融并结合。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四电极、所述第五电极和所述第六电极各自独立的为钼电极或石墨电极。由此,导电性好,原料来源易得,成本较低,且不易粘附熔融后的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分别使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通电后,流经所述第一熔接层或所述第二熔接层的电流密度各自独立的为0.5-5a/dm2,例如0.5a/dm2、1a/dm2、1.5a/dm2、2a/dm2、2.5a/dm2、3a/dm2、3.5a/dm2、4a/dm2、4.5a/dm2、5a/dm2等。在该电流密度范围内,可以使得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的发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较高,更加节省能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使得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使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通电的同时,对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所述第二玻璃件进行加压处理。具体的,所述加压处理的压力为0.05-2mpa(如0.05mpa、0.1mpa、0.5mpa、1.0mpa、1.5mpa、2.0mpa等),加压时间为0.5-5小时(如0.5小时、1小时、1.5小时、2小时、2.5小时、3小时、3.5小时、4小时、4.5小时、5小时等)。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的结合强度,且有利于提高连接层的均匀性。s400:使熔融的所述第一熔接层和所述第二熔接层凝固,以形成连接层4(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凝固可以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具体的,通电使得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熔融后,停止通电,然后自然冷却至凝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熔融后且在凝固之前,可以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去除,由此,获得玻璃复合体外观平整、美观。发明人发现,上述方法只需要在需要结合的玻璃件的表面形成熔接层即可,可以适用于形状、结构复杂的玻璃件和体积和表面积较小的玻璃件的熔接,操作简单、方便,对设备要求低,第一熔接层和第二熔接层中含有导电介质可以提高导电性,从而提高通电后的发热效率,降低能耗,且熔接过程中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不会发生变形而影响使用性能和外观,同时熔接部位结合力较强。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复合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玻璃复合体包括:第一玻璃件;第二玻璃件;其中,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所述第二玻璃件是通过前面所述的方法熔接在一起的。由此,该玻璃复合体的透光率较高,外观平整光滑、美观好看,强度较佳,使用性能较佳,且能够实现较精细、复杂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广泛应用于显示装置、电子产品、终端设备等的壳体、盖板和车载玻璃等,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两个平板玻璃熔接在一起形成的玻璃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8,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玻璃复合体还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并不受限于图8所示的情况。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复合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可参照图8)包括第一玻璃件、第二玻璃件和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所述第二玻璃件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玻璃件和所述第二玻璃件,所述连接层中含有玻璃粉氧化物和导电介质的氧化物。该玻璃复合体中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结合牢固,透光率较高,外观平整光滑、美观好看,强度较佳,使用性能较佳,且通过连接层连接能够实现较精细、复杂的形状和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玻璃复合体中的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可以与前面所述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一致,在此不再过多赘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玻璃粉氧化物包括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氧化物、铋酸盐玻璃粉氧化物和磷酸盐玻璃粉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电介质包括铟和锡中的至少一种。由此,连接层与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的相容性高、浸润性好,进而与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之间的结合力大。另外,连接层中含有铟和锡中的至少一种的氧化物,可以通过电熔接的方式形成,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采用的描述方式“玻璃粉氧化物”是指玻璃粉中含有的氧化物,或者说是可以形成玻璃粉的氧化物,具体的,上述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氧化物、铋酸盐玻璃粉氧化物和磷酸盐玻璃粉氧化物分别是指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铋酸盐玻璃粉和磷酸盐玻璃粉中含有的氧化物,例如,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中的主要氧化物包括高岭土、石灰石和sio2中的至少之一,铋酸盐玻璃粉中的主要氧化物包括bi2o3-b2o3-zno,磷酸盐玻璃粉中的主要氧化物包括b2o3-bao-p2o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所述连接层的总质量,所述铟和/或锡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1%-63%,例如可以为30%、35%、40%、45%、50%、55%、60%等。由此,连接层可以方便地通过通电熔融的方法形成,导电性较好,既能快速有效地熔融形成连接层,还有利于降低能耗,节省成本。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玻璃复合体。由此,该显示装置的外观平整光滑、美观好看,透光率较高,强度良好,且显示效果较佳。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玻璃复合体可以为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板、后壳,也可以为彩膜基板或者阵列基板中的衬底,具体可参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显示装置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或者oled显示装置等;上述显示装置除了包括前面所述的玻璃复合体之外,还可以包括常规显示装置应该具备的结构,例如阵列基板、彩膜基板、电极等,在此不再过多赘述。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壳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终端设备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前面所述的玻璃复合体制备得到的。由此,该终端设备壳体外观平整光滑、美观好看,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强度较佳,耐摔、耐磨,且能够实现较精细、复杂的形状和结构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终端设备壳体由前面所述的玻璃复合体构成,且所述玻璃复合体中的第一玻璃件为平板玻璃件,所述玻璃复合体中的第二玻璃件为框形玻璃件,所述框形玻璃件设置在所述平板玻璃件的外周沿上。由此,可以实现立体结构的玻璃壳体,并可以根据需要获得各种复杂的2.5d(二维)结构、3d(三维)结构和异形结构等,且该壳体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克服了玻璃因其脆性而导致的不易加工成复杂形状的问题,且该壳体可以有效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克服了金属壳体信号屏蔽的问题,同时能够赋予电子产品更美观和多样性的外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平板玻璃件和所述框形玻璃件相连接的位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各自独立的为平面、曲面或平面和曲面的结合。具体的,可以在将平板玻璃件和框形玻璃件复合后,对其外表面的相应位置进行加工,进而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任意形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先将框形玻璃件加工成预定形状,然后将框形玻璃件和平板玻璃件电熔接,以获得各种复杂形状的终端设备壳体。具体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终端设备壳体中平板玻璃件100和框形玻璃件200相连接的位置可以为内直角结构(图9中a)、内阶梯结构(图9中b)、外表面曲面结构(图9中c)或内表面、内表面为向外侧凸起的曲面结构(图9中f),框形玻璃件内表面可以为逐渐向内倾斜结构(图9中d)、逐渐向外倾斜结构(图9中e)或向内侧凸起的曲面结构(图9中g)。由此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形状,方便与内部元器件组装,或者可以实现特殊的光影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壳体的具体尺寸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终端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装置或者前面所述的终端设备壳体。发明人发现,该终端设备美观好看,强度较佳,可实现全玻璃的外观,使用性能较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vr(虚拟现实)设备、ar(增强现实)设备、可穿戴设备和游戏机中的至少一种。由此,应用范围较广,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设备除了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装置之外,还可以包括常规终端设备应该具备的结构,例如cpu、连接电路、封装结构等,在此不再过多赘述。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1将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含有铟和锡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0.1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3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将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浸入氨水中并加热,氨水的浓度为5.6mol/l,加热的温度为70摄氏度,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5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1a/dm2,同时以0.4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2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1,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a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1样品加载(n)压强(mpa)115.690.52224.020.8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100cm时破裂实施例2将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含有铟和锡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10:10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0.1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3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将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浸入氨水中并加热,氨水的浓度为18.3mol/l,加热的温度为100摄氏度,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5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1a/dm2,同时以0.4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2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2,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a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2样品加载(n)压强(mpa)117.210.57216.320.54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120cm时破裂实施例3将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含有铟和锡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6:8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0.1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3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将第一玻璃件和第二玻璃件浸入氨水中并加热,氨水的浓度为10mol/l,加热的温度为80摄氏度,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5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1a/dm2,同时以0.4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2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3,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b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3样品加载(n)压强(mpa)119.640.65215.930.53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90cm时破裂实施例4将铋酸盐系玻璃粉、含有锡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5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0.5a/dm2,同时以0.4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2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4,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a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4样品加载(n)压强(mpa)116.970.57218.760.63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100cm时破裂实施例5将铋酸盐系玻璃粉、含有铟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5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5a/dm2,同时以0.4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2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5,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b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5样品加载(n)压强(mpa)118.330.61215.270.51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90cm时破裂实施例6将磷酸盐系玻璃粉、含有锡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2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2a/dm2,同时以1.5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3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6,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b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6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120cm时破裂实施例7将磷酸盐系玻璃粉、含有铟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4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2a/dm2,同时以1.5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3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7,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a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7样品加载(n)压强(mpa)115.640.52217.460.58实施例8将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含有锡和铟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5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2a/dm2,同时以0.05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3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8,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a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8样品加载(n)压强(mpa)118.610.62216.940.56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100cm时破裂实施例9将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含有铟和锡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5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1a/dm2,同时以2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2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9,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a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9样品加载(n)压强(mpa)115.730.52217.830.59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90cm时破裂实施例10将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含有铟和锡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5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2a/dm2,同时以2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0.5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10,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b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10样品加载(n)压强(mpa)114.220.47216.360.55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120cm时破裂实施例11将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含有铟和锡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将导电浆料分别涂覆在两个12×24×1mm玻璃片长度的一端(涂覆长度为6mm)并烘干得到熔接层,其中第一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第二熔接层厚度为20微米。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的玻璃片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水洗和烘干,接着,将两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相对设置,并在熔接层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5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1a/dm2,同时以0.4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5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0,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断裂时的加载负荷见表11,玻璃复合体断裂位置见图8箭头a所示位置。下跨距12mm,加载速度10mm/min,加载面积5mm×6mm,压强为加载力与加载面积的商。表11样品加载(n)压强(mpa)117.170.57219.420.65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110cm时破裂实施例12三层玻璃之间的电熔合。将氧化硼硅类金属盐玻璃粉、含有铟和锡的导电介质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5:5的比例混合,得到导电浆料。如图11所示,将所配置的导电浆料采用喷涂的方式涂覆于三个12×24×1mm的玻璃片表面(涂覆长度为6mm),其中中间层玻璃10上下表面各涂一层,而后对涂覆好导电浆料的玻璃进行烘干得到第一熔接层11、第二熔接层21、第三熔接层12和第四熔接层31,其中第一熔接层11厚度为20微米,第二熔接层21厚度为20微米,第三熔接层12厚度为20微米,第四熔接层31的厚度为10微米。并采用乙醇和丙酮对形成有熔接层得玻璃片进行清洗,再进行水洗并烘干,接着,将三个玻璃片上的熔接层两两相对放置,并将玻璃10两个表面的熔接层接入第一电极,玻璃20和30表面的熔接层接入第二电极。将第一和第二电极与电源相连,将玻璃片加热至500摄氏度,然后开通电源使得熔接层通电,通电电流密度为2a/dm2,同时以0.4mpa的压力给两个玻璃片加压2小时。待熔接层熔融后撤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使得熔接层凝固,并将得到的产品进行化学强化,得到玻璃复合体,在玻璃10和玻璃20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层,在玻璃10和30之间形成第二连接层。对上述得到的玻璃复合体进行拉伸强度测试(测试示意图参见图12,进行两次平行实验),玻璃复合体加载负荷见表12,样品1和2皆未出现断裂现象。表12样品加载(n)11452161落球测试条件:32g钢球从50cm高度开始跌落,循环打1个点(中心点),逐渐增加高度,60cm,70cm,80cm,90cm,……直到玻璃破裂。结果如下:120cm时破裂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