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及使用其为陶瓷内衬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9872发布日期:2019-01-22 18:42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3d打印陶瓷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制备碳化硅陶瓷快速成型的方法有:分层实体制造(简称lom);熔化沉积造型(简称fdm);形状沉积成型(简称sdm);立体光刻(简称sla);选区激光烧结(简称sls);喷墨打印法(简称ijm)。黄小婷以莰烯、碳化硅、粘结剂、分散剂制备了有一定固含量的陶瓷料浆,采用3d技术制备了陶瓷坯体(参见《3d打印碳化硅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第十九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16:1),专利cn108409330a中,对碳化硅粉体包覆聚碳硅烷和二氧化硅粉的混合物得到包覆粉,以低浓度聚碳硅烷溶液为“墨水”,采用直接三维打印成型机成型打印粉得到陶瓷生坯,再进行高温烧结得到碳化硅陶瓷。专利cn105601830a公开了以超支化聚碳硅烷为主要成分,还包括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添加剂的光固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并用于3d打印。专利cn104559196a公开了一种无色透明的光固化3d打印材料,该打印材料包括含乙烯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含硅氢键的有机聚硅氧烷、光引发剂、增强填料、助剂。专利cn102516866a公开一种紫外光固化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光固化树脂40~60%;光固化稀释剂25~45%;光引发剂2~10%;紫外光存储稳定剂0~0.8%;纳米填料0.5~30%;流平剂0.2~1%。至今,3d打印陶瓷的制备,按照的原料的状态可分为液态和固态两种。固态3d打印陶瓷原料为陶瓷粉体和某种粘结剂所组成的混合物,其原理是粘结剂在热解过程中包覆或者黏连陶瓷粉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陶瓷,然而陶瓷粉末和粘结剂本就是两种不同物种,其组成和性质不同,难以形成组成均匀的陶瓷。液态3d打印陶瓷原料可分为陶瓷浆料和溶液共混物两种,3d打印陶瓷原料为浆料时,为了保证浆料稳定均一性需要添加稳定剂等,稳定剂等的添加会造成陶瓷孔隙,对陶瓷性能不利。3d打印陶瓷原料为液态共混物时,其密度不高于0.5g/cm3,碳化硅陶瓷密度为2.4~3.2g/cm3,想要通过液态原料制备出致密的碳化硅陶瓷,线收缩率高,很难保证成品率。液态3d打印陶瓷原料中的光固化引发剂,稳定剂等,虽然在3d打印成型时,至关重要,比如光固化引发剂提供了光固化性能等,但是在成型后的热解制备陶瓷过程中,光固化引发剂,稳定剂等的添加剂均分解,同样造成孔隙和质量损失,对陶瓷的性能有不利影响,甚至造成陶瓷的开裂破碎。综合以上所述,碳化硅陶瓷直接快速成型工艺尚未成熟。专利cn105085925a公开了一种可热固化交联的聚碳硅烷的合成方法,制备的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具备良好的热固化特性,固化产物具有78%左右的陶瓷产率,成为高陶瓷产率先驱体的新一员。至今,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应用尚待开发,应用到3d打印碳化硅陶瓷技术未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将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在溶剂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后加入3d打印机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一段时间,由喷头喷涂出热溶液至具有一定温度的载体上,随着溶剂挥发,形成一层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再以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为新载体,进行下一次喷涂,重复喷涂,逐层累积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形成预制体。将预制体放入热处理设备中,先后进行脱除溶剂和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交联固化处理。再放入热解炉中,氩气条件下,1110℃进行热解后,得到3d打印碳化硅陶瓷。该制备方法简单,单一原料,线收缩率不高于10%,制备的成品率高,制备的产物密度为2.22~2.4g/cm3,制备的产物纯度高。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和溶剂分别按照质量百分比30~60wt%和70℃~40wt%混匀配成溶液;(2)将溶液加入3d打印机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一段时间后,由喷头喷出溶液至具有一定温度的载体上,随着溶液中溶剂的挥发,溶液变为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再以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为载体进行下一次喷涂,逐层累积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形成3d打印碳化硅陶瓷的预制体;(3)将预制体转移至热处理装置中,氩气气氛中,对预制体进行热处理,包括溶剂的脱除和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自身的交联固化,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预制体;(4)将具有一定强度的预制体放入热解炉中,氩气气氛中,对其进行热解,冷却到室温,得到3d打印陶瓷器件。所述步骤(1)中,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具体过程如下:将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和溶剂分别按照质量百分比30~60wt%和70℃~40wt%混匀配成溶液;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合成:聚碳硅烷和乙烯基硅烷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得,分子量1700~3000。作为优选,所述的聚碳硅烷由聚二甲基硅烷高温裂解重排得到的,软化点200~300℃,分子量1500~2800。作为优选,所述的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pvcs)仅含有硅、碳、氢三种元素。作为优选,所述的乙烯基硅烷为二甲基二乙烯硅烷、四丙烯基硅烷、四乙烯基硅烷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的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制备方法:将聚碳硅烷溶于二甲苯中与二甲基二乙烯基硅烷按质量比1∶1,置于高压釜中,加入铂催化剂,抽真空置换高纯氮气,加压力至12.5mpa;再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加热升温至110℃反应30h;冷却,减压蒸馏,得产物pvcs。pvcs在氮气气氛中处理到400℃,可实现完全交联固化,凝胶含量达到100%,交联固化后,1110℃热解过程中,向碳化硅陶瓷转时不发生发泡、流动等现象,只发生体积收缩现象,最终得到致密的碳化硅陶瓷,陶瓷产率高达78%。所述步骤(2)中,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具体过程如下:将溶液加入3d打印机中,对溶液进行加热,恒温一段时间后,由喷头喷涂热溶液至具有一定温度的载体上,随着溶液中溶剂的挥发,溶液变为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再以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为新载体进行下一次喷涂,逐层累积后形成3d打印碳化硅陶瓷的预制体;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溶液的恒温温度为70℃~130℃;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溶液的恒温时间为10~30min;作为优选,所述的载体为具有一定强度可支撑预制体重量的,易于与预制体剥离的平板,如玻璃平板;所述步骤(3)中,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具体过程如下:将预制体转移至热处理装置中,氩气气氛中,对预制体进行热处理,包括溶剂的脱除和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自身的交联固化,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预制体;所述步骤(4)中,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具体过程如下:具体过程如下:将步骤(3)处理后的预制体在氩气气氛下,以1℃/min~3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100℃~1200℃,保温0.5h~5h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化硅陶瓷。本发明以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pvcs)的溶液为原料,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首先将热固化特性聚碳硅烷在溶剂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并加入3d打印机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一段时间,由喷头喷涂出热溶液至具有一定温度的载体上,随着溶剂的挥发,形成一层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再以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为载体,进行下一次喷涂,逐层累积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形成3d打印碳化硅陶瓷的预制体。将预制体放入热处理设备中,先后进行脱除溶剂和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交联固化处理。再放入热解炉中,氩气条件下,1110℃进行热解后,得到3d打印碳化硅陶瓷。一种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其使用上述方法制得。一种三旋单管陶瓷内衬,其特征在于:其使用上述所述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制得。一种陶瓷管道,其特征在于:其使用上述所述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制得。本发明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应用之一:三旋单管陶瓷内衬,应用于炼油催化裂化装置领域,由于三旋单管采用了高温耐磨碳化硅内衬,在500~700℃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大于10微米颗粒基本除尽,单管处理量是常规三旋单管的1.5倍以上,使用寿命是常规三旋单管的3倍以上,减少了设备更换周期。本发明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应用之二:陶瓷管道,具有高硬度、高耐腐蚀性以及强度大、抗冲击的优良的性能,应用于选矿装置中矿砂的运输。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1)本发明利用热固化特聚碳硅烷的热固化性能,不引入光固化相关的添加剂,即可完成碳化硅的3d打印制备。(2)本发明拓展了热固化特聚碳硅烷的应用领域。(3)本发明制备的碳化硅陶瓷线收缩率低,成品率高。(4)本发明3d打印制备的陶瓷,应用于三旋单管作为内衬,使三旋单管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高温耐磨性能。(5)本发明3d打印制备的的陶瓷,应用于硅陶瓷管道,硅陶瓷管道具有高硬度、高耐腐蚀性以及强度大、抗冲击的优良的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实施例1:一种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的制备过程如下:步骤一: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制备,:将聚碳硅烷(市售,分子量2800,软化点300℃)溶于二甲苯中与四乙烯基硅烷(市售)按质量比1∶1,置于高压釜中,加入铂催化剂,抽真空置换高纯氮气,加压力至12.5mpa;再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加热升温至110℃反应30h;冷却,减压蒸馏,得固态产物pvcs。经表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分子量为3150,pvcs在氮气气氛中处理到400℃,可实现完全交联固化,凝胶含量达到100%,交联固化后的聚碳硅烷在1100~1200℃热解过中,向碳化硅陶瓷转时不发生发泡、流动等现象,只发生体积收缩现象,最终得到致密的碳化硅陶瓷,陶瓷产率达80%。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备的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与二甲苯按照质量比3∶7配制溶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加入3d打印机中,对溶液进行加热至100℃,保温10min后,由喷头喷出热溶液至100℃的载体上,喷头距离载体1mm,随着溶剂的挥发,载体上形成一层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同样方式,在刚形成的固态聚碳硅烷上再进行喷涂热溶剂,形成新的一层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重复喷涂热溶剂,逐层累积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后,形成碳化硅陶瓷预制体;步骤三:将预制体转移至热处理装置中,氩气气氛中,以3℃/min升温至130℃,处理6h,完全脱除溶剂后,继续以3℃/min升温至195℃,保温1h,再继续以3℃/min升温至400℃,保温1h,实现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交联固化,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预制体,凝胶含量100%;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预制体放入热解炉中,氩气气氛中,以2℃/min升温至1100℃,保温1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3d打印碳化硅陶瓷,体积密度2.4g/em3实施例2:一种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的制备过程如下:步骤一: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制备,参考(顾喜双,宋永才.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合成及性能[j].有机硅材料,2015,29(6):462-468.):将聚碳硅烷(市售,分子量1500,软化点200℃)溶于二甲苯中与四丙烯基硅烷(市售)按质量比1∶1,置于高压釜中,加入铂催化剂,抽真空置换高纯氮气,加压力至12.5mpa;再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加热升温至110℃反应30h;冷却,减压蒸馏,得固态产物pvcs。经表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分子量为1726,在氮气气氛中处理到400℃,可实现完全交联固化,凝胶含量100%.交联固化后的聚碳硅烷在1100~1200℃热解过中,向碳化硅陶瓷转时不发生发泡、流动等现象,只发生体积收缩现象,最终得到致密的碳化硅陶瓷,陶瓷产率高达78%。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备的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与甲苯按照质量比6∶4配制溶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加入3d打印机中,加热溶液至130℃,保温10min后,由喷头喷出热溶液至130℃的载体上,喷头距离载体0.8mm,随着溶剂的挥发,载体上形成一层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接着,在刚形成的固态聚碳硅烷上再进行喷涂热溶剂,形成新的一层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重复喷涂热溶剂,逐层累积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后,形成碳化硅陶瓷预制体;步骤三:将预制体转移至热处理装置中,氩气气氛中,以6℃/min升温至135℃,处理5h,完全脱除溶剂后,继续以6℃/min升温至255℃,保温1h,再继续以6℃/min升温至400℃,保温1h,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预制体,凝胶含量100%;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预制体放入热解炉中,氩气气氛中,以6℃/min升温至1100℃,保温1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3d打印碳化硅陶瓷,线收缩率10%,体积密度2.3g/cm3实施例3:一种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的制备过程如下:步骤一: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备的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与环己烷按照质量比6∶4配制溶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加入3d打印机中,加热溶液至70℃,保温10min后,由喷头喷出热溶液至70℃的载体上,喷头距离载体0.8mm,随着溶剂的挥发,载体上形成一层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接着,在刚形成的固态聚碳硅烷上再进行喷涂热溶剂,形成新的一层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重复喷涂热溶剂,逐层累积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后,形成碳化硅陶瓷预制体;步骤三:将预制体转移至热处理装置中,氩气气氛中,以6℃/min升温至135℃,处理5h,完全脱除溶剂后,继续以6℃/min升温至255℃,保温1h,再继续以6℃/min升温至400℃,保温1h,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预制体,凝胶含量100%;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预制体放入热解炉中,氩气气氛中,以6℃/min升温至1100℃,保温1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3d打印碳化硅陶瓷,线收缩率10%,体积密度2.4g/cm3对比例1:一种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的制备过程如下:步骤一:聚碳硅烷(分子量1900,.软化点260℃)与二甲苯按照质量比6∶4配制溶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加入3d打印机中,加热溶液至130℃,保温10min后,由喷头喷出热溶液至130℃的载体上,喷头距离载体0.8mm,随着溶剂的挥发,载体上形成一层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保持喷头与新载体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的距离仍为0.8mm,在刚形成的固态聚碳硅烷上再进行喷涂热溶剂,形成新的一层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重复喷涂操作,逐层累积固态可热固化交联聚碳硅烷后,形成碳化硅陶瓷预制体;步骤三:将预制体小心转移至热处理装置中,氩气气氛中,以6℃/min升温至135℃,处理5h,完全脱除溶剂后,继续以6℃/min升温至255℃,保温1h,再继续以6℃/min升温至400℃,保温1h,冷却至室温,预制体已经融化坍塌没有了3d打印的形貌,凝胶含量0%。实施例4:本发明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应用之一:本发明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应用之一:三旋单管陶瓷内衬,应用于炼油催化裂化装置领域,由于三旋单管采用了高温耐磨碳化硅内衬,在500~700℃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大于10微米颗粒基本除尽,单管处理量是常规三旋单管的1.5倍以上,使用寿命是常规三旋单管的3倍以上,减少了设备更换周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实施例5:本发明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应用之二:本发明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应用之二:碳化硅陶瓷管道,应用于磷矿石矿浆管道,用于选矿装置中矿砂的运输,碳化硅管道具有高硬度、高耐腐蚀性以及强度大、抗冲击的优良的性能。使用时间跟换周期聚乙烯管道2h300次/月钢管道40h15次/月陶瓷管道600h1次/月表1磷矿石矿浆管道的使用时间和更换周期由表1可见,碳化硅陶瓷管道的使用时间是聚乙烯管道的30倍,是钢管道的15倍,更换周期一个月一次。本发明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具有的高硬度、高耐腐蚀性以及强度大、抗冲击等特性,在磷矿石矿浆管道方面具有应用价值。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