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状钴酸锌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5504发布日期:2019-04-17 05:31阅读:1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片状钴酸锌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包覆四氧化三铁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保性能好等优点,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人们在不断探索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新型电极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比石墨更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更强的循环稳定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钴酸锌(znco2o4)由于其资源丰富、电化学活性较高、热稳定性好、高理论比容量(975.2mahg-1)等优点成为目前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但是,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钴酸锌电极材料存在电导率低、容量衰减快、电极粉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二维纳米片结构的钴酸锌电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结构不仅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便于锂离子的传输,而且还可以缓解充电/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受益于这种纳米结构,钴酸锌电极材料具有高充放电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钴酸锌电极材料电导率低、容量衰减快、电极粉化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状钴酸锌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

所述的片状钴酸锌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片状钴酸锌厚度为200-300nm,由纳米颗粒组成,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30nm。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

一种片状钴酸锌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将硝酸钴、硝酸锌、对苯二甲酸和pvp溶解于dmf中,搅拌,形成均匀溶液;其中硝酸钴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02-0.08mol/l,硝酸锌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01-0.04mol/l,对苯二甲酸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20mol/l,加入pvp的浓度为12.5mg/ml;

(2)将步骤(1)得到的均匀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密封,160-200℃反应3-24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经离心分离出固体,洗涤,干燥,得到前驱物;

(3)将步骤(2)得到的前驱物在空气氛围中煅烧,400-600℃煅烧1-8h,冷却至室温即得片状钴酸锌。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硝酸钴选自六水合硝酸钴,硝酸锌选自六水合硝酸锌。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硝酸钴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05mol/l,硝酸锌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025mol/l,对苯二甲酸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125mol/l。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pvp的浓度为12.5mg/ml。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均匀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密封,180℃反应18h。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2h。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易行,产物纯度高,适用于制备高质量电极材料。

(2)本发明所制备的钴酸锌纳米片厚度均匀,由纳米颗粒组成,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便于锂离子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片状钴酸锌电极材料的扫描显微镜(sem)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片状钴酸锌电极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片状钴酸锌电极材料的循环寿命曲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片状钴酸锌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1mmol硝酸锌、2mmol硝酸钴、5mmol对苯二甲酸和0.5gpvp混合溶解于40ml的dmf中,搅拌30min得均匀溶液,将上述均匀溶液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密封,在180℃的条件下保温反应18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用dmf洗涤3次,8000r/min离心5min得固体。将得到的固体60℃真空干燥,得前驱物。将得到的前驱物在空气氛围中500℃煅烧2h,升温速率为5℃/min,即得片状钴酸锌材料。

图1为本实施例制备的钴酸锌电极材料的扫描显微镜(sem)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成的钴酸锌呈片状结构,厚度分布均匀,约为1um;x射线衍射图(图2)证明了所合成的钴酸锌为纯相。

实施例2

将0.4mmol硝酸锌、0.8mmol硝酸钴、2mmol对苯二甲酸和0.5gpvp混合溶解于40ml的dmf中,搅拌30min得均匀溶液,将上述均匀溶液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密封,在170℃条件下保温反应24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用dmf洗涤3次,6000r/min离心5min得固体。将得到的固体60℃真空干燥,得前驱物。将得到的前驱物在空气氛围中400℃煅烧8h,升温速率为5℃/min,即得片状钴酸锌材料。

实施例3

将1.6mmol硝酸锌、3.2mmol硝酸钴、8mmol对苯二甲酸和0.5gpvp混合溶解于40ml的dmf中,搅拌30min得均匀溶液,将上述均匀溶液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密封,在200℃条件下保温反应3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用dmf洗涤3次,7000r/min离心10min得固体。将得到的固体60℃真空干燥,得前驱物。将得到的前驱物在空气氛围中600℃煅烧1h,升温速率为5℃/min,即得片状钴酸锌材料。

实施例4

将1.2mmol硝酸锌、2.4mmol硝酸钴、6mmol对苯二甲酸和0.5gpvp混合溶解于40ml的dmf中,搅拌30min得均匀溶液,将上述均匀溶液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密封,在190℃条件下保温反应12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用dmf洗涤3次,8000r/min离心10min得固体。将得到的固体60℃真空干燥,得前驱物。将得到的前驱物在空气氛围中500℃煅烧4h,升温速率为5℃/min,即得片状钴酸锌材料。

本发明制备的钴酸锌电极材料的性能评价方式:将本发明制备的钴酸锌、super-p导电炭黑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别按照8:1:1的比例充分研磨混匀,其中炭黑为导电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结剂,加入去离子水并调成均匀浆料,涂覆cu箔上,烘干,压实。在高纯氩气(纯度大于99.99%)气氛的手套箱中组装成2025型扣式电池(h2o含量小于1ppm,o2含量小于3ppm),其中金属锂片作为负极。

对钴酸锌材料制备的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钴酸锌电极材料在400ma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曲线,从图中可发现,其首次放电比容量约为1143.0mahg-1,首次充电比容量约为926.8mahg-1;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化后,容量保持稳定,60周循环后放电比容量高达1091.0mahg-1,且每次循环的库伦效率均大于99%。经过100周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154.0mahg-1,表明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倍率性能,分别测试了200-3200mag-1电流密度条件下,材料的比容量变化规律。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钴酸锌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图。由图4可看出,在电流密度200-800mag-1范围内,其比容量均保持较高值,当电流密度增大到1600mag-1时,比容量稍微下降,放电比容量为741.0mahg-1,继续恢复电流密度到200mag-1,其放电比容量又会迅速增加到844.7mahg-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