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3243发布日期:2019-01-14 18:09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包括焦化、化工、石化、印染、造纸、医药、农药、垃圾渗滤液等难降解含氮有机废水在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氨氮及大部分有机物虽能得到有效去除,但废水中仍含有一定浓度的难降解有机物、硝态氮、有机氮和氨氮,二级生化出水可生化性极差,需要通过深度处理才能达到排放和回用要求。

生物滤料作为生物膜的载体,滤料的选择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技术成功与否关键之一,它决定了废水处理系统能否高效运行。现有的滤料存在cod与nh3-n去除率低、抗压强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包括:

钴渣陶粒55~65重量份;

造孔剂4~6重量份;

助熔剂12~16重量份;

feso45~8重量份;

sio27~17重量份。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中,所述助熔剂采用氢氧化钙。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中,所述造孔剂采用碳酸氢钠、木屑或其组合。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中,所述生物滤料的外径在4~8mm。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中,包括钴渣陶粒60重量份、碳酸氢钠4.7重量份、氢氧化钙14.5重量份、feso45重量份和sio215重量份。

相应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钴渣陶粒55~65重量份、造孔剂4~6重量份、助熔剂12~16重量份、feso45~8重量份、sio27~17重量份预混合获得粉料,加入水进一步地混合;

(2)、采用半干压法成型,获得直径在4~8mm的小球;

(3)、在50~70℃条件下干燥1~4小时,然后升温至90~120℃条件干燥1~4小时;

(4)、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烧结,然后自然冷却。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的制备方法中,混合料中粉料的质量比为90%~95%。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的制备方法中,半干压法成型的压力为8~10mpa。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的制备方法中,烧结条件满足:先以50℃/min升温至400℃并保持10min,再以20℃/min升温至600℃并保持10min,再以50℃/min升温至1140℃并保持60min。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钴渣陶粒的生物滤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助熔剂采用氢氧化钙;所述造孔剂采用碳酸氢钠、木屑或其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获得的生物滤料颗粒对tn、tp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64.3%、97.4%和97.1%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原料:钴渣陶粒60重量份、碳酸氢钠4.7重量份、氢氧化钙14.5重量份、feso45重量份、sio215重量份。

将钴渣陶粒、碳酸氢钠、氢氧化钙、feso4和sio2预混合获得粉料,加入水进一步地混合,混合料中粉料的质量比为90%。采用半干压法成型,成型的压力为10mpa左右,获得直径在5mm左右的小球;在60℃条件下干燥2小时,然后升温至120℃左右条件干燥2小时;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烧结,先以50℃/min升温至400℃并保持10min,再以20℃/min升温至600℃并保持10min,再以50℃/min升温至1140℃并保持60min,然后自然冷却。

所获得的陶粒滤料酸可溶率在0.195%,孔隙率在62.1%,堆积密度在0.673g/cm3,通过显微镜观察可发现陶粒内部存在分布均匀且相互连通的气孔,适合微生物的附着。

将制备的复合生物滤料投入到曝气充氧实验装置中,滤料填充高度约为50cm。注入废水,再加入活性污泥,污泥浓度控制在1700mg/l左右。开启气泵,调节气体流量使溶解氧(do)为3mg/l左右,待滤料表面生物膜成熟,tn、tp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64.3%、97.4%和97.1%左右。

实施例2

原料:钴渣陶粒55重量份、碳酸氢钠5重量份、氢氧化钙14.5重量份、feso45重量份、sio217重量份。

将钴渣陶粒、碳酸氢钠、氢氧化钙、feso4和sio2预混合获得粉料,加入水进一步地混合,混合料中粉料的质量比为90%。采用半干压法成型,成型的压力为10mpa左右,获得直径在5mm左右的小球;在60℃条件下干燥2小时,然后升温至120℃左右条件干燥2小时;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烧结,先以50℃/min升温至400℃并保持10min,再以20℃/min升温至600℃并保持10min,再以50℃/min升温至1140℃并保持60min,然后自然冷却。

所获得的陶粒滤料酸可溶率在0.205%,孔隙率在58.2%,堆积密度在0.614g/cm3,通过显微镜观察可发现陶粒内部存在分布均匀且相互连通的气孔,适合微生物的附着。

将制备的复合生物滤料投入到曝气充氧实验装置中,滤料填充高度约为50cm。注入废水,再加入活性污泥,污泥浓度控制在1700mg/l左右。开启气泵,调节气体流量使溶解氧(do)为3mg/l左右,待滤料表面生物膜成熟,tn、tp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62.6%、94.8%和96.3%左右。

实施例3

原料:钴渣陶粒65重量份、碳酸氢钠4.7重量份、氢氧化钙12重量份、feso48重量份、sio28重量份。

将钴渣陶粒、碳酸氢钠、氢氧化钙、feso4和sio2预混合获得粉料,加入水进一步地混合,混合料中粉料的质量比为90%。采用半干压法成型,成型的压力为10mpa左右,获得直径在5mm左右的小球;在60℃条件下干燥2小时,然后升温至120℃左右条件干燥2小时;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烧结,先以50℃/min升温至400℃并保持10min,再以20℃/min升温至600℃并保持10min,再以50℃/min升温至1140℃并保持60min,然后自然冷却。

所获得的陶粒滤料酸可溶率在0.21%,孔隙率在59.3%,堆积密度在0.624g/cm3,通过显微镜观察可发现陶粒内部存在分布均匀且相互连通的气孔,适合微生物的附着。

将制备的复合生物滤料投入到曝气充氧实验装置中,滤料填充高度约为50cm。注入废水,再加入活性污泥,污泥浓度控制在1700mg/l左右。开启气泵,调节气体流量使溶解氧(do)为3mg/l左右,待滤料表面生物膜成熟,tn、tp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61.8%、95.7%和96.3%左右。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