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6288发布日期:2018-12-14 22:3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玻璃板的物理钢化技术领域,玻璃板在钢化设备的输送辊道上先后被输送至上片台、加热炉、钢化冷却段和下片台完成钢化处理。现有的玻璃钢化设备的输送辊道输送机构通常采用链条、O型带,活络带,同步带等作为传动机构。上述传动方式存在下列缺点:

1、结构设计、安装调试相对麻烦,需要大量计算传动比、安装中心距等参数,调整频繁;

2、传动效率低,零部件易磨损,在交变载荷的工况下使用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3、使用可靠性低,后期维护工作量大,例如:需要人工定期检查皮带或链条的张紧力,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带轮或链轮的中心距,以保证输送辊道之间的同步传动;如果检查不及时,皮带或链条在传动过程中打滑甚至断裂,则非常容易出现辊道划伤玻璃板表面的现象,尤其是在玻璃板加热过程中,当玻璃板处于软化状态时,如果辊道传动不平稳,例如出现辊道打滑、转动不同步、明显振动等现象,将会对钢化玻璃的成品质量造成极为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替代了玻璃板钢化炉上常用的链条、O型带,活络带,同步带等传动机构,而采用相互耦合的主动磁力轮和被动磁力轮以无接触的方式实现动力的传递,消除了常规机械传动造成的摩擦,可靠性高,能够适用于交变载荷工况下的传动,而且一次安装好后基本不用维护,使用寿命长,显著降低了后期的设备维护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辊道和主传动系统,所述主传动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机架两侧、沿输送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主动磁力轮和多个第二主动磁力轮,以及驱动所述第一主动磁力轮和第二主动磁力轮同步转动的驱动系统,所述输送辊道的输送辊一端安装有第一被动磁力轮,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被动磁力轮,第一主动磁力轮和第一被动磁力轮耦合传动,第二主动磁力轮和第二被动磁力轮耦合传动,从而带动输送辊道的运行;所述第一主动磁力轮设置在相耦合的第一被动磁力轮的上方或下方,并且两者的轴线互相平行;所述第二主动磁力轮设置在相耦合的第二被动磁力轮的上方或下方,并且两者的轴线互相平行。

作为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的优选,耦合传动的主动磁力轮和被动磁力轮之间的间距为0.01mm至2mm。

作为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的优选,所述第一主动磁力轮和第一被动磁力轮的磁极数相同;所述第二主动磁力轮和第二被动磁力轮的磁极数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动磁力轮、第一被动磁力轮、第二主动磁力轮、第二被动磁力轮的磁极数为5~50。

作为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的优选,耦合传动的第一主动磁力轮和第一被动磁力轮在各自轴向上的中心面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耦合传动的第二主动磁力轮和第二被动磁力轮在各自轴向上的中心面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作为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的优选,耦合传动的第一主动磁力轮和第一被动磁力轮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耦合传动的第二主动磁力轮和第二被动磁力轮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作为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的优选,所述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与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分别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机架两侧的第一主动磁力轮和第二主动磁力轮转动。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为链传动机构或带传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为链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轴端的主动链轮,以及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主动磁力轮或第二主动磁力轮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的多个被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通过链条啮合传动;所述链条设置在被动链轮的下方并通过托板顶靠在被动链轮上。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轴端的主动带轮,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磁力轮或第二主动磁力轮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的多个被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通过环形带啮合传动;所述环形带设置在被动带轮的下方并通过托板顶靠在被动带轮上。

进一步,所述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架两侧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上分别设置有多个主动锥齿轮,第一主动磁力轮和第二主动磁力轮的一侧同轴安装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被动锥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并通过传动机构或者直接驱动第一主动轴和第二主动轴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输送辊道为陶瓷辊道或钢制绕绳辊道。

工作原理:

输送辊道的每根输送辊两端分别设置被动磁力轮,在机架上等距安装与所述的被动磁力轮一一对应的主动磁力轮,机架两侧的主动磁力轮又由一套驱动机构驱动同步转动,在主动磁力轮转动的同时,由主动磁力轮切割被动磁力轮的磁力线,产生磁感应力,以无接触的方式传递动力,从而,使得主动磁力轮转动时带动输送辊端部的被动磁力轮转动,进而驱动输送辊道转动。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替代了玻璃板钢化炉上常用的链条、O型带,活络带,同步带等传动机构,而采用相互耦合的主动磁力轮和被动磁力轮以无接触的方式实现动力的传递,具有以下优点:

1、消除了常规机械传动造成的摩擦和振动,传动可靠性高,能够适用于交变载荷工况下的传动,而且一次安装好后基本不用维护,使用寿命长,显著降低了后期的设备维护成本。

2、传动平稳、无噪音、并且同步性非常好,避免了输送辊道划伤玻璃板的现象,提高了钢化玻璃的成品质量。

3、实现了柔性传动;当输送辊道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机械卡死时,主动磁力轮能够继续转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整个传动系统,避免更大损失;特别地,作为加热炉内输送辊道(陶瓷辊道)的传动系统,当发生玻璃板粘连陶瓷辊道时,可以用来保护陶瓷辊道不被损坏

4、输送辊道采用双侧动力传动,相对于单侧动力传动更加平稳、可靠,结构设计也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主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6是图4中左上角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主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架,2、输送辊道,3、主传动系统,4、第一主动磁力轮,5、第一被动磁力轮,6、第二主动磁力轮,7、第二被动磁力轮,8、主动链轮,9、被动链轮,10、托板,11、驱动电机,12、第一传动轴,13、第二传动轴,14、传动机构,15、第一主动轴,16、第二主动轴,17、主动锥齿轮,18、被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辊道2和主传动系统3,由主传动系统3带动输送辊道2的输送辊转动,完成对玻璃板的输送;所述主传动系统3包括分别安装在机架1两侧的多个第一主动磁力轮4和多个第二主动磁力轮6、以及驱动所述第一主动磁力轮4和第二主动磁力轮6同步转动的驱动系统,在所述机架1的任一侧,第一主动磁力轮4或第二主动磁力6轮均沿玻璃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输送辊道2的输送辊两端安装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磁力轮4或第二主动磁力轮6相对应且耦合传动的第一被动磁力轮5或第二被动磁力轮7,所述第一主动磁力轮4设置在第一被动磁力轮5的下方,并且两者的轴线互相平行,所述第二主动磁力轮6设置在第二被动磁力轮7的下方,并且两者的轴线互相平行。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磁力轮4和第一被动磁力轮5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第二主动磁力轮6和第二被动磁力轮7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通过磁力耦合,第一主动磁力轮4和第一被动磁力轮5之间、第二主动磁力轮6和第二被动磁力轮7之间实现动力的传递。

由于磁力轮之间靠磁力耦合来传递动力,因此两者之间的间距应当越小越好;优选地,耦合的一对第一主动磁力轮4和第一被动磁力轮5之间以及第二主动磁力轮6和第二被动磁力轮7之间的间距为0.01mm至2mm。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磁力轮4和第一被动磁力轮5以及第二主动磁力轮6和第二被动磁力轮7的磁极数相同;并且位于同一输送辊两端的被动磁力轮的磁极数、外径、宽度、安装孔径等尺寸规格均相同。为了优化和简化结构设计,更优选地,第一主动磁力轮4和第一被动磁力轮5以及第二主动磁力轮6和第二被动磁力轮7的外径、宽度、安装孔径等尺寸规格均相同。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传动更加平稳,满足传动力矩大小的需要,第一主动磁力轮4和第一被动磁力轮5以及第二主动磁力轮6和第二被动磁力轮7的磁极数均为5~50。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板辊道式输送装置,在结构安装时应当注意以下要求:耦合传动的主动磁力轮和被动磁力轮各自在轴向上的中心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或者耦合传动的主动磁力轮和被动磁力轮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更优选地,耦合传动的主动磁力轮和被动磁力轮各自在轴向上的中心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并且耦合传动的主动磁力轮和被动磁力轮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的“轴向上的中心面”是指:与主动磁力轮或被动磁力轮两端面平行的平面,且主动磁力轮或被动磁力轮的两端面相对于该平面对称。以上内容中以及下文中,所述的“主动磁力轮”是指“第一主动磁力轮4”或“第二主动磁力轮6”;所述的“被动磁力轮”是指“第一被动磁力轮5”或“第二被动磁力轮7”。

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11和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与驱动电机11的两个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分别通过机架1两侧的传动机构14驱动机架1两侧的第一主动磁力轮4和第二主动磁力轮6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14为链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轴端的主动链轮8,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磁力轮4或第二主动磁力轮6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的多个被动链轮9,主动链轮8和被动链轮9通过链条啮合传动;链条设置在被动链轮9的下方并通过托板10顶靠在多个被动链轮9上,这样驱动电机11通过传动系统的配合就可实现多个第一主动磁力轮4以及多个第二主动磁力轮6的同步转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辊道式输送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动机构14为带传动机构,该带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轴端的主动带轮,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磁力轮4或第二主动磁力轮6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的多个被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通过环形带啮合传动;所述环形带设置在被动链轮的下方并通过托板10顶靠在被动带轮上。

在本实施例以及实施例1中,所述的托板10均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1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一种双侧驱动的辊道式输送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动系统。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11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第一主动轴15和第二主动轴16,第一主动轴15和第二主动轴16上分别设置有多个主动锥齿轮17,第一主动磁力轮4以及第二主动磁力轮6的一侧同轴安装与所述主动锥齿轮17啮合的被动锥齿轮18;驱动电机11安装有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并通过传动机构14或者直接驱动第一主动轴15和第二主动轴16转动;传动机构14具体采用带传动机构或链传动机构,例如,当采用带传动机构时,第一主动轴15和第二主动轴16上安装有被动带轮,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端安装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通过环形带啮合传动。

另外,驱动电机11还可以直接或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主动轴15和第二主动轴16连接,从而不通过传动机构而直接地驱动第一主动轴15和第二主动轴16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动磁力轮可以采用带铜圈的钢制轮,被动磁力轮可以采用带永磁材料的铝制轮,在主动磁力轮转动的同时,由主动磁力轮切割被动磁力轮的磁力线,产生磁感应力,实现驱动机构与输送辊道2的动力传递,驱动输送辊道2的转动,实现物料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玻璃板钢化设备上,因此,输送辊道2可以为陶瓷辊道或钢制绕绳辊道;当输送辊道2为陶瓷辊道时,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板辊道式输送装置作为玻璃加热炉内输送玻璃板的输送装置,当输送辊道2为钢制绕绳辊道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钢化冷却段或者上、下片台的玻璃板输送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