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炉炉头的石墨电极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3072发布日期:2019-02-15 19:57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化炉炉头的石墨电极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电极冷却结构,具体是指一种石墨化炉炉头的石墨电极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石墨化炉炉头的石墨电极在石墨化送电过程中随炉温升高,石墨电极的连续高温状态会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温导致石墨电极产生了快速地氧化,因此需要在石墨化送电过程中,对石墨电极进行冷却降温。传统的做法是外部淋水,这样的做法既浪费水资源,同时无法冷却到石墨电极内部,效果很有限。为了提高石墨化炉炉头的石墨电极的使用寿命,专利号为“CN201520264537.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化炉炉头石墨电极冷却结构”,通过设置盲孔,然后流通加入冷却水,有效从石墨电极内部对其进行冷却,起到了较好的冷却效果。虽然冷却机构将进水管设于盲孔底部,采用低进高出的方法来提高冷却水的换热效率,但是由于水与水之间的融合速度特别快,特别是冷水和热水之间,其融合速度以及热交换速度极快,就导致了,刚进入的冷却水不仅要跟石墨电极产生热交换,而且会快速与完成热交换的热水产生融合,导致冷却效果大打折扣,大大降低了冷却效果和冷却效率。

因此,设计一款能够统计对完成热交换的热水进行归集输出,不与新进入的冷水产生热交换,使进入石墨电极内部的冷却水都能发挥最大的利用率,有效提高冷却效果和冷却效率的石墨电极冷却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石墨化炉炉头的石墨电极冷却结构,该石墨化炉炉头的石墨电极冷却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墨化炉炉头的石墨电极冷却结构,包括设置于石墨电极上的圆柱状冷却通道,所述圆柱状冷却通道的通道口处设置成倾斜状,所述圆柱状冷却通道的外侧密封连接有相应的封盖,所述封盖的中心处设有与所述通道口处相配合的密封凸台,所述封盖的外缘边处均匀分布设有多个相应的定位安装孔,通过相应的锁紧螺栓穿过相应的定位安装孔后将所述封盖锁紧到石墨化炉炉头的炉墙上;所述密封凸台的内侧面密封固接有两个相互套接的隔热夹层管,所述两个隔热夹层管的间隙之间填充有相应的隔热层,所述密封凸台的中心处连通连接有相应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两个隔热夹层管的中心处,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相应的抽水泵,所述密封凸台于所述两个隔热夹层管的外侧均匀分布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均通过相应的进水总管连接到外界冷却水源。

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棉,所述两个隔热夹层管未密封固接到所述密封凸台的一端通过相应的封板进行密封。

所述出水管和进水总管上均设有相应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状冷却通道的通道口处设置成倾斜状,圆柱状冷却通道的外侧密封连接有相应的封盖,封盖的中心处设有与所述通道口处相配合的密封凸台,封盖的外缘边处均匀分布设有多个相应的定位安装孔,通过相应的锁紧螺栓穿过相应的定位安装孔后将封盖锁紧到石墨化炉炉头的炉墙上。通过封盖的设置以及均匀分布的定位安装孔的设置,有效通过均匀分布的锁紧螺栓将封盖锁紧,使密封凸台能够快速而紧致的封闭在圆柱状冷却通道的通道口处。

密封凸台的内侧面密封固接有两个相互套接的隔热夹层管,两个隔热夹层管的间隙之间填充有相应的隔热层,密封凸台的中心处连通连接有相应的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两个隔热夹层管的中心处,另一端连接有相应的抽水泵,密封凸台于两个隔热夹层管的外侧均匀分布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进水管,进水管均通过相应的进水总管连接到外界冷却水源。这样一来,抽水泵一动作便能有效将外界冷却水源均匀抽入圆柱状冷却通道,使冷却水一进入圆柱状冷却通道便能与石墨电极的侧壁产生足够的热交换,完成热交换以后的热水进入隔热夹层管内部,被抽水泵快速抽除,在隔热夹层管以及其夹层之间的隔热材料的分隔下,有效防止冷却水与完成热交换后的热水产生大量的融合和热交换,有效提高冷却效果和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材料为隔热棉,两个隔热夹层管未密封固接到密封凸台的一端通过相应的封板进行密封。通过密封方式将隔热棉包覆于两个隔热夹层管之间,有效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石墨化炉炉头的石墨电极冷却结构,包括设置于石墨电极1上的圆柱状冷却通道2,所述圆柱状冷却通道2的通道口处设置成倾斜状,所述圆柱状冷却通道2的外侧密封连接有相应的封盖3,所述封盖3的中心处设有与所述通道口处相配合的密封凸台4,所述封盖3的外缘边处均匀分布设有多个相应的定位安装孔,通过相应的锁紧螺栓5穿过相应的定位安装孔后将所述封盖3锁紧到石墨化炉炉头的炉墙6上;所述密封凸台4的内侧面密封固接有两个相互套接的隔热夹层管7,所述两个隔热夹层管7的间隙之间填充有相应的隔热层8,所述密封凸台4的中心处连通连接有相应的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的一端伸入所述两个隔热夹层管7的中心处,出水管9的另一端连接有相应的抽水泵10,所述密封凸台4于所述两个隔热夹层管7的外侧均匀分布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均通过相应的进水总管12连接到外界冷却水源(未标识)。

所述隔热层8为隔热棉,所述两个隔热夹层管7未密封固接到所述密封凸台4的一端通过相应的封板13进行密封。所述出水管9和进水总管12上均设有相应的阀门14。

本实用新型通过封盖3的设置以及均匀分布的定位安装孔的设置,有效通过均匀分布的锁紧螺栓5将封盖3锁紧,使密封凸台4能够快速而紧致的封闭在圆柱状冷却通道2的通道口处。工作时,抽水泵10一动作便能有效将外界冷却水源均匀抽入圆柱状冷却通道2,使冷却水一进入圆柱状冷却通道2便能与石墨电极1的侧壁产生足够的热交换,完成热交换以后的热水进入隔热夹层管7内部,被抽水泵10快速抽除,在隔热夹层管7以及其夹层之间的隔热材料的分隔下,有效防止冷却水与完成热交换后的热水产生大量的融合和热交换,有效提高冷却效果和冷却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