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玻璃器皿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3800发布日期:2019-08-03 13:1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玻璃器皿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器皿制造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玻璃器皿及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制造有机玻璃的方法众多,但是传统的方法制备的有机玻璃其透明性、弹性、耐磨性等性能都较低,通用pmma的玻璃化温度约为105℃,热变形温度仅为95℃,实际使用温度低于80℃,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功能就会衰退,尤其是现有技术制备的有机玻璃较为粗糙、不够精细,而且耐热性较差,容易产生热变形,耐热性较差就会严重影响有机玻璃的使用寿命,所以对有机玻璃进行耐热改性势在必行。

现有带把手的玻璃杯多数没有玻璃盖,因此玻璃杯内剩余的水,长时间留在杯内,室内和外界的灰尘容易飘进杯内,从而对杯内的水造成污染,使杯内的水无法给人们正常的饮用,而多数的人们不会在意这些细节,引用杯内水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玻璃器皿及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玻璃器皿及制造工艺,包括玻璃杯本体,所述玻璃杯本体底端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凹槽,所述玻璃杯本体底端下方设有玻璃底板,所述玻璃底板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槽顶端固定设有与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玻璃竖杆,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凹槽内均填设有防滑垫,所述玻璃竖杆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玻璃底板底端上套设有橡胶吸盘,所述玻璃底板顶端两侧均固定设有玻璃圆杆,所述玻璃圆杆顶端固定设有玻璃横板,所述玻璃横板位于中心位置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内活动插设有相匹配的玻璃螺纹杆,所述玻璃螺纹杆底端固定设有玻璃防尘板,所述玻璃防尘板底端上套设有橡胶盖,所述橡胶盖底端与所述玻璃杯本体顶端相接触,所述橡胶盖上开设有报数量为两个的散热孔,数量为两个的散热孔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橡胶盖外部相接通。

进一步的,数量为两个的散热孔与所述橡胶盖外部相接通的一端内均插设有相匹配的堵塞块。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杯本体上设有玻璃把手,所述玻璃把手上数量为四个的玻璃凸块,每相邻的玻璃凸块之间间隔距离为两厘米至四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凹槽两侧均固定设有玻璃夹块,所述玻璃夹块另一侧均与所述玻璃杯本体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底板、所述玻璃竖杆、所述玻璃圆杆、所述玻璃横板、所述玻璃螺纹杆、所述玻璃防尘板、所述玻璃把手、所述玻璃凸块和所述玻璃夹块均由上述玻璃器皿及制造工艺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器皿制造工艺,原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制成:

石英砂350-380份、氢氧化铝5-10份、方解石120-130份、纯碱90-115份、石灰石200-250份、长石180-220份、碳酸钾8-12份、硼砂8-11份、硝酸钾3-6份、三氧化二锑1-1.3份、磷酸二氢铝02-0.3份和甲基丙烯酸钡25-50份、蒙脱土40-60份、偶氮二异丁氰8-15份待用;

所述的玻璃器皿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配制:准确称量石英砂、氢氧化铝、方解石、纯碱、石灰石、长石、碳酸钾、硼砂、硝酸钾、三氧化二锑、磷酸二氢铝,加入到加热釜中,搅拌30-40min,将甲基丙烯酸钡、蒙脱土、偶氮二异丁氰混合均匀分至成8-12份;

将以上材料放置加热釜中搅拌30-40min后,将甲基丙烯酸钡、蒙脱土、偶氮二异丁氰混合均匀分好的成份每隔8-15min向反应釜中加入一份,直至甲基丙烯酸钡、蒙脱土和偶氮二异丁氰加完;

将上述混合后的材料干燥,再将上述混合后的材料进行除铁处理;

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池炉内进行高温1500-1700°c温度下进行加热,使之形成均匀和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成型加工:澄清、冷却4-6小时,至温度为1100-1250°c,出锅;

退火:以3-5°c/min的退火降温速度进行退火处理,当温度降至750-830°c时,保持恒温10-20分钟,再以5-8°c/min的退火降温速度降温,当温度降至于380-520°c时,此时将液体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状的玻璃制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平时不用玻璃杯本体时,将玻璃杯本体底端的第一凹槽插入玻璃竖杆上,从而将玻璃杯本体放置在玻璃底板上的第二凹槽内,玻璃底板从而对玻璃杯本体起到支撑的作用,橡胶吸盘可以很好的对玻璃底板进行固定,玻璃螺纹杆在玻璃横板上的内螺纹进行转动下降,从而带动玻璃防尘板连接的橡胶盖进行下降,橡胶盖底端与玻璃杯本体顶端相接触,从而对玻璃杯本体内的水起到防尘的作用,当玻璃杯本体内的水太热时,玻璃杯本体放置在玻璃底板上的第二凹槽内,防止玻璃杯本体在桌面上发生滑落的情况,从而保护了玻璃杯本体,橡胶盖上设有散热孔也可以对玻璃杯本体内的水进行散热,方便饮用者饮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玻璃器皿及制造工艺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玻璃器皿及制造工艺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玻璃杯本体;2、第一凹槽;3、玻璃底板;4、第二凹槽;5、玻璃竖杆;6、防滑垫;7、橡胶吸盘;8、玻璃圆杆;9、玻璃横板;10、内螺纹;11、玻璃螺纹杆;12、玻璃防尘板;13、橡胶盖;14、散热孔;15、堵塞块;16、玻璃把手;17、玻璃凸块;18、玻璃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玻璃器皿及制造工艺,包括玻璃杯本体1,所述玻璃杯本体1底端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凹槽2,所述玻璃杯本体1底端下方设有玻璃底板3,所述玻璃底板3上开设有第二凹槽4,所述第二凹槽4槽顶端固定设有与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凹槽2相对应的玻璃竖杆5,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凹槽2内均填设有防滑垫6,所述玻璃竖杆5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凹槽2内,所述玻璃底板3底端上套设有橡胶吸盘7,所述玻璃底板3顶端两侧均固定设有玻璃圆杆8,所述玻璃圆杆8顶端固定设有玻璃横板9,所述玻璃横板9位于中心位置上开设有内螺纹10,所述内螺纹10内活动插设有相匹配的玻璃螺纹杆11,所述玻璃螺纹杆11底端固定设有玻璃防尘板12,所述玻璃防尘板12底端上套设有橡胶盖13,所述橡胶盖13底端与所述玻璃杯本体1顶端相接触,所述橡胶盖13上开设有报数量为两个的散热孔14,数量为两个的散热孔14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橡胶盖13外部相接通。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平时不用玻璃杯本体1时,将玻璃杯本体1底端的第一凹槽2插入玻璃竖杆5上,从而将玻璃杯本体1放置在玻璃底板3上的第二凹槽4内,玻璃底板3从而对玻璃杯本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橡胶吸盘7可以很好的对玻璃底板3进行固定,玻璃螺纹杆11在玻璃横板9上的内螺纹10进行转动下降,从而带动玻璃防尘板12连接的橡胶盖13进行下降,橡胶盖13底端与玻璃杯本体1顶端相接触,从而对玻璃杯本体1内的水起到防尘的作用,当玻璃杯本体1内的水太热时,玻璃杯本体1放置在玻璃底板3上的第二凹槽4内,防止玻璃杯本体1在桌面上发生滑落的情况,从而保护了玻璃杯本体1,橡胶盖13上设有散热孔14也可以对玻璃杯本体1内的水进行散热,方便饮用者饮水。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对于散热孔14来说,数量为两个的散热孔14与所述橡胶盖13外部相接通的一端内均插设有相匹配的堵塞块15。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当不需要对杯内水进行散热时,堵塞块15堵住散热孔14。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对于玻璃杯本体1来说,所述玻璃杯本体1上设有玻璃把手16,所述玻璃把手16上数量为四个的玻璃凸块17,每相邻的玻璃凸块17之间间隔距离为两厘米至四厘米。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玻璃凸块17之间间隔距离为两厘米至四厘米,与人手指缝隙相等,人们通过玻璃凸块17方便拿起玻璃杯本体1。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对于第二凹槽4来说,所述第二凹槽4凹槽两侧均固定设有玻璃夹块18,所述玻璃夹块18另一侧均与所述玻璃杯本体1相接触。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玻璃夹块18对玻璃杯本体1起到夹持的作用,防止玻璃杯本体1在第二凹槽4内晃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玻璃器皿及制造工艺。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器皿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石英砂350-380份、氢氧化铝5-10份、方解石120-130份、纯碱90-115份、石灰石200-250份、长石180-220份、碳酸钾8-12份、硼砂8-11份、硝酸钾3-6份、三氧化二锑1-1.3份、磷酸二氢铝02-0.3份和甲基丙烯酸钡25-50份、蒙脱土40-60份、偶氮二异丁氰8-15份待用;

所述的玻璃器皿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配制:准确称量石英砂、氢氧化铝、方解石、纯碱、石灰石、长石、碳酸钾、硼砂、硝酸钾、三氧化二锑、磷酸二氢铝,加入到加热釜中,搅拌30-40min,将甲基丙烯酸钡、蒙脱土、偶氮二异丁氰混合均匀分至成8-12份;

将以上材料放置加热釜中搅拌30-40min后,将甲基丙烯酸钡、蒙脱土、偶氮二异丁氰混合均匀分好的成份每隔8-15min向反应釜中加入一份,直至甲基丙烯酸钡、蒙脱土和偶氮二异丁氰加完;

将上述混合后的材料干燥,再将上述混合后的材料进行除铁处理;

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池炉内进行高温1500-1700°c温度下进行加热,使之形成均匀和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成型加工:澄清、冷却4-6小时,至温度为1100-1250°c,出锅;

退火:以3-5°c/min的退火降温速度进行退火处理,当温度降至750-830°c时,保持恒温10-20分钟,再以5-8°c/min的退火降温速度降温,当温度降至于380-520°c时,此时将液体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状的玻璃制品。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和所有有益效果:平时不用玻璃杯本体1时,将玻璃杯本体1底端的第一凹槽2插入玻璃竖杆5上,从而将玻璃杯本体1放置在玻璃底板3上的第二凹槽4内,玻璃底板3从而对玻璃杯本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橡胶吸盘7可以很好的对玻璃底板3进行固定,玻璃螺纹杆11在玻璃横板9上的内螺纹10进行转动下降,从而带动玻璃防尘板12连接的橡胶盖13进行下降,橡胶盖13底端与玻璃杯本体1顶端相接触,从而对玻璃杯本体1内的水起到防尘的作用,当玻璃杯本体1内的水太热时,玻璃杯本体1放置在玻璃底板3上的第二凹槽4内,防止玻璃杯本体1在桌面上发生滑落的情况,从而保护了玻璃杯本体1,橡胶盖13上设有散热孔14也可以对玻璃杯本体1内的水进行散热,方便饮用者饮水,当不需要对杯内水进行散热时,堵塞块15堵住散热孔14,玻璃凸块17之间间隔距离为两厘米至四厘米,与人手指缝隙相等,人们通过玻璃凸块17方便拿起玻璃杯本体1,玻璃夹块18对玻璃杯本体1起到夹持的作用,防止玻璃杯本体1在第二凹槽4内晃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