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料机更换保证池炉内对流稳定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14588发布日期:2019-12-14 00:4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盖板及基板玻璃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投料机更换保证池炉内对流稳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盖板及基板玻璃制造中,盖板及基板玻璃池炉投料设备是常用设备,主要用于将配合料源源不断的投入池炉中,而投料设备作为盖板及基板的主要设备,其不免出现各种故障同时目前的投料设备寿命短,更换频繁,而目前池炉的投料设备更换期间,容易出现投料量的大幅度调整,造成池炉内的对流不稳定,同时池炉内的对流不稳定影响结石及气泡状态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投料机更换保证池炉内对流稳定的方法,降低整投料机更换对池炉内对流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投料机更换保证池炉内对流稳定的方法,池炉中至少设置有两台投料机;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更换需要更换的投料机,并停止需要更换的投料机工作,更换期间,未更换的投料机正常工作,且开度始终不变;

步骤二,待需要更换的投料机更换完成后,打开更换后投料机,进行投料;

步骤三,待投料量稳定后,对比更换的投料机和未更换的投料机的投料量的大小,确保每台投料机的投料量差值在5kg以内;并且同步增加所有投料机的投料量,进行液面高度的恢复,液面高度恢复幅度为0.5-1.5mm/4h;

步骤四,当液面高度恢复至要求高度后,所有投料机的投料量恢复正常工作投料量。

优选的,在更换期间液面高度下降≥10mm时,增大未更换投料机的投料量,确保液面的上升幅度>0mm/4小时且<1mm/4小时。

优选的,当投料机正常连续使用超过10个月时、当熔解缺陷异常需要更换时、当投料机运行电流增大20%及以上时、当投料机相对于初始工作位移动超过10mm时、当因投料机原因,单侧的投料机连续两小时下料量低于正常20kg时或当投料机出现故障时,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七对需更换的投料机进行更换。

优选的,配合料依次经过大料仓、一级投料螺旋、小料仓、下料闸板、投料机和投料口后,进入玻璃液中;

具体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停止设置在小料仓和大料仓之间的一级投料螺旋后,关闭需更换投料机料仓下料闸板;

步骤2),确认需更换的投料机料仓与小料仓连接部位间无配合料后,将需更换的投料机与小料仓拆分;

步骤3),从工作位处移出需更换的投料机,并且停止需更换的投料机运转;

步骤4),对投料口进行清理;

步骤5),投料口清理完成后,将更换的投料机料仓填满配合料;

步骤6),将更换的投料机移至工作位,将更换后的投料机与小料仓连接,并开启更换后的投料机;

步骤7),打开更换后的投料机的料斗上方的一级投料螺旋,进行投料。

进一步,步骤4)中,对投料口中配合料的烧结物进行清理。

再进一步,投料口清理完成后到将更换的投料机移至工作位期间,使用保温塞堵塞投料口。

再进一步,保温塞采用保温毯制成。

进一步,步骤7)完成后,使用保温棉将更换后的投料机的套筒与投料筒砖之间进行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投料机的更换方法,将投料机更换期间,并不会调整未更换的投料机的投料量,将投料机更换后,确保每台投料机的投料量差值,稳定投料量,再逐渐恢复液面高度,保证整个更换前后池炉内的对流稳定,减少结石和气泡的发生,通过少量降低液面的高度,从而降低了投料量的大幅调整造成池炉对流不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主要是解决目前生产中更换投料机过程中造成的池炉温度波动大、池炉对流状态不稳定及熔解欠点波动,对投料机更换过程中的更换方法、工艺温度及其参数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整个投料机更换对工艺温度及质量的影响,配合料依次经过大料仓、一级投料螺旋、小料仓、下料闸板、投料机和投料口后,进入玻璃液中。

本专利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投料机更换标准。

1.1、投料机正常使用更换标准。

累计连续使用10个月,和/或玻璃熔解缺陷异常需要更换时,对投料机进行更换。

1.2、投料机异常时更换标准。

投料机运行电流增大20%及其以上;投料机由初始工作位移动超过10mm;因投料机原因,单侧投料机连续2小时下料量低于正常20kg;投料机出现故障时。

若满足上述任意一项时,进行投料机的更换。

2、投料机更换过程的方法及流程。

2.1、工艺控制人员将炉压由自动控制转成手动控制,控制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将炉压控制在正常控制范围内。

2.2、停止设置在小料仓和大料仓之间的一级投料螺旋后,关闭需更换投料机料仓下料闸板。

2.3、在确认需更换的投料机料仓与小料仓连接部位间无配合料后,由保全人员负责拆除需更换的投料机与闸板之间的圆筒连接,使需更换的投料机与上部料仓断开,拆除需更换的投料机与钢构之间的固定连接。

2.4、从工作位拔出需更换的投料机后及时停止需更换的投料机运转。

2.5、对投料口进行清理配合料的烧结物,清理的过程中,要使用看火镜观察投料口的清理状况,确保投料口清理干净。

2.6、投料口清理完成后,为了保证高温不会从投料口向外扩散,伤到工作人员,并且为了保持炉内的温度稳定,及时用保温毯做成的塞子堵塞投料口,检查更换的投料机套筒前端、中间料仓、小料仓内配合料的情况,并将更换的投料机料仓填满配合料。

2.7、取掉投料口塞子,将更换的投料机缓慢推入并确认其与投料口砖的高度尺寸,确认正常后推入并及时开启更换后的投料机。

2.8、打开更换后的投料机料斗上方一级投料螺旋,同时进行更换后的投料机开度的降低,直至恢复到更换前投料机的开度,后期根据液面的变化适度进行更换后的投料机开度的调整。

2.9、在池炉观察孔观察更换后的投料机下料状况,确认其下料状态稳定后,使用保温棉将更换后的投料机套筒与投料筒砖之间进行密封。

2.10、清理作业完成后,待投料量稳定后,核算两台投料量的大小,确保两台投料量的差值在5kg以内。

3、投料机更换期间的工艺及质量控制。

3.1、更换期间液面高度下降<10mm时,过程中工艺控制要求。

3.1.1、未更换的投料机开度不调整,保持原有开度,投料量不做补偿调整。

3.1.2、池炉电极加载热量均不做调整。

3.1.3、过程中控制好炉压的变化,炉压按正常标准控制。

3.1.4、过程中通道温度及引出量按正常要求控制。

3.2、更换期间液面高度下降≥10mm时,过程中工艺控制要求。

3.2.1、增大未更换的投料机的投料量,确保液面的上升幅度<1mm/4小时。

3.2.2、池炉电极加载热量均不做调整。

3.2.3、过程中控制好炉压的变化,炉压按正常标准控制。

3.2.4、过程中通道温度及引出量按正常要求控制。

4、更换完毕后工艺恢复及控制。

4.1、及时恢复及稳定炉压。

4.2、新更换的投料机投入后及时监控投料机电流、投料机冷却回水温度、下料状态。

4.3、及时核算2台投料机的下料量,通过调整投料机的比例系数,确保2台投料机的下料差异<5kg/h。

4.4、确保两台投料机的下降量平衡后,再进行液面高度的恢复工作。

4.5、液面恢复时通过同步增加2台投料机的投料量,进行液面高度的恢复,液面高度恢复幅度1mm/4h。

4.6、液面恢复及其后期稳定过程中,池炉加载热量不做调整。

4.7、液面恢复及其后期稳定过程中,通道温度及引出量按正常要求控制。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