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45422发布日期:2020-04-17 22:4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线玻璃纵切片数多、周期短,需要支线才能满足生产节拍。而支线分片需要综合考虑主线来板周期、转向周期、机械手抓取周期等,做出合理的分片策略。目前支线分片主要以大片、周期较长、片数最多2片的玻璃较为常见,而对成组后两组玻璃片数达到8片的分片很少见。玻璃片数越多,组合情况越复杂,如何处理好支线的分片是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具体包括:

支线输送辊道,设置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主线输送辊道与取片装置所在的取片区域之间,所述支线输送辊道包括:

至少一第一支线辊道,每段所述第一支线辊道对应连接一第一电机,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作用下按照预设的第一速度运行,以实现浮法玻璃的输送;

至少一第二支线辊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末端,每段所述第二支线辊道对应连接一第二电机,用于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作用下按照所述第一速度运行,以实现所述浮法玻璃的输送;

光电开关,设置于所述支线输送辊道的辊道入口一侧,用于检测到浮法玻璃到达所述支线输送辊道时生成相应的光电信号并输出;

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光电开关,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线输送辊道关联的主线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浮法玻璃的参数信息;

数据判断单元,连接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参数信息表示所述浮法玻璃是所述主线输送辊道输送的成组玻璃中的第一片玻璃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以及在所述参数信息表示所述浮法玻璃不是所述主线输送辊道输送的第一片玻璃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第一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并在接收到所述光电信号时生成相应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支线辊道以所述第一速度运行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支线辊道以所述第一速度运行,以将所述浮法玻璃输送至所述取片区域供所述取片装置进行抓取;

第二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并在接收到所述光电信号时生成相应的第二控制指令,在所述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一加速度减速运行;

第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所述数据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相应的第三控制指令,在所述玻璃前沿运行至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二加速度减速运行;

状态检测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第一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实时检测所述第二支线辊道的第二运行状态,并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表示所述第一支线辊道处于停止状态且所述第二支线辊道处于停止状态时生成相应的状态检测结果;

等待计时单元,连接所述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结果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等待计时结果;

等待比较单元,连接所述等待计时单元,用于将所述等待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等待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并在所述等待计时结果不小于所述等待时间阈值时输出等待比较结果;

第四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等待比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等待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四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支线辊道按照所述第一速度运行,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支线辊道按照所述第一速度运行,以将所述浮法玻璃输送至所述取片区域供所述取片装置进行抓取并等待下一组所述浮法玻璃的到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线辊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线辊道为两段。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速度大于所述第一加速度。

优选的,所述等待时间阈值不小于所述取片装置的取片周期。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计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第一计时结果;

第一比较子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计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并在所述第一计时结果不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时,生成表征所述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一预设位置的第一比较结果;

第一控制子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一加速度减速运行。

优选的,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具体包括:

第二计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第二计时结果;

第二比较子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计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并在所述第二计时结果不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时,生成表征所述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二预设位置的第二比较结果;

第二控制子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三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二加速度减速运行。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方法,应用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所述玻璃取片分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所述主线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浮法玻璃的所述参数信息判断所述浮法玻璃是否为所述主线输送辊道输送的成组玻璃中的第一片玻璃:

若是,则转向步骤s2;

若否,则转向步骤s3;

步骤s2,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光电信号时生成相应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支线辊道以所述第一速度运行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支线辊道以所述第一速度运行,以将所述浮法玻璃输送至所述取片区域供所述取片装置进行抓取,随后退出;

步骤s3,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光电信号时生成相应的第二控制指令,在所述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一加速度减速运行;

步骤s4,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光电信号时生成相应的第三控制指令,在所述玻璃前沿运行至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二加速度减速运行;

步骤s5,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实时检测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第一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实时检测所述第二支线辊道的第二运行状态,并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表示所述第一支线辊道处于停止状态且所述第二支线辊道处于停止状态时生成相应的状态检测结果;

步骤s6,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结果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等待计时结果;

步骤s7,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将所述等待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等待时间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等待计时结果小于所述等待时间阈值,则返回所述步骤s7;

若所述等待计时结果不小于所述等待时间阈值,则转向步骤s8;

步骤s8,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所述等待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四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支线辊道按照所述第一速度运行,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支线辊道按照所述第一速度运行,以将所述浮法玻璃输送至所述取片区域供所述取片装置进行抓取并等待下一组所述浮法玻璃的到来。

优选的,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光电信号时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第一计时结果;

步骤s32,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将所述第一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计时结果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则返回所述步骤s32;

若所述第一计时结果不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则生成表征所述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一预设位置的第一比较结果;

步骤s33,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一加速度减速运行。

优选的,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光电信号时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第二计时结果;

步骤s42,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将所述第二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计时结果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则返回所述步骤s42,;

若所述第二计时结果不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则生成表征所述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所述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二预设位置的第二比较结果;

步骤s43,所述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三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二加速度减速运行。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支线输送辊道分段设置且各支线辊道具有不同长度的辊道设计,保证不同长度的玻璃能够在相同的位置进行分离;

2)各支线输送辊道通过单独的电机控制,通过分别控制各支线输送辊道的运行状态,有效控制玻璃的分片间距;

3)对于连续多片玻璃,在相邻两片玻璃的输送过程中,根据取片装置的取片周期设置一定的等待时间,有效避免取片区域的玻璃堆叠;

4)适用于规格相同的任何玻璃的组合,即使部分玻璃缺失均能正确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支线输送辊道和光电开关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支线辊道的减速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支线辊道的减速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支线输送辊道的分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如图1至图2所示,具体包括:

支线输送辊道,设置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主线输送辊道与取片装置所在的取片区域之间,支线输送辊道包括:

至少一第一支线辊道1,每段第一支线辊道1对应连接一第一电机100,用于在第一电机100的驱动作用下按照预设的第一速度运行,以实现浮法玻璃的输送;

至少一第二支线辊道2,设置于第一支线辊道1的末端,每段第二支线辊道2对应连接一第二电机101,用于在第二电机101的驱动作用下按照第一速度运行,以实现浮法玻璃的输送;

光电开关3,设置于支线输送辊道的辊道入口一侧,用于检测到浮法玻璃到达支线输送辊道时生成相应的光电信号并输出;

控制模块4,分别连接第一电机100、第二电机101和光电开关3,控制模块4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41,用于接收主线输送辊道关联的主线控制系统发送的浮法玻璃的参数信息;

数据判断单元42,连接数据接收单元41,用于在参数信息表示浮法玻璃是主线输送辊道输送的成组玻璃中的第一片玻璃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以及在参数信息表示浮法玻璃不是主线输送辊道输送的第一片玻璃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第一控制单元43,连接数据判断单元42,用于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并在接收到光电信号时生成相应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机100驱动第一支线辊道1以第一速度运行以及控制第二电机101驱动第二支线辊道2以第一速度运行,以将浮法玻璃输送至取片区域供取片装置进行抓取;

第二控制单元44,连接数据判断单元42,用于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并在接收到光电信号时生成相应的第二控制指令,在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第一支线辊道1的一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一电机100带动第一支线辊道1以预设的第一加速度减速运行;

第三控制单元45,连接数据判断单元42,用于根据第二判断结果生成相应的第三控制指令,在玻璃前沿运行至第一支线辊道1的一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二电机101带动第二支线辊道2以预设的第二加速度减速运行;

状态检测单元46,分别连接第二控制单元44和第三控制单元45,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实时检测第一支线辊道1的第一运行状态,以及根据第三控制指令实时检测第二支线辊道2的第二运行状态,并在第一运行状态表示第一支线辊道1处于停止状态且第二支线辊道2处于停止状态时生成相应的状态检测结果;

等待计时单元47,连接状态检测单元46,用于根据状态检测结果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等待计时结果;

等待比较单元48,连接等待计时单元47,用于将等待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等待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并在等待计时结果不小于等待时间阈值时输出等待比较结果;

第四控制单元49,连接等待比较单元48,用于根据等待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四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机100带动第一支线辊道1按照第一速度运行,以及控制第二电机101带动第二支线辊道2按照第一速度运行,以将浮法玻璃输送至取片区域供取片装置进行抓取并等待下一组浮法玻璃的到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包括至少一段第一支线辊道1和至少一段第二支线辊道2,其中,第一支线辊道1承接来自主线输送辊道输送的浮法玻璃,并通过第一支线辊道1和第二支线辊道2的相互配合实现浮法玻璃的有效分片,并在分片后通过设置一等待时间阈值,满足取片装置的取片周期,有效控制玻璃的分片间距的同时效避免取片区域的玻璃堆叠。优选的,针对不同长度、不同数量的玻璃,上述第一支线辊道1可以设置多段。

进一步具体地,通过设置在支线输送辊道入口处的光电开关3检测浮法玻璃的到达信息,在浮法玻璃到达光电开关3位置之前,主线控制系统已经将即将到达支线输送辊道的浮法玻璃的参数信息发送至本发明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上述参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浮法玻璃是否为需要进行取片分配的第一片玻璃,以方便后续对第一支线辊道1和第二支线辊道2进行相应的控制。

进一步地,上述参数信息表示该浮法玻璃是第一片玻璃时,表示该浮法玻璃前方不存在未完成分片和取片操作的玻璃,此时,控制第一支线辊道1和第二支线辊道2仍以预设的第一速度运行。第一片玻璃的输送过程中,光电开关3检测到第二片玻璃到达,优选在第二片玻璃运行至第一支线辊道1的一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一支线辊道1以预设的第一加速度减速运行,此时,第二支线辊道2仍以第一速度匀速运行,实现了第二片玻璃和第一片玻璃之间的分片间距的调整。随后在第二片玻璃运行至第一支线辊道1的一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二支线辊道2与预设的第二加速度减速运行,优选的,第一支线辊道1的辊道长度大于第二支线辊道2的辊道长度,因此,第二加速度优选大于第一加速度,加快第二支线辊道2的减速过程,第一支线辊道1和第二支线辊道2减速直至停止,最终使得第二片玻璃的玻璃前沿停止在第二支线辊道2上,此时,第一片玻璃已经运行至取片区域,等待取片装置的抓取。因此,控制第二片玻璃的玻璃前沿停止在第二支线辊道2上,等待一个等待时间阈值,该等待时间阈值优选不小于取片装置的取片周期,随后控制第一支线辊道1和第二支线辊道2继续运行,将第二片玻璃输送至取片区域。后续第三片玻璃和第四片玻璃等的分片及取片控制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第一片玻璃可以只有一片,也可以包含若干小片。在第一片玻璃只有一片,且取片装置为一台时,上述等待时间阈值优选不小于该取片装置完成一次取片的第一完整周期。在第一片玻璃只有一片,但取片装置有两台时,上述等待时间阈值优选不小于第一完整周期的一半。在第一片玻璃包含两个小片,且取片装置为一台时,由于取片装置每次只能抓取一个小片,因此,上述等待时间阈值优选不小于第一完整周期的一半。在第一片玻璃包含两个小片,但取片装置有两台时,由于取片装置每次能够抓取一个小片,上述等待时间阈值优选不小于第一完整周期。以此类推,根据第一片玻璃的纵切片数以及取片装置的设置台数具体设定上述等待时间阈值,有效避免取片区域的玻璃堆叠。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支线辊道2的长度小于第一支线辊道1的长度。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支线辊道2为两段。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段第二支线辊道2,两段第二支线辊道2单独控制,有效提升本发明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的分片灵活性,满足不同长度及不同数量的玻璃的分片取片需求。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加速度大于第一加速度。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等待时间阈值不小于取片装置的取片周期。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单元44具体包括:

第一计时子单元441,用于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第一计时结果;

第一比较子单元442,连接第一计时子单元441,用于将第一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并在第一计时结果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生成表征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第一支线辊道1的一第一预设位置的第一比较结果;

第一控制子单元443,连接第一比较子单元442,用于根据第一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机100带动第一支线辊道1以预设的第一加速度减速运行。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控制单元45具体包括:

第二计时子单元451,用于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第二计时结果;

第二比较子单元452,连接第二计时子单元451,用于将第二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并在第二计时结果不小于第二时间阈值时,生成表征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第一支线辊道1的一第二预设位置的第二比较结果;

第二控制子单元453,连接第二比较子单元452,用于根据第二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三控制指令,控制第二电机101带动第二支线辊道2以预设的第二加速度减速运行。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方法,应用以上任意一项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如图3所示,玻璃取片分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主线控制系统发送的浮法玻璃的参数信息判断浮法玻璃是否为主线输送辊道输送的成组玻璃中的第一片玻璃:

若是,则转向步骤s2;

若否,则转向步骤s3;

步骤s2,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在接收到光电信号时生成相应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支线辊道以第一速度运行以及控制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支线辊道以第一速度运行,以将浮法玻璃输送至取片区域供取片装置进行抓取,随后退出;

步骤s3,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在接收到光电信号时生成相应的第二控制指令,在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一加速度减速运行;

步骤s4,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在接收到光电信号时生成相应的第三控制指令,在玻璃前沿运行至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二加速度减速运行;

步骤s5,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第二控制指令实时检测第一支线辊道的第一运行状态,以及根据第三控制指令实时检测第二支线辊道的第二运行状态,并在第一运行状态表示第一支线辊道处于停止状态且第二支线辊道处于停止状态时生成相应的状态检测结果;

步骤s6,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状态检测结果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等待计时结果;

步骤s7,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将等待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等待时间阈值进行比较:

若等待计时结果小于等待时间阈值,则返回步骤s7;

若等待计时结果不小于等待时间阈值,则转向步骤s8;

步骤s8,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等待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四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支线辊道按照第一速度运行,以及控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支线辊道按照第一速度运行,以将浮法玻璃输送至取片区域供取片装置进行抓取并等待下一组浮法玻璃的到来。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在接收到光电信号时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第一计时结果;

步骤s32,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将第一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进行比较:

若第一计时结果小于第一时间阈值,则返回步骤s32,;

若第一计时结果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则生成表征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一预设位置的第一比较结果;

步骤s33,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第一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一加速度减速运行。

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在接收到光电信号时开始计时,并持续输出第二计时结果;

步骤s42,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将第二计时结果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进行比较:

若第二计时结果小于第二时间阈值,则返回步骤s42,;

若第二计时结果不小于第二时间阈值,则生成表征浮法玻璃的玻璃前沿运行至第一支线辊道的一第二预设位置的第二比较结果;

步骤s43,玻璃取片分配系统根据第二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第三控制指令,控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支线辊道以预设的第二加速度减速运行。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支线辊道包括依次连接的l1段辊道、l2段辊道和l3段辊道,其中,l1段辊道长度为1500mm,l2段辊道长度为2000mm,l3段辊道长度为1500mm。第二支线辊道包括l4段辊道和l5段辊道,其中,l4段辊道的长度为250mm,l5段辊道的长度为250mm。各段辊道的总长度为4500mm。

本发明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应用于实现四片玻璃的分片,且每片玻璃的长度为1220mm时,在第一片玻璃走后,剩下的三片玻璃占辊道的总长度大于3660mm,需要占用五段辊道。本发明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应用于实现三片玻璃的分片,且每片玻璃的长度为1620mm时,在第一片玻璃走后,剩下的两片玻璃占辊道的总长度大于3240mm,需要占用四段辊道。本发明的玻璃取片分配系统应用于实现两片玻璃的分片时,在第一片玻璃走后,剩下的一片玻璃占辊道的总长度为该片玻璃的长度。

各段辊道分别采用单独的电机进行控制,且通过将辊道设置为不同长度更容易对前后间距较小的玻璃进行分离。在第一片玻璃到达时,控制l1段辊道、l2段辊道、l3段辊道、l4段辊道和l5段辊道以预设的第一速度运行。在第二片玻璃到达时,在第二片玻璃的玻璃前沿到达l3段辊道末端250mm处,控制l1段辊道、l2段辊道和l3段辊道同时以预设的第一加速度减速运行;在第二片玻璃的玻璃前沿到达l4段辊道之前,控制l4段辊道以预设的第二加速度减速运行;在第二片玻璃的玻璃前沿到达l5段辊道之前,控制l5段辊道以预设的第三加速度减速运行。在玻璃停止后,等待一个预设时间,控制l1段辊道、l2段辊道、l3段辊道、l4段辊道和l5段辊道启动,将玻璃输送至取片区域。第三片玻璃和第四片玻璃的取片分配原理同第二片玻璃,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