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9054发布日期:2020-01-10 15:16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在垃圾处理方面,国内外先进技术均采用先对垃圾进行分类,再分别进行处理的方式,根据统计数据,垃圾中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为厨余垃圾,其具有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高的特点,因此在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发酵、腐烂,进而导致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滋生蚊蝇及细菌的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之后的处理,而富含有机质、含水量高的厨余垃圾,如果采用传统的隔离填埋处理方式,则难以处理干净,同时也会造成很多其他危害,例如,会生成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的环境污染物,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渗滤液污染水源和土地,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若采用垃圾焚烧的方式,也会导致焚烧不彻底,或渗滤液处理难、富集重金属和二噁英类污染物的焚烧飞灰安全处理率低、难以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利用厨余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的方式或装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

无底发酵桶,所述无底发酵桶的无底端埋设在土壤中,所述无底发酵桶的顶部盖设桶盖。

作为优选,所述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还包括微生物粉撒罐,所述微生物粉撒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活性微生物,所述罐体顶部设置粉撒网,所述粉撒网上可开合的盖设罐盖。

作为优选,所述无底发酵桶的截面呈圆形、矩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作为优选,所述无底发酵桶的无底端边缘外壁设置凸沿,所述凸沿埋设所述土壤中。

作为优选,所述凸沿上等间距开设插钎孔,所述插钎孔中穿设插入土壤的插钎。

作为优选,所述无底发酵桶的内径由下向上逐渐缩小。

作为优选,所述桶盖与所述无底发酵桶之间为螺纹连接或卡扣式连接。

作为优选,无底发酵桶的外壁均布贴设多块太阳能吸热片。

作为优选,所述无底发酵桶的桶壁为具有保温功能的多层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利用简单的无底发酵桶,使厨余垃圾能够就地进行固液分离并无害化发酵为有机化肥,适用于乡村住宅区周边土地或无用休闲用地,或几种无害化资源化堆沤处理应用,也适用于城市绿化园区贫瘠土地中就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能够提高绿化土地的土壤质量及其营养和保水保肥水平,结构简单,便于就地处理,不会对外部环境美观造成影响,便于实施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无底发酵桶的一种俯视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无底发酵桶的一种俯视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无底发酵桶的一种俯视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无底发酵桶的一种俯视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微生物粉撒罐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无底发酵桶11-凸沿2-桶盖3-微生物粉撒罐31-罐体32-粉撒网33-罐盖4-太阳能吸热片5-插钎孔6-插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无底发酵桶1以及微生物粉撒罐3,所述无底发酵桶1的无底端埋设在土壤中,所述无底发酵桶1的顶部盖设桶盖2,所述微生物粉撒罐3包括罐体31,所述罐体31内设置活性微生物,所述罐体31顶部设置粉撒网32,所述粉撒网32上可开合的盖设罐盖33。

具体的,将无底发酵桶1的无底端埋设在土壤中,然后将厨余垃圾倒入发酵桶中,然后通过土壤吸收厨余垃圾中的水分,从而起到固液分离的作用,也可以调节发酵过程中的水分变化,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也能够在促进厨余垃圾的发酵堆沤腐熟的同时培肥土壤地力。

进一步的,为了使厨余垃圾在经过固液分离后能够更好的发酵,可以使用微生物粉撒罐3向发酵桶中粉撒活性微生物,然后盖上桶盖2,使厨余垃圾在密闭的环境中形成适宜发酵的条件,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此时直接从上端取走无底发酵桶1,使发酵后的有机肥料散落至土壤上,然后通过农业化运作(例如采用农耕机翻地)将肥料与土壤分布均匀,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利用厨余垃圾,将其变废为宝,对土壤进行施肥,同时也无需再采用化肥等伤害土壤酸碱平衡的方式进行施肥,一举两得。

具体的,参照图2至图5,所述无底发酵桶1的截面呈圆形、三角形、矩形、五边形或六边形。当然,无底发酵桶1的截面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以此达到更为美观的效果,例如也可以设计为雕塑,具体在此不一一赘述。

优选的,参照图6至图7,所述无底发酵桶1的无底端边缘外壁设置凸沿11,所述凸沿11埋设所述土壤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保证发酵桶的稳定性,避免大风等造成发酵桶倾倒或位移。

优选的,继续参照图6,凸沿上周向等间距开设插钎孔5,插钎孔5中穿设插入土壤的插钎6,用于固定无底发酵桶,避免大风等造成发酵桶倾倒或位移。

优选的,参照图6,所述无底发酵桶1的内径由下向上逐渐缩小,从而更好的增加其稳定性,避免其受外力作用而倾倒。

优选的,所述桶盖2与所述无底发酵桶1之间为螺纹连接或卡扣式连接,避免桶盖2受外力作用与桶体分离。

优选的,参照图8,为了更好的在无底发酵桶1的内部形成良好的发酵环境,无底发酵桶1的外壁均布贴设多块太阳能吸热片4,从而为发酵桶内部加热。

优选的,所述无底发酵桶1的桶壁为具有保温功能的多层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有机、无极或复合材料制成,并在夹层中填充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适用于乡村住宅区周边土地或无用休闲用地,或几种无害化资源化堆沤处理应用,也适用于城市绿化园区贫瘠土地中就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能够提高绿化土地的土壤质量及其营养和保水保肥水平,结构简单,便于就地处理,不会对外部环境美观造成影响,便于实施与推广。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