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5356发布日期:2020-05-01 16:4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



背景技术:

颗粒复合肥料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肥料肥力营养的多重性,需要对颗粒的表面再附着一层营养膜,使得包膜肥料在施入土壤后里面的有效养分缓慢释放出来,以延长肥效,也便于肥料被植物吸收,现有的设备一般只对肥料进行一次包膜,部分肥料颗粒没被包覆或者包覆不完全,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包括滚筒、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第四进气管、第五进气管、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转轴;

滚筒自第一端至第二端顺序设有预热区、第一包膜区、第一干燥区、第二包膜区和第二干燥区;

滚筒在预热区设有多个第一喷气孔,多个第一喷气孔贯穿滚筒,多个第一喷气孔沿滚筒周向均匀分布,第一进气管与多个第一喷气孔连通;

滚筒在第一包膜区设有多个第二喷气孔,多个第二喷气孔贯穿滚筒,多个第二喷气孔沿滚筒周向均匀分布,第二进气管与多个第二喷气孔连通;

滚筒在第一干燥区设有多个第三喷气孔,多个第三喷气孔贯穿滚筒,多个第三喷气孔沿滚筒周向均匀分布,第三进气管与多个第三喷气孔连通;

滚筒在第二包膜区设有多个第四喷气孔,多个第四喷气孔贯穿滚筒,多个第四喷气孔沿滚筒周向均匀分布,第四进气管与多个第四喷气孔连通;

滚筒在第二干燥区设有多个第五喷气孔,多个第五喷气孔贯穿滚筒,多个第五喷气孔沿滚筒周向均匀分布,第五进气管与多个第五喷气孔连通;

第一进料管与第二进气管中部连通,第二进料管与第四进气管中部连通;

转轴位于滚筒内部并与滚筒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第四进气管、第五进气管、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第四罩体和第五罩体;

第一罩体包围在滚筒位于预热区的外部,第一罩体与滚筒转动配合,第一罩体与滚筒配合处密封处理,第一罩体与滚筒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多个第一喷气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第一进气管与第一罩体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

第二罩体包围在滚筒位于第一包膜区的外部,第二罩体与滚筒转动配合,第二罩体与滚筒配合处密封处理,第二罩体与滚筒之间形成第二空腔,多个第二喷气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第二进气管与第二罩体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第三罩体包围在滚筒位于第一干燥区的外部,第三罩体与滚筒转动配合,第三罩体与滚筒配合处密封处理,第三罩体与滚筒之间形成第三空腔,多个第三喷气孔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第三进气管与第三罩体连接并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

第四罩体包围在滚筒位于第二包膜区的外部,第四罩体与滚筒转动配合,第四罩体与滚筒配合处密封处理,第四罩体与滚筒之间形成第四空腔,多个第四喷气孔与所述第四空腔连通,第四进气管与第四罩体连接并与所述第四空腔连通;

第五罩体包围在滚筒位于第二干燥区的外部,第五罩体与滚筒转动配合,第五罩体与滚筒配合处密封处理,第五罩体与滚筒之间形成第五空腔,多个第五喷气孔与所述第五空腔连通,第五进气管与第五罩体连接并与所述第五空腔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输气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第四进气管和第五进气管与输气管连通。

优选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第四进气管和第五进气管分别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气流流量。

优选地,第三进气管和第五进气管的直径小于第二进气管和第四进气管的直径。

优选地,第一喷气孔、第二喷气孔、第三喷气孔、第四喷气孔和第五喷气孔上分别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待包膜的颗粒顺序经过预热区、第一包膜区、第一干燥区、第二包膜区和第二干燥区,第一进气管向预热区吹送热空气,对待包膜的颗粒进行加热,第二进气管向第一包膜区吹送热空气,并且热空气中携带包膜原料,待包膜肥料颗粒在第一包膜区实现一次包膜,随后完成一次包膜的肥料颗粒进入第一干燥区,第三进气管向第一干燥区吹送热空气,使得肥料颗粒表面的包膜干燥固化,实现一次干燥,干燥后的肥料颗粒进入第二包膜区,第四进气管向第二包膜区吹送热空气,并且热空气中携带包膜原料,待包膜肥料颗粒在第二包膜区实现二次包膜,随后完成二次包膜的肥料颗粒进入第二干燥区,第五进气管向第二干燥区吹送热空气,使得肥料颗粒表面的包膜干燥固化,实现二次干燥;通过上述工作过程可见,肥料颗粒进行了两次包膜,肥料颗粒的包膜得到了提高,并且两次包膜工序之间还进行了干燥工序,这样肥料颗粒上就形成了两层包膜,提高了肥料养分的缓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的轴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包括滚筒1、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第三进气管23、第四进气管24、第五进气管25、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转轴3;

滚筒1第一端为进料口,滚筒1第二端为出料口,待包膜的肥料颗粒从滚筒1第一端进入滚筒1内,完成包膜的肥料颗粒从滚筒1第二端排出,滚筒1自第一端至第二端顺序设有预热区41、第一包膜区42、第一干燥区43、第二包膜区44和第二干燥区45,肥料颗粒顺序经过预热区41、第一包膜区42、第一干燥区43、第二包膜区44和第二干燥区45;

滚筒1在预热区41设有多个第一喷气孔,多个第一喷气孔贯穿滚筒1,多个第一喷气孔沿滚筒1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进气管2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进气管21与多个第一喷气孔连通,第一进气管21向预热区41内输送热空气,以对待包膜的肥料颗粒进行加热;

滚筒1在第一包膜区42设有多个第二喷气孔,多个第二喷气孔贯穿滚筒1,多个第二喷气孔沿滚筒1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进气管22设有多个,多个第二进气管22与多个第二喷气孔连通,第二进气管22向第一包膜区42内输送热空气;

滚筒1在第一干燥区43设有多个第三喷气孔,多个第三喷气孔贯穿滚筒1,多个第三喷气孔沿滚筒1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进气管23设有多个,多个第三进气管23与多个第三喷气孔连通,第三进气管23向第一干燥区43输送热空气,以对肥料颗粒上的包膜进行干燥固化;

滚筒1在第二包膜区44设有多个第四喷气孔,多个第四喷气孔贯穿滚筒1,多个第四喷气孔沿滚筒1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的第四进气管24设有多个,多个第四进气管24与多个第四喷气孔连通,第四进气管24向第二包膜区44内输送热空气;

滚筒1在第二干燥区45设有多个第五喷气孔,多个第五喷气孔贯穿滚筒1,多个第五喷气孔沿滚筒1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的第五进气管25设有多个,多个第五进气管25与多个第五喷气孔连通,第五进气管25向第二干燥区45输送热空气,以对肥料颗粒上的包膜进行干燥固化;

第一进料管与第二进气管22中部连通,第二进料管与第四进气管24中部连通,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用于输送包膜原料,第一进料管内的包膜原料在第二进气管22内热空气的携带下进入第一包膜区42,第二进料管内的包膜原料在第四进气管24内热空气的携带下进入第二包膜区44,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未图示;

转轴3位于滚筒1内部并与滚筒1同轴固定连接,转轴3与外部电机连接,由外部电机驱动转轴3转动,转轴3带动滚筒1转动。

本实施例提出的小麦抗干热风专用缓释肥的包膜机构工作过程中,外部电机驱动滚筒1转动,待包膜的颗粒顺序经过预热区41、第一包膜区42、第一干燥区43、第二包膜区44和第二干燥区45,第一进气管21向预热区41吹送热空气,对待包膜的颗粒进行加热,第二进气管22向第一包膜区42吹送热空气,并且热空气中携带包膜原料,待包膜肥料颗粒在第一包膜区42实现一次包膜,随后完成一次包膜的肥料颗粒进入第一干燥区43,第三进气管23向第一干燥区43吹送热空气,使得肥料颗粒表面的包膜干燥固化,实现一次干燥,干燥后的肥料颗粒进入第二包膜区44,第四进气管24向第二包膜区44吹送热空气,并且热空气中携带包膜原料,待包膜肥料颗粒在第二包膜区44实现二次包膜,随后完成二次包膜的肥料颗粒进入第二干燥区45,第五进气管25向第二干燥区45吹送热空气,使得肥料颗粒表面的包膜干燥固化,实现二次干燥;通过上述工作过程可见,肥料颗粒进行了两次包膜,肥料颗粒的包膜得到了提高,并且两次包膜工序之间还进行了干燥工序,这样肥料颗粒上就形成了两层包膜,提高了肥料养分的缓释效果。

由于滚筒1上连接有进气管,滚筒1不能连续同向转动,设置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第三进气管23、第四进气管24、第五进气管25、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外部电机驱动滚筒1顺时针转动一圈或多圈,再驱动滚筒1顺时针转动一圈或多圈,保持滚筒1始终处于转动的状态。

为了能使滚筒1能够连续同向转动,参照图3-4,还包括第一罩体51、第二罩体52、第三罩体53、第四罩体54和第五罩体55;

第一罩体51包围在滚筒1位于预热区41的外部,第一罩体51与滚筒1转动配合,第一罩体51与滚筒1配合处密封处理,第一罩体51与滚筒1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多个第一喷气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第一进气管21与第一罩体51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第一进气管21内的热空气先进入第一空腔内,再通过第一喷气孔进入预热区41内;

第二罩体52包围在滚筒1位于第一包膜区42的外部,第二罩体52与滚筒1转动配合,第二罩体52与滚筒1配合处密封处理,第二罩体52与滚筒1之间形成第二空腔,多个第二喷气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第二进气管22与第二罩体52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第二进气管22内的热空气先进入第二空腔内,再通过第二喷气孔进入第一包膜区42内;

第三罩体53包围在滚筒1位于第一干燥区43的外部,第三罩体53与滚筒1转动配合,第三罩体53与滚筒1配合处密封处理,第三罩体53与滚筒1之间形成第三空腔,多个第三喷气孔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第三进气管23与第三罩体53连接并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第三进气管23内的热空气先进入第三空腔内,再通过第三喷气孔进入第一干燥区43内;

第四罩体54包围在滚筒1位于第二包膜区44的外部,第四罩体54与滚筒1转动配合,第四罩体54与滚筒1配合处密封处理,第四罩体54与滚筒1之间形成第四空腔,多个第四喷气孔与所述第四空腔连通,第四进气管24与第四罩体54连接并与所述第四空腔连通,第四进气管24内的热空气先进入第四空腔内,再通过第四喷气孔进入第二包膜区44内;

第五罩体55包围在滚筒1位于第二干燥区45的外部,第五罩体55与滚筒1转动配合,第五罩体55与滚筒1配合处密封处理,第五罩体55与滚筒1之间形成第五空腔,多个第五喷气孔与所述第五空腔连通,第五进气管25与第五罩体55连接并与所述第五空腔连通,第五进气管25内的热空气先进入第五空腔内,再通过第五喷气孔进入第二干燥区45内。

当外部电机驱动滚筒1转动时,第一罩体51、第二罩体52、第三罩体53、第四罩体54和第五罩体55保持不转动,这样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第三进气管23、第四进气管24、第五进气管25、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也是保持不转动的。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输气管6,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第三进气管23、第四进气管24和第五进气管25与输气管6连通,输气管6用于向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第三进气管23、第四进气管24和第五进气管25输送热空气。

进一步地,第一进气管21、第二进气管22、第三进气管23、第四进气管24和第五进气管25分别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气流流量。

如果没有设置调节阀,可以设计第三进气管23和第五进气管25的直径小于第二进气管22和第四进气管24的直径,因为干燥包膜所需的气流流速不需要太大,气流流速太大反而对包膜造成破坏。

第一喷气孔、第二喷气孔、第三喷气孔、第四喷气孔和第五喷气孔上分别设有滤网,防止包膜原料将第一喷气孔、第二喷气孔、第三喷气孔、第四喷气孔和第五喷气孔堵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