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滑釉及止滑釉砖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19858发布日期:2021-06-11 21:3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止滑釉砖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滑釉及止滑釉砖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瓷砖的防滑处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在砖面做一些结构性的改变达到物理性的阻挡作用,如拉槽、改变纹理、模具效果等提高陶瓷砖表面粗糙度,故而此类防滑砖多表现为表面有凹凸,容易存在藏污、不易打理等问题,且光泽度多数较低。因此,在更青睐高亮、光洁面的国内市场,防滑砖并不受重视。技术实现要素:(一)发明目的为解决
背景技术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止滑釉及止滑釉砖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中的止滑釉利用大气压力,使地面摩擦系数大大增加,实现防滑的目的,此外还具有耐磨、防火、防腐蚀和抗污的效果;止滑釉砖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制备的到的止滑釉砖抗污、防滑性好,平整美观。(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滑釉,按照重量配比,其组成成分包括30-40份的熔块粒、20-30份的三氧化二铝、15-20份的硅藻土、15-20份的贝壳粉、0.2-0.3份的纳米碳管和5-10份的添加剂;每份熔块粒包括0.5-0.6份的二氧化硅、0.1-0.2份的氧化锌、0.1-0.2份的氧化镁、0.05-0.1份的氧化钙和0.01-0.02份的三氧化二铁。优选的,按照重量配比,其组成成分包括30份的熔块粒、20份的三氧化二铝、15份的硅藻土、15份的贝壳粉和5份的添加剂;每份熔块粒包括0.5份的二氧化硅、0.2份的纳米碳管、0.1份的氧化锌、0.1份的氧化镁、0.05份的氧化钙和0.01份的三氧化二铁。优选的,按照重量配比,其组成成分包括40份的熔块粒、30份的三氧化二铝、20份的硅藻土、20份的贝壳粉和10份的添加剂;每份熔块粒包括0.6份的二氧化硅、0.3份的纳米碳管、0.2份的氧化锌、0.2份的氧化镁、0.1份的氧化钙和0.02份的三氧化二铁。优选的,按照重量配比,其组成成分包括35份的熔块粒、25份的三氧化二铝、18份的硅藻土、16份的贝壳粉和7份的添加剂;每份熔块粒包括0.55份的二氧化硅、0.25份的纳米碳管、0.15份的氧化锌、0.15份的氧化镁、0.06份的氧化钙和0.015份的三氧化二铁。优选的,添加剂包括粘黏剂、防火剂、防腐蚀剂和抗污剂。优选的,纳米碳管的管径为40-50nm,长度为1-2μm。本发明又提出一种止滑釉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制备熔块粒:将各组分原料按照重量配比,依次加入熔炼炉,在1600℃-1800℃条件下熔炼1-2小时;将熔炼液急速淬冷成型后投入粉碎机粉碎处理;采用100-120目的网筛对熔块粒进行筛选;s2、将熔块粒、三氧化二铝、硅藻土、贝壳粉、添加剂和适量的水按照重量配比混合,挤出式造粒,干燥后过80-100目的网筛,得到止滑釉干粒。优选的,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为:将1g蔗糖溶解在事先配置好的19g6mol/l的h2so4的溶液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形成5%的蔗糖酸性溶液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反应1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后干燥即可得到纳米碳管。本发明又提出一种止滑釉砖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a1、制备砖体,并对其干燥处理;a2、在砖体上淋底釉;a3、在底釉层上喷墨印花;a4、制备保护釉层:保护釉层由改性陶瓷胶水和保护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胶合在底釉层表面;a5、铺干粒:干粒通过胶水固定在保护釉层表面;a6、窑炉烧制:在1230℃条件下烧制80-90min;a7、采用金刚模块进行超平抛光;a8、磨边倒角处理后,得到止滑釉砖。优选的,铺干粒的标准为100g/m3。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一、本发明中的止滑釉采用熔块粒、三氧化二铝、硅藻土、贝壳粉和添加剂混合制备,纳米碳管在釉面形成微小的蓄水通道,在遇水时,硅藻土、贝壳粉加快水分渗透至通道内,当脚底或鞋底接触釉面时,水受压后会从通道挤出,使其呈真空状态,从而产生物理吸盘的作用,利用大气压力,使地面摩擦系数大大增加,实现防滑的目的,此外还具有耐磨、防火、防腐蚀和抗污的效果;二、本发明中的止滑釉砖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制备的到的止滑釉砖抗污、防滑性好,平整美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实施例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止滑釉,按照重量配比,其组成成分包括30份的熔块粒、20份的三氧化二铝、15份的硅藻土、15份的贝壳粉和5份的添加剂;每份熔块粒包括0.5份的二氧化硅、0.2份的纳米碳管、0.1份的氧化锌、0.1份的氧化镁、0.05份的氧化钙和0.01份的三氧化二铁。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添加剂包括粘黏剂、防火剂、防腐蚀剂和抗污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纳米碳管的管径为40-50nm,长度为1-2μm。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止滑釉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制备熔块粒:将各组分原料按照重量配比,依次加入熔炼炉,在1600℃-1800℃条件下熔炼1-2小时;将熔炼液急速淬冷成型后投入粉碎机粉碎处理;采用100-120目的网筛对熔块粒进行筛选;s2、将熔块粒、三氧化二铝、硅藻土、贝壳粉、添加剂和适量的水按照重量配比混合,挤出式造粒,干燥后过80-100目的网筛,得到止滑釉干粒。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为:将1g蔗糖溶解在事先配置好的19g6mol/l的h2so4的溶液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形成5%的蔗糖酸性溶液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反应1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后干燥即可得到纳米碳管。实施例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止滑釉,按照重量配比,其组成成分包括40份的熔块粒、30份的三氧化二铝、20份的硅藻土、20份的贝壳粉和10份的添加剂;每份熔块粒包括0.6份的二氧化硅、0.3份的纳米碳管、0.2份的氧化锌、0.2份的氧化镁、0.1份的氧化钙和0.02份的三氧化二铁。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添加剂包括粘黏剂、防火剂、防腐蚀剂和抗污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纳米碳管的管径为40-50nm,长度为1-2μm。优先的,上述止滑釉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制备熔块粒:将各组分原料按照重量配比,依次加入熔炼炉,在1600℃-1800℃条件下熔炼1-2小时;将熔炼液急速淬冷成型后投入粉碎机粉碎处理;采用100-120目的网筛对熔块粒进行筛选;s2、将熔块粒、三氧化二铝、硅藻土、贝壳粉、添加剂和适量的水按照重量配比混合,挤出式造粒,干燥后过80-100目的网筛,得到止滑釉干粒。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为:将1g蔗糖溶解在事先配置好的19g6mol/l的h2so4的溶液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形成5%的蔗糖酸性溶液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反应1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后干燥即可得到纳米碳管。实施例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止滑釉,按照重量配比,其组成成分包括35份的熔块粒、25份的三氧化二铝、18份的硅藻土、16份的贝壳粉和7份的添加剂;每份熔块粒包括0.55份的二氧化硅、0.25份的纳米碳管、0.15份的氧化锌、0.15份的氧化镁、0.06份的氧化钙和0.015份的三氧化二铁。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添加剂包括粘黏剂、防火剂、防腐蚀剂和抗污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纳米碳管的管径为40-50nm,长度为1-2μm。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止滑釉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制备熔块粒:将各组分原料按照重量配比,依次加入熔炼炉,在1600℃-1800℃条件下熔炼1-2小时;将熔炼液急速淬冷成型后投入粉碎机粉碎处理;采用100-120目的网筛对熔块粒进行筛选;s2、将熔块粒、三氧化二铝、硅藻土、贝壳粉、添加剂和适量的水按照重量配比混合,挤出式造粒,干燥后过80-100目的网筛,得到止滑釉干粒。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为:将1g蔗糖溶解在事先配置好的19g6mol/l的h2so4的溶液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形成5%的蔗糖酸性溶液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在180℃下水热反应1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后干燥即可得到纳米碳管。本发明中的止滑釉采用熔块粒、三氧化二铝、硅藻土、贝壳粉和添加剂混合制备,纳米碳管在釉面形成微小的蓄水通道,在遇水时,硅藻土、贝壳粉加快水分渗透至通道内,当脚底或鞋底接触釉面时,水受压后会从通道挤出,使其呈真空状态,从而产生物理吸盘的作用,利用大气压力,使地面摩擦系数大大增加,实现防滑的目的,此外还具有耐磨、防火、防腐蚀和抗污的效果。实施例4本发明又提出一种止滑釉砖的加工方法,步骤如下:a1、制备砖体,并对其干燥处理;a2、在砖体上淋底釉;a3、在底釉层上喷墨印花;a4、制备保护釉层:保护釉层由改性陶瓷胶水和保护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胶合在底釉层表面;a5、铺干粒:干粒通过胶水固定在保护釉层表面;a6、窑炉烧制:在1230℃条件下烧制80-90min;a7、采用金刚模块进行超平抛光;a8、磨边倒角处理后,得到止滑釉砖。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铺干粒的标准为100g/m3。对制备得到的止滑釉砖和普通砖进行性能对比实验,结果如表1性能普通砖止滑釉砖抗污性较强增强水波纹有无透感一般在普通的基础上增加50%遇水摩擦系数0.2-0.40.8表1结合表1可知,本发明中的止滑釉砖的加工方法制备的到的止滑釉砖抗污、防滑性好,平整美观。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