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34935发布日期:2023-01-14 07: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淤泥预处理将淤泥和生石灰搅拌,并静置干燥研磨,得到处理后的淤泥,并将其分两部分,分别为a部分和b部分;步骤s2、废旧混凝土破碎去除废旧混凝土中的杂物,并对其进行粉碎筛分,得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步骤s3、再生细骨料处理将步骤s2得到的再生细骨料、步骤s1预处理得到的淤泥的a部分以及偏高岭土、水泥进行充分混合,再将混合料和水混合搅拌;步骤s4、再生粗骨料处理向步骤s2得到的再生粗骨料喷洒水,使再生粗骨料处于饱和面干状态;步骤s5、制备绿色混凝土将步骤s4处理得到的再生粗骨料、步骤s3处理得到的再生细骨料、步骤s1处理得到的淤泥的b部分以及水泥、水和减水剂混合搅拌,最终得到目标产物绿色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将淤泥和生石灰搅拌,并静置干燥研磨,具体包括以下操作:将淤泥进行过筛处理,过筛后的淤泥和生石灰按重量比100:6-16混合搅拌,静置干燥,待干燥后研磨至0.08mm后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去除废旧混凝土中的杂物,并对其进行粉碎处理,得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21、将废旧混凝土进行初步破碎,清理其中的杂物;步骤s22、继续进行二次破碎,得到直径35cm以下的混合物;步骤s23、将步骤s22得到的混合物进一步筛分,分别得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再生细骨料、步骤s1预处理得到的淤泥的a部分以及偏高岭土进行充分混合,再将混合料和水混合搅拌,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31、将步骤s2得到的再生细骨料、步骤s1预处理得到的淤泥以及偏高岭土、水泥按质量比100:5-10:0-5:2混合,得混合料;步骤s32、将混合料和水按质量比100:1-4混合搅拌,其中,水以边搅拌边喷洒的方式加入,直至水添加完毕,养护至少7d后备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将步骤s4处理得到的再生粗骨料、步骤s3处理得到的再生细骨料、步骤s1处理得到的淤泥的b部分以及水泥、水和减水剂混合搅拌,最终得到目标产物绿色混凝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51、将步骤s4处理得到的再生粗骨料、步骤s3处理得到的再生细骨料充分搅拌;步骤s52、继续加入步骤s1处理得到的淤泥,充分搅拌;步骤s53、再加入水和减水剂,充分搅拌,最终得到目标产物绿色混凝土;其中,步骤s4处理得到的再生粗骨料、步骤s3处理得到的再生细骨料、步骤s1处理得到
的淤泥的b部分以及水泥、水和减水剂的重量比为65-75:190-200:20-30:90-110:35-40: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超细水泥,其中位粒径d50在1um以下,最大粒径不超过18um,80%以上颗粒尺寸在5um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抗泥型高效减水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高岭土为高岭石粉磨后于600-900℃煅烧所得,细度为4000-18000m2/kg。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部分和b部分的重量比为100:(50-2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淤泥和废旧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淤泥预处理;步骤S2、废旧混凝土破碎;步骤S3、再生细骨料处理;步骤S4、再生粗骨料处理;步骤S5、制备绿色混凝土,本发明采用了大量废旧混凝土、江河湖海淤泥等建筑垃圾作原料,消纳了大量建筑垃圾,不仅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还减少了传统方法产生的高能耗,是一种绿色的再生循环利用技术,发明的混凝土可用于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等结构,应用前景广泛、效益可观。效益可观。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乐绍林 朱世峰 段庆松 陈伟 路洋 马小云 高望 桑毅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3
技术公布日:2023/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