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东北低温地区的水稻秸秆制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27947发布日期:2023-01-20 20:0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东北低温地区的水稻秸秆制肥方法。


背景技术:

2.现在市场上的生物肥料种类很丰富,但很少有以水稻秸秆为主材料的肥料,所以造成了水稻秸秆在资源利用率上很低,由于传统的农家肥沤制方式生产成本比较高,此外,一般的水稻秸秆在农村多数以烧火为主要用途,加上农家肥在夏季堆放时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冬季在东北地区,由于气温较低,发酵过程比较长,搅拌困难等原因,所以把水稻秸秆进行循环性的腐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腐熟过程结束后,再添加生物菌,就成了很好的有机肥,这种发酵腐熟生产的周期可以进行不断的循环,从进料到出成品夏季大约需要25-30天,冬季大约需要40-45天,发酵效果也很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东北低温地区的水稻秸秆制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东北低温地区的水稻秸秆制肥方法,其制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铲车挖一个5米宽、15米长、5米深的沟,且两头设置有坡道,可以铲车行走;b、在沟底铺设塑料布,并将水稻秸秆铺设在沟底,然后将家禽人畜粪便和草木灰铺设在水稻秸秆表面,形成一层发酵层,且每层发酵层的表面均抛洒微生物菌;c、用塑料布覆盖,夏季7天用铲车搅拌一次,冬季12天用铲车搅拌一次,搅拌后继续用塑料布进行覆盖;d、发酵结束后用铲车挖出来进行简单的晾晒,并运到储存点备用。
5.优选的,所述沟的侧面也铺设有塑料布,且塑料布的厚度为0.15mm。
6.优选的,所述水稻秸秆的长度为1-2cm,且水稻秸秆的重量份数为65份,家禽人畜粪便和草木灰的重量份数为35份。
7.优选的,所述发酵层的数量为3-4层,且每层发酵层的厚度均为40cm。
8.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配合水体进行搅拌混合后使用,且微生物菌与水体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数为2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先粉碎秸秆,再把家畜粪便撒到秸秆上,然后再撒上秸秆,一层一层的撒上,不用充分均匀混合,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经微生物菌群对有机物料发酵后,各原料成分即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各种元素,并且微生物活性菌群和有机质等物质,也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需,对水稻秸秆进行利用后,不但能降低化肥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也能提升农作物的品质提升,实现绿色粮食的保障,并且还能保障减少秸秆焚烧对生产环境的污染,且本技术可以全年利用秸秆、家禽人畜粪便、草木进行发酵生产,制作的肥料在营养方面比较全
面,并且肥效高,可以满足各种农作物各个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该肥料的生产工艺方便简捷、适合低温生产、并且周期短、各材料的营养成分挥发少,在原料利用率上有了很大提高,在农村能够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1.一种适用东北低温地区的水稻秸秆制肥方法,其制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铲车挖一个5米宽、15米长、5米深的沟,且两头设置有坡道,可以铲车行走;b、在沟底铺设塑料布,并将水稻秸秆铺设在沟底,然后将家禽人畜粪便和草木灰铺设在水稻秸秆表面,形成一层发酵层,且每层发酵层的表面均抛洒微生物菌;c、用塑料布覆盖,夏季7天用铲车搅拌一次,冬季12天用铲车搅拌一次,搅拌后继续用塑料布进行覆盖;d、发酵结束后用铲车挖出来进行简单的晾晒,并运到储存点备用。
12.通过先粉碎秸秆,再把家畜粪便撒到秸秆上,然后再撒上秸秆,一层一层的撒上,不用充分均匀混合,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经微生物菌群对有机物料发酵后,各原料成分即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各种元素,并且微生物活性菌群和有机质等物质,也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需,对水稻秸秆进行利用后,不但能降低化肥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也能提升农作物的品质提升,实现绿色粮食的保障,并且还能保障减少秸秆焚烧对生产环境的污染,且本技术可以全年利用秸秆、家禽人畜粪便、草木进行发酵生产,制作的肥料在营养方面比较全面,并且肥效高,可以满足各种农作物各个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该肥料的生产工艺方便简捷、适合低温生产、并且周期短、各材料的营养成分挥发少,在原料利用率上有了很大提高,在农村能够大规模生产。
13.实施例一:一种适用东北低温地区的水稻秸秆制肥方法,其制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铲车挖一个5米宽、15米长、5米深的沟,且两头设置有坡道,可以铲车行走,沟的侧面也铺设有塑料布,且塑料布的厚度为0.15mm;b、在沟底铺设塑料布,并将水稻秸秆铺设在沟底,然后将家禽人畜粪便和草木灰铺设在水稻秸秆表面,形成一层发酵层,且每层发酵层的表面均抛洒微生物菌;c、用塑料布覆盖,夏季7天用铲车搅拌一次,冬季12天用铲车搅拌一次,搅拌后继续用塑料布进行覆盖;d、发酵结束后用铲车挖出来进行简单的晾晒,并运到储存点备用。
14.实施例二:一种适用东北低温地区的水稻秸秆制肥方法,其制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铲车挖一个5米宽、15米长、5米深的沟,且两头设置有坡道,可以铲车行走;b、在沟底铺设塑料布,并将水稻秸秆铺设在沟底,然后将家禽人畜粪便和草木灰铺设在水稻秸秆表面,水稻秸秆的长度为1-2cm,且水稻秸秆的重量份数为65份,家禽人畜
粪便和草木灰的重量份数为35份,形成一层发酵层,且每层发酵层的表面均抛洒微生物菌;c、用塑料布覆盖,夏季7天用铲车搅拌一次,冬季12天用铲车搅拌一次,搅拌后继续用塑料布进行覆盖;d、发酵结束后用铲车挖出来进行简单的晾晒,并运到储存点备用。
15.实施例三:一种适用东北低温地区的水稻秸秆制肥方法,其制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铲车挖一个5米宽、15米长、5米深的沟,且两头设置有坡道,可以铲车行走;b、在沟底铺设塑料布,并将水稻秸秆铺设在沟底,然后将家禽人畜粪便和草木灰铺设在水稻秸秆表面,形成一层发酵层,发酵层的数量为3-4层,且每层发酵层的厚度均为40cm,且每层发酵层的表面均抛洒微生物菌;c、用塑料布覆盖,夏季7天用铲车搅拌一次,冬季12天用铲车搅拌一次,搅拌后继续用塑料布进行覆盖;d、发酵结束后用铲车挖出来进行简单的晾晒,并运到储存点备用。
16.实施例四:一种适用东北低温地区的水稻秸秆制肥方法,其制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铲车挖一个5米宽、15米长、5米深的沟,且两头设置有坡道,可以铲车行走;b、在沟底铺设塑料布,并将水稻秸秆铺设在沟底,然后将家禽人畜粪便和草木灰铺设在水稻秸秆表面,形成一层发酵层,且每层发酵层的表面均抛洒微生物菌,微生物菌配合水体进行搅拌混合后使用,且微生物菌与水体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数为2份;c、用塑料布覆盖,夏季7天用铲车搅拌一次,冬季12天用铲车搅拌一次,搅拌后继续用塑料布进行覆盖;d、发酵结束后用铲车挖出来进行简单的晾晒,并运到储存点备用。
1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