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烧结的石灰粘土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16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烧结的石灰粘土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非烧结的建筑材料。
在已有技术中,非烧结的建筑材料有用红壤、石灰、水和添加剂经蒸汽固化而制得。用这种方法制得的建筑材料,虽然强度较高,但其耗费能源和设备投资都较大。英国专利GB2034685B揭示了用经过予处理的红壤与粘结剂聚乙烯醇按一定比例在模中成型,制造非烧结的建筑材料。英国的另一份专利GB2106092A揭示了用石英、粘土、颜料、添加剂、矿物粘结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注入模内,通过模内振动,使混合物变为固体,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在低热下干燥来制造非烧结的建筑材料。上述两份专利都是用土壤和化学添加剂来做非烧结的建筑材料,而没有探讨所得制品的成本和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石灰粘土砖,仅采用粘土和石灰,而不掺加任何添加剂,其目的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并使所得制品的性能符合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石灰粘土砖所用的土壤主要系火山岩浆喷发到地面,经风化而成的幼年土,由于这种土壤中非晶质粘土矿物的含量较高,所以土壤的活性也较高,易在常温下起水化反应,并在压结作用下生成具有一定强度结构的水化产物。用此种粘土制作建筑材料时,可不用添加其它粘结剂,仅用石灰做固化剂,经过简单的工艺过程即可。
用粘土和石灰制做非烧结建筑材料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为粘土和石灰,粘土最好采用火山灰土、玄武岩或安山玄武岩风化的幼年土。石灰最好采用生石灰,其加量为粘土的2~25%(以重量计),但以5%~10%为宜。石灰经粉碎后粉末通过170目筛网,筛余<15%。用简易粉碎设备时,一般应控制上述筛余<30%,且最大筛余粒径小于1mm,所用粘土的含水率最好控制在15%(以重量计)以下,经粉碎后使其最大粒径小于3mm,将两种原料计量后,干混合均匀,再加适量水进行搅拌。加水的量使成型时水份含量在12~14%之间。搅拌好的料应进行陈化,陈化时间一般为1~4小时。使生石灰消化放热至最高温度后,方可加压成型。成型采用单面加压时,压力控制在100~400Kg/cm2。采用双面加压时,压力可在20~200Kg/cm2。将成型后的坯体密码在平整的场地上,使其自然固化。密码的坯体高度不宜超过1.5米,用塑料薄膜复盖3至5天后,再任其自然干燥25天左右,经检验后出厂。
用X射线和差热分析得知成品中的水化产物主要是CSH(B)、C2SH和C3AH6。因此,这种石灰粘土砖具有较好的抗水性,抗冻性和耐久性,可代替烧结粘土砖用作一般建筑物。对抵抗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形成的“酸雨”也是力所能及的。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比较,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其生产线可用自动化操作,也可用手工操作,可适用于工厂大规模生产或小作坊生产。本发明对设备、厂房没有特殊要求,可做成“活动工厂”流动作业。
本发明所述的石灰粘土砖,根据用途的不同,其形状可做成多种式样,必要时,还可加入各种着色矿物颜料,赋予制品更多的性能和用途。
本发明的最佳
具体实施方式 原料安山玄武岩风化的幼年土、生石灰。
原料处理先测安山玄武岩风化的幼年土的含水率,若大于15%(以重量计),,则使其风干至合格,经粉碎后使最大粒径小于3mm,生石灰经粉碎后,通过170目筛网,筛余小于15%。
制作工艺将上述原料以生石灰占安山玄武岩风化的幼年土9%的比例,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匀后加适量水再搅拌,将拌好的料置于消化仓内陈化1小时,在单面压制机中压制成型,成型压力为300Kg/cm2,成型后的坯体在采光的塑料薄膜棚内堆放5天后,自然干燥25天,即得成品。
所得成品的性能如下
自然容重1.96g/cm3
烘干容重1.76g/cm3
饱水容重2.11g/cm3
吸水率20%
抗压强度127 Kg/cm2
抗折强度28 Kg/cm2
软化系数0.57
碳化系数0.84
干湿循环系数1.06
抗冻性合格
收缩值(28天)0.0612%
静力弹性模量6.4×104Kg/cm2
权利要求
1、非烧结的石灰粘土砖,属于非烧结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仅用粘土和石灰制作,石灰的加量为粘土的2~25%(以重量计)。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石灰粘土砖,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粘土最好采用火山灰土、玄武岩或安山玄武岩风化的幼年土。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石灰粘土砖,其特征还在于石灰最好采用生石灰。
4、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石灰粘土砖,其特征在于石灰的加量最好为粘土的5~10%(以重量计)。
专利摘要
非烧结的石灰粘土砖,属于非烧结的建筑材料。此种石灰粘土砖仅用石灰和粘土经简单的自然固化工艺制成,而不需添加任何外加剂,石灰的加量为粘土的2~25%(以重量计)。本发明所述的石灰粘土砖,由于生产工艺简单易行,所用设备投资低,可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生产,甚至可以做成“活动工厂”流动作业。所得制品的性能达到要求,而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C04B28/22GK85101914SQ85101914
公开日1986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张仁寿, 肖臣周, 张力, 杨淳 申请人: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