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化石灰粉剂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61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盾化石灰粉剂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冶金用灰粉剂保持干燥的方法。
硫是钢中有害杂质,带来许多危害,如钢材在低温使用时,出现脆性断裂;对大型锻件用钢,硫恶化热加工的性能。因此硫在钢中的含量必须严格控制。随着特殊用途的钢材需要量日益增长,用户要求钢中的硫特低,采用喷射冶金是获得超低硫钢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外广泛在钢包内喷吹硅钙粉剂脱硫,但使用硅钙粉剂脱硫存在着二个主要问题,一是价格太贵,约3400元/吨;二是在钢中易生成大颗粒铝酸钙夹杂。喷吹氧化钙粉剂也可达到脱硫目的,但需将块状石灰制成石灰粉剂,由于石灰粉剂特别易于吸潮,粘附性很强,易阻塞喷枪,出现不稳定输送。並且吸潮后的石灰粉剂喷入钢水中,使钢中氢含量升高,降低钢材质量。
国外大多数工厂也采用碳化钙粉剂进行铁水炉外脱硫,这种脱硫剂有较好的脱硫效果,但生产碳化钙粉剂耗电量大,成本高,运输与贮存时必须密封,受潮后易发生爆炸,而且严重污染环境。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研制一种不易吸潮,又有很高活性的石灰粉剂,称为盾化石灰。用于铁水予处理,钢水精炼和向炉内喷吹的强化冶炼,以解决净化钢液,获得超低硫的钢材。
本发明的要点是将石灰石破碎、整粒至25-40毫米,装入立窑焙烧,焙烧温度1200℃-1300℃,保温2-3小时,冷却到300℃以下出窑。然后将锻烧后的块状石灰破碎1-0.05mm,将1-0.05mm石灰粉剂再送入回转窑或其它形式的冶金炉进行第二次焙烧,焙烧温度700℃-900℃,保温时间1.5-2小时。随炉缓冷至200℃左右,入密封料仓内贮存,冷却到常温,可以进行包装,包装采用双层密封。
第一次焙烧,块状石灰粒级可根据炉子容积进行适当调整,炉子容积由石灰粉剂生产能力决定。生产采用连续式,燃料固体或气体均可。
用于铁水炉外脱硫的石灰粉剂,只需采用上述生产方法中第一次焙烧的工艺,就能满足喷粉的要求。盾化石灰生产方法简单、可靠,易于掌握,投资少,收效快。既解决了喷射冶金技术中粉剂呈悬浮状态输送的问题,又能满足喷射冶金对粉剂的要求,脱硫效果好,比表面积大,有很高的活性,流动性好,不易吸潮,不增加钢中氢含量,而且成本低廉。
按上述方法生产出来的盾化石灰粉剂,经重庆市科委仪器分析中心和重庆水泥厂质量检验站检测,其主要性能是活性大于300毫升;堆比重1.0克/立方厘米至1.1克/立方厘米流动性大于1.58秒/50克,比表面积0.3平方厘米/克至0.4平方厘米/克CaO大于90%;烧损小于1%。
贮存15天后,水份小于0.5%。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盾化石灰粉剂的方法是将石灰石破碎、整粒、入立窑焙烧。随窑缓冷到一定温度出窑。其特征在于石灰石整粒入立窑焙烧到1200℃-1300℃,保温2-3小时,随窑缓冷300℃以下出窑。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生产盾化石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焙烧后的石灰破碎至1-0.05毫米。
3.按照权利要求
1、2所述的生产盾化石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0.05毫米的石灰进行第二次焙烧,焙烧温度700℃-900℃,保温时间1.5-2小时,冷却至200℃-300℃以下,送入密封仓。
4.按照权利要求
3所述的生产盾化石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二次焙烧后1-0.05毫米的石灰,用双层密封包装。
专利摘要
一种生产盾化石灰的方法,对石灰石采用了两次焙烧,不仅解决了喷射冶金技术中粉剂呈悬浮状态输送的问题,而且使粉剂始终保持干燥,不增加钢中气体含量。该方法简单、可靠,易于掌握。按此方法生产出来的盾化石灰成本低,不易吸潮,具有良好的脱硫效果。
文档编号C04B2/00GK85102179SQ85102179
公开日1986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徐楚韶, 陈光碧 申请人:重庆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