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20288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C-C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配合上述图式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S,其中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S包括:一基板结构1、一保护结构2及一粘着结构3。
[0068]首先,配合图3、图4及图5所示,基板结构I具有一透明部11及一从透明部11的外周围环绕地延伸而出以围绕透明部11的非平面装饰部12,其中透明部11的底面110与非平面装饰部12的底面120彼此相连。另外,保护结构2设置在透明部11的底面110上,其中保护结构2包括一设置在透明部11的底面110上的第一透明粘着层21及一设置在第一透明粘着层21上的透明保护层22。再者,粘着结构3设置在非平面装饰部12的底面120上,其中粘着结构3包括一设置在非平面装饰部12的底面120上的第一粘着层31、一设置在第一粘着层31上的基底层32、一设置在基底层32上的第二粘着层33、及一设置在第二粘着层33上的第二离型膜34。
[0069]另外,配合图3、图4、图6及图7所示,当第二离型膜34被撕开而脱离第二粘着层33后,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S就可通过第二粘着层33以贴附在便携式电子装置P上。在设计上,由于保护结构2的厚度Hl小于粘着结构3的厚度H2(例如保护结构2的厚度Hl与粘着结构3的厚度H2的差异会介于O至0.15mm之间),所以保护结构2的最底端相对于透明部11的底面110的高度Tl小于粘着结构3的最底端相对于非平面装饰部12的底面120的高度T2,藉此透明保护层22与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显示区P2之间形成有一间隙G。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当用户按压基板结构I的透明部11时,在保护结构2的透明保护层22与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显示区P2之间不会产生任何的水波纹或牛顿环。
[0070]第四实施例
[0071]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S,其中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S包括:一基板结构1、一保护结构2及一粘着结构3。其中,如图8所示,保护结构I包括一设置在透明保护层22上的第二透明粘着层23及一设置在第二透明粘着层23上的第一离型膜24。因此,如图9所示,当使用者将第一离型膜24从第二透明粘着层23上剥离后,保护结构I就可通过第二透明粘着层23,以直接贴附在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显示区P2上。藉此,第二透明粘着层23会被连接于透明保护层22与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显示区P2之间。
[0072]第五实施例
[0073]请参阅图10至图17所示,其中图11为图10的D-D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贴附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剖面示意图,图14为图10的E-E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贴附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剖面示意图。配合上述图式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S,其中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S包括:一基板结构1、一保护结构2及一粘着结构3,其中基板结构I具有一透明部11及一从透明部11的外周围环绕地延伸而出以围绕透明部11的非平面装饰部12。
[0074]首先,配合图10至图13所示,保护结构2包括一设置在透明部11的底面110上的第一透明粘着层21、一设置在第一透明粘着层21上的透明保护层22、一设置在透明保护层22上的第二透明粘着层23、及一设置在第二透明粘着层23上的第一离型膜24,并且第一离型膜24具有一与第二透明粘着层23彼此分离的第一手动剥离部240。因此,配合图10及图13所示,当使用者通过第一手动剥离部240以将第一离型膜24从第二透明粘着层23上剥离后,保护结构2就可以通过第二透明粘着层23,以直接贴附在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一显示区P2上。藉此,第二透明粘着层23会被连接于透明保护层22与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显示区P2之间。
[0075]另外,配合图10至图13所示,粘着结构3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非平面装饰部12的两个底面120上的第一粘着层31、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粘着层31上的基底层32、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基底层32上的第二粘着层33、及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粘着层33上的第二离型膜34,并且第二离型膜34具有一与第二粘着层33彼此分离的第二手动剥离部340。因此,配合图10及图13所示,当使用者通过第二手动剥离部340以将第二离型膜34从第二粘着层33上剥离后,粘着结构3就可以通过第二粘着层33,以直接贴附在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一装饰区Pl上。藉此,第二粘着层33会被连接于基底层32与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装饰区Pl之间。
[0076]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0及图17所示,非平面装饰部12具有一对应于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一定位标记的贯穿定位孔121,其中定位标记可以是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按键体、喇叭孔、或影像擷取开口等等。另外,如图17所示,粘着结构3具有用于裸露形成在非平面装饰部12的底面120上的一预定图案122 (例如ABC或任何图形)的一贯穿开口 300。
[0077]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及第五实施例中,透明保护层22为一厚度小于等于150 μ m且穿透率介于88至99%及雾度介于0.1%至2%之间的抗水波纹透明膜,第一透明粘着层21为一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及硅胶三者其中之一所制作出来且粘着力介于8至50N/25mm的高穿透率粘着剂,并且第二透明粘着层23为一由硅胶所制作出来且粘着力介于10至200mN/25mm的高穿透率粘着剂。另外,保护结构2的厚度Hl小于或等于粘着结构3的厚度H2 (例如保护结构2的厚度Hl与粘着结构3的厚度H2的差异会介于O至0.15mm之间),所以保护结构2的最底端相对于透明部11的底面110的高度Tl小于或等于粘着结构3的最底端相对于非平面装饰部12的底面120的高度T2。
[0078]值得注意的是,配合图12及图13所示,保护结构2与粘着结构3彼此分离以形成一位于保护结构2与粘着结构3之间排气通道g,这种排气通道g的设计将有助于排除第二透明粘着层23贴附在显示区P2上时在第二透明粘着层23与显示区P2之间所产生的空气。另外,如图15、图16及图17所示,保护结构2的两相反长侧边也可分别设计另外两个排气通道g。藉此,本实用新型使用上述的方式,也可以确保当用户按压基板结构I的透明部11时,由于第二透明粘着层23与显示区P2之间所产生的空气已通过排气通道g进行排除,所以在保护结构2的第二透明粘着层23与便携式电子装置P的显示区P2之间不会产生任何的水波纹或牛顿环。
[007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平面钢化玻璃保护贴包括: 一基板结构,所述基板结构具有一透明部及两个分别从所述透明部的两相反侧端延伸而出的非平面装饰部,其中所述透明部的底面与每一个所述非平面装饰部的底面彼此相连; 一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设置在所述透明部的底面上,其中所述保护结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透明部的底面上的第一透明粘着层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粘着层上的透明保护层;以及 一粘着结构,所述粘着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非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