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组合型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94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甲醛组合型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醛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甲醛冷却吸收工艺的甲
醛组合型吸收塔。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银法甲醛生产经50多年风雨历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能耗从耗气型转变为外供气型,物耗从500kg甲醇/T 37%甲醛到现在的445kg甲醇/T 37%甲醛,产能从几十万吨发展到今天二千多万吨,银法生产产能及技术已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甲醛生产由粗放型发展到精细化生产,由简单到专业发展的道路,在工艺及操作上研究的就是提高转换率。现在许多工厂在甲醛生产管理,甲醛工艺优化,触媒选用及安装上都做的很好,但是物耗水平只能保持在445kg左右。银法甲醛生产由反应单元和吸收单元组成,吸收单元由吸收塔来完成冷却吸收工作操作,提高吸收率,防止甲醛气体逃逸,及生产聚合特别在浓甲醛生产上,现在吸收装置很难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甲醛组合型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甲醛组合型吸收塔,具有
筒体,其特征是筒体自下而上一次包括塔底段、冷却段、吸收段、浮阀段、塔顶段,冷却段与
吸收段之间设置有分布器,吸收气体自下而上流动,吸收液自上而下流动,通过吸收作用,
产品有塔底采出,剩余的气体进入后续部分进行作用。
进一步,为了使得流通量大,阻力小,分布器为圆盘式分布器。 为了节约材料的成本,冷却段的直径比吸收段的直径大,吸收段以上的直径相对较小,冷却段以下的直径相对较大。 为了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冷却段内部填有不锈钢规整填料。[0008] 吸收段内部填有不锈钢规整填料。 冷却段内填有的为SM250不锈钢规整填料,吸收段内填有的为SM350不锈钢规整填料或WS450不锈钢规整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甲醛组合型吸收塔,将需要在2个吸收塔完成的吸收工序的操作整合在一个装置内完成,节约总体投资的成本,热量的损失较少,甲醛不易聚合,节约能源。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塔底段,3、冷却段,4、吸收段,5、浮阀段,6、塔顶段,7分布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0015] 如
图1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的甲醛组合型吸收塔,具有筒体l,筒体1自下而上一次包括塔底段2、冷却段3、吸收段4、浮阀段5、塔顶段6,冷却段3与吸收段4之间设置有圆盘式的分布器7,冷却段3的直径比吸收段4的直径大,冷却段3和吸收段4内部都填有不锈钢规整填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三元吸收气体自下而上流动,吸收液自上而下流动,进行逆流吸收操作,吸收气体在冷却段3的吸收塔进行气体冷却交换后,进入吸收段4再进行气体交换吸收,吸收液下流,未吸收气在进入浮阀段5再次进行气膜吸收,吸收液水由浮阀段5加入,产品有塔底采出,剩余的不可吸收气体进入后序部分,去尾气处理器生产蒸汽。[0017]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甲醛组合型吸收塔,具有筒体(1),其特征是筒体(1)自下而上一次包括塔底段(2)、冷却段(3)、吸收段(4)、浮阀段(5)、塔顶段(6),冷却段(3)与吸收段(4)之间设置有分布器(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醛组合型吸收塔,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布器(7)为圆盘式 分布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甲醛组合型吸收塔,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段(3)的直径比 吸收段(4)的直径大。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甲醛组合型吸收塔,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段(3)内部填有 不锈钢规整填料。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甲醛组合型吸收塔,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收段(4)内部填有不锈钢规整填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醛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甲醛冷却吸收工艺的甲醛组合型吸收塔,具有筒体,筒体自下而上一次包括塔底段、冷却段、吸收段、浮阀段、塔顶段,冷却段与吸收段之间设置有圆盘式分布器,冷却段的直径比吸收段的直径大,冷却段和吸收段内部都填有不锈钢规整填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需要在2个吸收塔完成的吸收工序的操作整合在一个装置内完成,节约总体投资的成本,热量的损失较少,甲醛不易聚合,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C07C47/04GK201493037SQ20092023272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9日
发明者叶子茂, 李宏元 申请人:江苏恒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