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89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活性单体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广义上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包括多种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症、 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神经性疼痛以及多发性硬化症等等。所以CNS治疗剂是一个庞大的药物类型。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失业率不断上升,人们精神压力增大,导致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加之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带动了全球CNS药物销量快速增长。国际著名咨询公司Fro计&Sullivan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 2006年全球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总销售额为900亿美元,而2008年已上升为1048亿美元,约占当年国际医药市场总销售额的1/7。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曾预测,到 2020年,CNS药物约占全球医药市场总量的14%,实际仅仅过了 6年,即2008年,CNS药物全球总销量已提前达到了这一预测数字。据WHO官员分析,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抑郁症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是推动全球CNS药物销量猛增的两个主要原因。抑郁症现已上升为世界第一大精神疾病,所以抗抑郁症药物的上市数量和品种也位居CNS药物之首。2008年全球销售的抗抑郁症药物约有190亿 191亿美元。中枢兴奋药(central nervous system stimulants)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药物。各种中枢兴奋药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均能兴奋,但对中枢不同部位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中枢兴奋药可分为苏醒药、甲基黄嘌呤类、精神兴奋剂。常用的苏醒药有尼可刹米、二甲氟林、山梗菜碱、戊四氮、克脑迷、细胞色素C等。这些药物作用时间一般较短,口服可吸收,主要经肝脏代谢,用于治疗由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呼吸衰竭及中枢抑制。甲基黄嘌呤类有咖啡因、茶碱、可可碱等,其中枢兴奋作用一般较弱。精神兴奋剂有苯异丙胺、哌醋甲酯、匹莫林、麻黄碱及氟苯丙胺等。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中枢兴奋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赖性。小剂量可使睡意消失,疲劳减轻,精神振奋,思维敏捷,随着药物剂量的提高不仅作用强度增加,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也扩大,引起广泛的兴奋,甚至导致惊厥,也可因能量的耗竭而转入抑制,如使用剂量过大可引起惊厥、中枢神经抑制及昏迷,严重者可致死。目前中枢兴奋药主要用于对抗中枢抑制药中毒或某些传染病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他们的选择性一般都不高,安全范围小,兴奋呼吸中枢的剂量与致惊厥剂量之间的距离小,危险较大,应用时应严格掌握剂量。因此,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已成为当前中枢兴奋药物研究领域中的重大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许多中药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且不良反应少,符合药物从无选择性向高效、高选择性、副作用小的方向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中药成分复杂,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困难,同时还需筛选高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国内仍未找到中药中具有神经兴奋活性的单体化合物,高效、高选择性、副作用小的中枢兴奋类产品亟待开发。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通过动物试验证明其疗效,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ilv.)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约占世界总量的95%, 具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野生和种植的杜仲达到1千万亩,河南省野生和人工种植面积100 多万亩。现代医学证明杜仲具有调节血压、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抗菌消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滋阴补肾、强壮筋骨、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杜仲皮及其籽、叶、花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作用,但一直表现为镇静催眠作用,具体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也尚未查明,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有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领域应用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该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的用途。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名称为 3- ((2S, 3S, 4S, 5S) -4,5- 二羟基-6-羟甲基 _3_ ((2S, 3S, 4S, 5R) -3,4,5-三羟基四氢-二氢吡喃-2-氧)-4-氧-二氢吡喃-2-氧)-2- (3,4- 二羟基苯基)-5,7- 二氧-4’ -甲氧基异黄酮,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权利要求
1. 一种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的对映体、互变异构体、生理官能衍生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从中药杜仲中提取得到,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溶剂法提取过程取杜仲皮、杜仲叶、杜仲雄花或杜仲全株,制备乙醇浸膏,然后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分离制备出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即依次用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常温萃取所述乙醇浸膏,之后相同溶剂萃取物合并,浓缩,分别得到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2)色谱分离过程所述正丁醇提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硅胶柱色谱分离时采用的填料为100 200目硅胶,洗脱液为甲醇的体积比含量为20%的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得到的产品经浓缩,再进行凝胶柱色谱分离,所述凝胶柱的填料为kphadex LH-20,采用甲醇洗脱,得到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醇浸膏的制备方法为将杜仲皮、杜仲叶、杜仲雄花或杜仲全株阴干,粉碎,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70 95%的乙醇浸泡两周,然后在真空条件下65°C回收浸泡液,重复三次,合并得到乙醇浸膏。
5.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医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组成,该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药剂学上可接受的任何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在该药物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 9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在该药物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 80%。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在制备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和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和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同时还公开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药物用途。该活性单体化合物提取自杜仲,从杜仲皮、杜仲叶、杜仲雄花或杜仲全株中均可以提取得到。提取得到的该活性单体化合物3-((2S,3S,4S,5S)-4,5-二羟基-6-羟甲基-3-((2S,3S,4S,5R)-3,4,5-三羟基四氢-二氢吡喃-2-氧)-4-氧-二氢吡喃-2-氧)-2-(3,4-二羟基苯基)-5,7-二氧-4’-甲氧基异黄酮经试验研究证明,具有显著的神经兴奋作用,且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可以长期服用。本发明提供了从杜仲中获得的活性单体化合物以及该化合物在神经兴奋等方面的作用,为研制开发新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品和保健食品提供了新的天然活性物质。
文档编号C07H17/07GK102336795SQ201110203680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0日
发明者刘少阳, 朱文学, 李欣, 杜琳, 樊金玲, 罗磊, 郭菡, 陈志宏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