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金丝桃总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2479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叶金丝桃总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植物的有效成份及其提取方法,具体是指小叶金丝桃总甙及其制备方法。
小叶金丝桃(又名贯叶莲翘或女儿茶)属金丝桃科植物,即为小贯叶金丝桃的全草。它适于生长在山区坡地、草丛间及路边、田埂等地方,人工也可栽培,夏秋季开花结果时收采。该植物特别集中分布于我国秦巴山地,其化学成份富含黄酮甙-金丝桃甙、懈皮素-3-半乳糖甙和金丝桃蒽甙(4,5,7,4’,5’,7’-六羟基-2,2’二甲基萘甙二蒽酮)和伪金丝桃甙、芦丁、挥发油、胡萝卜素、花白素、二十八碳、三十碳蜡醇、β-谷留醇、甘露醇、维生素C、鞣质、树脂等。其根、茎、叶、花及果实中含有一种高度不饱和树脂,该不饱和树脂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抗菌物质。小叶金丝桃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在民间有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小叶金丝桃总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将采集的小叶金丝桃,经去杂,粉碎成粉状后,在上述每公斤粉中加60%乙醇800-1200毫升,并拌湿密闭放置3-6小时,然后将其装入渗滤筒,回收滤液,再将滤液制成浸膏,并烘干浸膏,粉碎成粉后即得。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以小叶金丝桃总甙为原料可以制成胶囊、片剂、冲剂和针剂,其成品作为新的抗菌类中成药投入临床使用,特点如下药理作用(1)抑菌试验本发明的醇提取物证明,对于抗革兰氏阳性菌,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小叶金丝桃荚(果皮)的丙酮提取物在1∶20000配制液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作用,在1∶200000时有抑菌作用,(3)本发明对复孔绦虫病、膜壳绦虫病极其有效,(4)可拮抗皮下注射可卡因引起的兴奋,(5)本发明还有降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疗效。
功效清热解毒,抗菌作用广泛,经用60%乙醇渗滤提取溶液做抑菌实验,并对照青霉素、甲硝唑,试验结果表明小叶金丝桃总甙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抑菌作用,和青霉素,甲硝唑作用对比未有明显差异。并对病原性真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发明人在抑菌试验中还于国内外首次发现本发明对白色念珠菌还有抑菌作用,且效果较为显著。
本发明适用于革兰氏球菌所致的各种疾病,如脑炎、肺炎、术后感染等,对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如阴道炎),以及对淋病、梅毒等均有较好疗效。
毒性实验选取体重2千克左右大白兔,按每公斤体重给药3克的比例,配制小叶金丝桃总甙溶液100ml,用口腔灌胃,连续七日,未发现异常;解剖观察,脑、心、肝、肾、脾均无异常。
实施例制备工艺采集本地产的小叶金丝桃,在除去杂质,粉碎成粗粉后,于每公斤粗粉中加60%乙醇1000ml,并拌湿,密闭放置4小时,装渗滤筒(每分钟流5ml),回收滤液,制浸膏,烘干,粉碎,加适量辅形剂,用50%乙醇制粒,再过20目筛,烘干,筛去细粉装入胶囊,使每粒含小叶金丝桃总甙2克,每日三次,每次二粒,饭前空服。一般用药一周左右。也可制成片剂、冲剂、针剂。可将提取物制成拴剂。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叶金丝桃总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将采集的小叶金丝桃,经去杂,粉碎成粉状后,在上述每公斤粉中加60%乙醇800-1200毫升,并拌湿密闭放置3-6小时,然后将其装入渗滤筒,回收滤液,再将滤液制成浸膏,并烘干浸膏,粉碎成粉后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叶金丝桃总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采集的小叶金丝桃,经去杂,粉碎成粉状后,加60%乙醇800—1200毫升,并拌湿密闭放置,然后将其装入渗滤筒,回收滤液,再将滤液制成浸膏,并烘干,粉碎成粉状即得。以本发明所述的小叶金丝桃总甙为原料可以制成胶囊、片剂、冲剂和针剂,其成品作为新的抗菌类中成药投入临床使用,适用于革兰氏球菌所致的各种疾病,且对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如阴道炎等有较好疗效。
文档编号C07H15/24GK1220269SQ9811300
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8日
发明者姜长鸿, 阎作礼, 高荣庭, 周庆成, 张进成, 郑宝禄 申请人:阎风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