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397阅读:20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新型涉及一种腐植酸钠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腐植酸钠的生产过程中,通用的工艺过程为粉碎、提取、沉淀、烘干。如中国知识产权局2004年12月22日授权公开的发明名称为《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技术》,该发明提供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技术,它的工艺过程是将风化煤碎成粒度为1.5mm的颗粒,按比例的煤和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再加入配制成1%溶液的硝酸,充分反应5-8分钟,开始加热,同时比例配制氢氧化纳液,加入到反应釜中,不断搅拌直到液体沸腾10-15分钟后停止加热,反应时间需1-2小时,加热时蒸汽气压均为0.4Mpa,将反应液先抽到一级沉淀池中沉淀,1小时后抽到二级沉淀池中沉淀12-24小时,沉淀的液体呈现挂手指状态的黑色糊状液体时将其抽入到预热池中预热,预热池中液体呈沸腾时再使其流到烘干机中烘干即是成品,本发明工艺简单实用,不污染环境,提取成本低,提取率高,可推广使用。但由于在西北地区风沙较大,上述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沉淀池为敞开式,大量的风沙会落入沉淀池,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采用自然沉淀时,沉淀池的占地面积大,沉淀时间很长,造成生产过程不能连续,从而使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并且其采用蒸汽烘干,设备投入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并且不能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充分考虑到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生产设备配置合理,可实现连续生产的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工艺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粉碎后的煤粉通过风选设备进行筛选;b.将筛选后的煤粉投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
c.反应后的物料进入液渣分离器,进行固液连续分离;d.将分离出的液体用泵打入高位槽中;e.液体由高位槽流入浓缩;f.浓缩后的物料进入烘干设备;g.烘干后的物料进入包装,即为成品。
上述风选设备和液渣分离器是利用物料密度不同进行分离。
上述风选设备为旋风除尘器。
上述液渣分离器为旋转式固液分离机。
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烘干设备,包括烘干转筒、烘干槽、刮板及加热装置,刮板安装在烘干转筒的一侧,并与其外圆相切,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为固定安装在烘干转筒内的输气管道及安装在输气管道上的燃烧喷头,在烘干转筒的一端开有余热输出口,在上述刮板的下端安装有物料输送机。
本发明的特点是1、通过旋风分离器可有效地将煤中的沙尘分离出来,为后续工序提供较纯净的原料;2、利用液渣连续分离器代替传统的沉淀池,一方面可实现快速液渣连续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初步估算可提高生产效率2-6倍;另一方面可解决沉淀池占地面积大和西北风沙落入沉淀池所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也使生产过程可连续进行;3、由于利用了西北地区煤深加工过程中的煤气进行加热烘干,每吨产品可降低烘干成本100-300元,同时解决了煤气排空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4、由于在烘干转筒的一端开有余热输出口,可将烘干转筒的余热作为浓缩时的热能来源,使整个烘干过程的热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烘干设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2的A-A剖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将用于生产腐植酸钠的煤经过粉碎机1粉碎后,进入风选设备2中,利用煤与沙石密度不同,将煤中的沙石分离出来,风选设备可采用旋风除尘器。风选后的煤进入反应釜3中进行反应,反应方式采用目前常规的方式进行。将反应后的物料放入固液分离机4中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设备可采用旋转式固液分离机(洛南环保设备厂生产)或其他形式的固液分离设备。分离后的液体通过泵5将其打入高位槽6中,通过高位槽6连续向浓缩滚筒8提供物料,对物料进行浓缩。浓缩后的物料进入烘干槽中,通过滚筒烘干机9使烘干槽中的物料附着在烘干滚筒的外圆表面,通过刮板10将滚筒烘干机外圆上的烘干物料刮下,由输送机11输送进行称重、包装后即为成品。
上述浓缩滚筒8内的蒸汽及其他气体,通过安装在其尾部的排烟设备7排出。
滚筒烘干机9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输气管道14从烘干转筒9的右侧穿入,固定在烘干转筒9内,在输气管道上均布有燃烧喷头13,煤气进入输气管道14,通过燃烧喷头13喷出并燃烧,给烘干转筒9进行加热。如图3所示,烘干转筒9半浸在烘干槽15内,需烘干的物料被烘干转筒带起,附着在烘干转筒的外圆上,通过烘干转筒对物料进行烘干,当被烘干的物料旋转到刮板10所在位置时,由于刮板10与烘干转筒外圆相切,烘干转筒外圆上的物料被刮下,落在刮板10下面的物料输送机11上,由物料输送机将烘干的物料送到包装工序进行称重、包装。
在烘干转筒9的左端面上,安装有余热输出口12,烘干转筒9内的余热通过余热输出口12为物料浓缩装置提供热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粉碎后的煤粉通过风选设备进行筛选;b.将筛选后的煤粉投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c.反应后的物料进入液渣分离器,进行固液连续分离;d.将分离出的液体用泵打入高位槽中;e.液体由高位槽流入浓缩;f.浓缩后的物料进入烘干设备;g.烘干后的物料进入包装,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风选设备和液渣分离器是利用物料密度不同进行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风选设备为旋风除尘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液渣分离器为旋转式固液分离机。
5.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烘干设备,包括烘干转筒、烘干槽、刮板及加热装置,刮板安装在烘干转筒的一侧,并与其外圆相切,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为固定安装在烘干转筒(9)内的输气管道(14)及安装在输气管道(14)上的燃烧喷头(13),在烘干转筒(9)的一端开有余热输出口(12),在上述刮板(10)的下端安装有物料输送机(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新型涉及一种腐植酸钠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用煤生产腐植酸钠的工艺方法,该工艺包括粉碎、风选、提取、固液连续分离、浓缩烘干等,其主要特点在于由于采用了风选和固液连续分离的工艺设备,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2-6倍,同时在烘干工艺上采用煤气加热的滚筒烘干机进行物料的烘干,滚筒烘干机的余热用于浓缩工序;一方面提高了热能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利用了当地作为废气排放的煤气资源,生产成本中,烘干成本每吨可降低 100-300元;本工艺将目前常规采用的沉淀池用固液连续分离设备取代,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C08H99/00GK1837263SQ20061005937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8日
发明者陈海静, 解云程 申请人:陈海静, 解云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