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性膜、表面保护膜用聚酯膜和光学部件表面保护用聚酯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55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静电性膜、表面保护膜用聚酯膜和光学部件表面保护用聚酯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静电性膜。进一步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能、并且防静电性能的耐水性优异的防静电性聚酯膜。本发明还涉及适合作为偏振片、相位差板或视角扩大膜的表面保护膜的膜,涉及在摩擦或剥离时带电少、外观优异的膜。
背景技术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代表的聚酯膜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平坦性、耐热性、耐药品性、光学特性等优异,性能价格比也优异,所以,在以制版用膜、包装用膜、光学用膜为代表的各种用途中被作为基材使用。但是,塑料膜的共同问题在于,存在容易产生静电而带电的缺点。因此,引起膜加工时或加工制品的移动性不良或者吸引周围尘埃等的问题。在偏振片(或相位差板等)或以此为准的叠层体等光学部件的表面,以保护表面免受损伤、污染为目的,在聚酯膜基材上贴附涂布有粘合剂的保护膜。聚酯膜在摩擦或从部件剥离等时容易带电,在作为光学部件的保护膜使用的各工序和光学部件组装完成后,通过剥离这些保护膜而除去时,产生摩擦带电或剥离带电,出现异物或尘埃附着、静电放电障碍等问题。通常,作为聚酯膜的防静电的方法,有在作为基材的膜的表面涂布防静电性树脂的方法、和涂布各种防静电性化合物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特别是关于在聚酯膜上的涂布,在膜制造工序中涂布含有涂布组合物的涂布液的方法(所谓的实时涂敷,in-linecoating)能够得到经济性和良好的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典型的例子有在纵向拉伸后进行涂布,之后进行横向拉伸和热固定的方法。另外,作为防静电性化合物,已知高分子量的阳离子型化合物的特性比较好(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但是,如专利文献2列举的那样的附带在高分子侧链上的季铵碱通常耐热性弱,在用于上述那样的实时涂敷时,由于此时的温度非常高,所以,容易引起分解,使防静电性恶化。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3列举的那样的化合物,由于该季铵碱位于高分子骨架内,所以耐热性优异,能够得到非常良好的防静电性。但是,由于这样的化合物本身非常亲水,所以,得到的涂布层的耐水性不足。具体而言,如果经过水洗等工序,有时会导致防静电性能恶化。另外,如果在高湿度下放置,表面会发生白化。在光学部件用途中,光学部件的检査通常在贴附有表面保护膜的状态下进行。因此,对于表面保护膜,要求不阻碍检査的外观,所以,使用这样的化合物时也存在着问题。另外,在光学部件的加工工序中,由于与加工机械或搬送辊等的接触,在保护膜表面层产生损伤,会对检査带来障碍,因此,需要具有对此的耐久性。但是,采用现有的防静电性树脂,大多不具有足够的这种耐久性。另外,对于贴附的保护膜,在再剥离作业工序、检查工序等手工操作的工序中,保护膜表面容易被油脂、挤出或转印的粘合剂等污染,有时也要求具有耐污染性的表面特性。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7—262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393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一146931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耐水性和耐久性的防静电性膜。特别是本发明提供显示优异的防静电性和作为光学部件的保护膜使用时优异的特性的涂布膜。本发明的发明人等对上述课题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设置含有特定种类的化合物的涂布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本发明。艮口,本发明的要点为一种防静电性膜,其特征在于在聚酯膜的一个面上具有含有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涂布层,其中,该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式1和2所示的结构要素作为重复单元,<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formula>(上述式中,R'和f分别独立,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X—是1价的阴离子),<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formula>(上述式中,W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W是一0—或一NH—,RS是碳原子数为16的亚烷基)。本发明的第二要点为由第一要点的防静电性膜构成的表面保护膜。本发明的第三要点为一种光学部件表面保护用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要点所述的聚酯膜的涂布层的相反一侧的面上具有微粘附层。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涂布膜,其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和耐久性,例如,在用作光学部件保护膜、特别是用作偏振片用保护膜时,显示优异的特性,其工业价值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聚酯膜所使用的聚酯是使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4,4'-二苯基二羧酸、1,4-环己基二羧酸那样的二羧酸或其酯与乙二醇、一縮二乙二醇、二縮三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季戊二醇、1,4-环己垸二甲醇那样的二醇烙融縮聚而制得的聚酯。由这些酸成分和二醇成分构成的聚酯可以任意使用通常采用的方法制造。例如,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在芳香族二羧酸的低级垸基酯与二醇之间进行酯交换反应,或者使芳香族二羧酸与二醇直接酯化,实质上形成芳香族二羧酸的双二醇酯或其低聚物,接着在减压下对其进行加热使其縮聚。根据其目的,也可以使脂肪族二羧酸共聚。作为本发明的聚酯,代表性地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l,4-环己二甲酯等,此外,也可以是使上述酸成分或二醇成分共聚而得到的聚酯,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其它成分或添加剂。以确保膜的移动性、防止受到损伤等为目的,可以在本发明的聚酯膜中含有颗粒。作为这样的颗粒,例如可以使用二氧化硅、碳酸钙、碳酸镁、磷酸钙、高岭土、滑石、氧化铝、氧化钛、钒土(alumina)、硫酸钡、氟化钙、氟化锂、沸石、硫化钼等无机颗粒,交联高分子颗粒、草酸钙等有机颗粒,还可以使用聚酯制造工序时的析出颗粒等。使用的颗粒的粒径和含量根据膜的用途和目的选择,平均粒径通常是0.015.0)im的范围。如果平均粒径超过5.0pm,膜表面的粗糙度就会变得过粗,或者颗粒容易从膜表面脱落。如果平均粒径小于O.O"m,表面粗糙度就会变得过小,有时无法得到足够的易滑性。相对于聚酯,颗粒含量通常为0.00031.0重量%的范围,优选为0.00050.5重量%的范围。在颗粒含量小于0.0003重量Q/^时,有时膜的易滑性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添加量超过1.0重量Q/^时,有时膜的透明性不充分。另外,可以在膜中适当添加各种稳定剂、润滑剂、防静电剂等。作为本发明的膜的制膜方法,可以采用通常已知的制膜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首先,采用辊拉伸法将通过熔融挤出得到的片在70145。C拉伸为26倍,得到单轴拉伸聚酯膜,接着,在拉幅机内以8016(TC在与先前拉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拉伸为26倍,再以150250。C进行l600秒的热处理,由此可以得到膜。并且,优选此时在热处理区和/或热处理出口的冷却区,在纵向和/或横向松弛0.120%的方法。本发明的聚酯膜是单层或多层结构。在为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目的,使表层与内层或者两个表层或各层为不同的聚酯。本发明的聚酯膜可以将防静电性的涂布层设置在膜的单面,也可以设置在两面,或者在另一个面设置其它的涂布层,这当然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概念中。另外,在将本发明的防静电性膜用作光学部件表面保护用聚酯膜时,在单面具有防静电性的涂布层,并且在其相反面具有微粘附层。本发明的防静电性涂布层具体为涂布层的表面固有电阻低、具有漏泄电荷功能的涂布层。可以说涂布层的表面固有电阻越低,防静电性就越良好。可以说如果表面固有电阻为1X10"Q以下,就具有防静电性;如果为1X10"Q以下,就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性。在本发明中,防静电性涂布层中必须含有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该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式1和2所示的结构要素作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7</formula>上述式中,R'和W分别独立,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垸基,X—是l价的阴离子。R3<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7</formula>上述式中,RS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W是一0—或一NH—,RS是碳原子数为16的亚烷基。其中,X—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作为在工业上容易得到、制造容易的形态,可以列举卤离子、硝酸离子、垸基磺酸离子等。在本发明中,这样的高分子化合物中的式1和式2所示的结要素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式2的结构要素在高分子化合物中的重量比例为1%以上,更优选为5%以上。式2的结构要素小于该范围时,存在涂布层的耐久性变差的趋势。另一方面,式1的结构要素在高分子化合物中所占的比例没有限定。该比例越小,涂布膜的防静电性能就越恶化,但通过增加涂布层的厚度,能够提高防静电性能。但是,在工业上能够实现的涂布层的厚度是有限度的,并且如果涂布层过厚,会导致粘连和外观恶化、成本上升等,所以必须根据需要适当选择。具体而言,以重量比计,优选为7099%。另外,本发明的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在不损害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可以具有上述式1和2以外的成分作为结构要素。作为这样的成分,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没有特别限定,但由于乙烯基化合物那样的含有乙烯基或其它碳一碳双键的化合物容易聚合,因而优选。作为那样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衣康酸、富马酸、马来酸、柠康酸那样的各种含有羧基的单体类及其盐,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轻丁基(甲基)丙烯酸酯、一丁基羟基富马酸酯、一丁基羟基衣康酸酯那样的各种含有羟基的单体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那样的各种(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腈等那样的各种含氮乙烯基系单体类。并且,可以与这些化合物并用,使如下所示的聚合性单体共聚。艮口,可以列举苯乙烯、a-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甲苯那样的各种苯乙烯衍生物,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那样的各种乙烯基酯类,Y-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chisso株式会社生产的"SILAPLANEFM—07"(甲基丙烯酰基硅大分子单体)等那样的各种含硅聚合性单体类,含磷乙烯基系单体类,氯乙烯、偏氯乙烯、氟乙烯、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六氟丙烯那样的各种卤代乙烯类,丁二烯那样的各种共轭二烯类等。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优选数均分子量为5000500000的范围,更优选为8000100000的范围。数均分子量小于5000的化合物得到的涂布膜的防静电性能容易不足;另外,如果超过500000,涂布液的粘度过度上升,容易导致涂布均匀的涂布层变得困难。以这样的结构要素为重复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使上述那样的式l、式2的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而得到。这样的自由基共聚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将各结构要素的单体制成水溶液,进行混合调节使得合计浓度为1050重量%,在氮气氛围下,与自由基引发剂水溶液同时滴加在反应器中,同时对反应器内进行搅拌,并且在50°C80°C,对于由于加热或反应热引起的温度上升进行冷却,同时聚合38小时。并且,在进一步加入其它成分的情况下,如果是如上述的含有碳一碳双键的化合物,能够容易地同时调节混合水溶液,并进行自由基共聚。其中,可以对反应物进行精制,利用'H-NMR或GPC(凝胶渗透色谱)等进行分析,求出得到的共聚高分子中的各单体成分比例和分子量。另外,本发明的防静电性涂布层中优选含有热固性树脂。特别是如果为具有与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反应性的树脂,涂布层的耐久性就会提高,因而优选。作为那样的树脂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异氰酸酯类、噁唑啉类、环氧类、乙二醛类等。也包括其它的聚合物骨架中带有反应性基的聚合物型交联反应性化合物。作为本发明中特别优选的形态,可以例示氨基树脂类的交联剂。作为氨基树脂类的交联剂,例如有烷醇化的三聚氰胺类、苯代三聚氰二胺类、尿素类等。特别是对氨基进行羟甲基化、并对该羟甲基的一部分进行甲基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水溶性,处理性好、反应性也高,因而适合使用。另外,更优选并用交联催化剂。这样的氨基树脂类交联剂与上述结构的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得到的涂布层的防静电性、耐久性等极其优异。另外,在本发明的防静电性涂布层中,可以含有选自烷基类化合物、氟化合物、有机硅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通过含有这样的成分,在将本发明的膜用作保护膜时,表面的去污性得到提高。所谓烷基类化合物是指具有聚烯烃、聚烯烃类蜡、烷基接枝聚合物等的下述通式所示的烯烃的重复单元的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上述式中,R表示氢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n表示l以上的整数,m表示O或1以上的整数。本发明中的氟化合物特别是指具有极性低的含氟官能团的化合物,具体可以列举含有氟代烯烃或全氟烷基的聚合物等。特别是从与聚酯膜的亲和性以及与构成涂布层的其它成分的相溶性等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含有全氟垸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与其它乙烯性不饱和单体反应得到的聚合物。作为含有全氟烷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下述通式所示的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3)上述通式中,R"是H或CH3,W是碳原子数为110的亚烷基或CON(R3)—R4—、S02N(R3)—R4—,Rf是碳原子数为420的全氟烷基。W是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W是碳原子数为110的亚烷基。作为本发明中的有机硅类化合物,特别指具有极性低的有机硅链的化合物,具体例子可以例示(改性)硅油、固化型有机硅树脂等。作为(改性)硅油,可以列举具有甲基丙烯基、环氧基、甲醇等反应性有机基的改性硅油等。另一方面,作为固化型有机硅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使用以固化型有机硅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类型、也可以使用通过与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等有机树脂的接枝聚合等而改性的有机硅类型等。特别是从与聚酯膜的亲和性以及与构成涂布层的其它成分的相溶性等方面出发,优选使用通过与有机树脂的接枝聚合等而改性的有机硅类型。通过本发明制作的涂布膜,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在涂布层中所占有的重量,优选涂布膜的单位面积为5mg/m2以上,更优选为10mg/m2以上。如果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的量小于该量,防静电性大多变得不充分。另外,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在涂布层中所占的比例没有限定,但上限重量比通常为90%,优选为80%,更优选为60%。如果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比例高于该值,大多导致涂布层的透明性变得不充分、涂布层的耐久性变得不充分。另外,下限通常为10%,优选为20%。如果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比例低于该值,可能导致防静电性能变得不充分、或者为了具有充分的防静电性能的涂膜变得极厚。如果涂膜增厚,容易导致外观、透明性恶化或者膜的粘连、成本上升,因而不优选。涂布层中的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与热固性树脂的比例,以重量比计,通常优选5/11/5的范围,更优选4/11/2的范围。如果偏离该范围,存在防静电性能和涂布层的耐久性、外观容易恶化的趋势。涂布层中所含的选自垸基类化合物、氟化合物、有机硅类化合物中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比例,最终应该由与其它特性的平衡决定,作为例示,可以为涂膜整体的3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如果大于该比例,容易导致外观恶化和涂膜强度下降。另外,优选含有涂膜整体的1%以上。在含量小于涂膜的r^时,大多情况下表面的去污性与不含有时没有显著差别。本发明的防静电性涂布层,通过在膜上涂布含有特定化合物的涂布液而设置,本发明中特别优选通过在膜制膜中进行涂布的实时涂敷而设置。根据需要,此时的涂布液中可以含有上述成分以外的成分。例如为表面活性剂、粘合剂、消泡剂、涂布性改善剂、增粘剂、有机系润滑剂、脱模剂、有机颗粒、无机颗粒、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发泡剂、染料、颜料等。这些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并用二种以上。另外,从处理方面、操作环境方面以及涂布液组合物的稳定性方面出发,此时的涂布液优选为水溶液或水分散液,但只要在不超越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可以以水为主要介质,含有有机溶剂。实时涂敷是在聚酯膜制造的工序内进行涂敷的方法,具体而言,在熔融挤出聚酯之后,在双轴拉伸后热固定并巻起之前的任意阶段进行涂敷的方法。通常,可以对熔融、急冷而得到的实质上为非晶状态的未拉伸片、其后在长度方向(纵向)被拉伸的单轴拉伸膜、热固定前的双轴拉伸膜的任何一个进行涂敷。其中,优选在对单轴拉伸膜进行涂敷后,在拉幅机中进行干燥和向横向的拉伸,再与基材膜共同进行热处理的方法。根据这样的方法,能够同时进行制膜和涂布层涂设,因而具有制造成本方面的优点;因为在涂敷后进行拉伸,所以容易进行薄膜涂敷,在涂敷后实施的热处理能够达到采用其它涂敷方法难以达到的高温,所以,涂布层的成膜性提高,并且,涂布层与聚酯膜牢固地密接。另外,在涂布层中含有交联反应性化合物的情况下,具有由于实时涂敷的高温的热处理、反应残基难以存在的优点。涂布层中具有反应残基,有时会在将膜巻成辊状时发生粘连等,因而不优选。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在含有热固性树脂的情况下,由于实时涂敷的高温,进行交联反应,极大地提高了涂布层的耐久性。另外,如果是耐热性差的防静电性化合物,由于该方法的高温处理会引起分解,有时防静电性能不足,但本发明的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的耐热性优异,不易发生上述问题。作为在聚酯膜上涂布涂布液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原崎勇次著、镇书店、1979年发行、《3—亍一y夕'方式》(《涂敷方式》)中所示的涂布技术。具体可以列举气刀涂布、刮板涂布、棒涂、刮刀涂布、压实涂布、含浸涂布、逆辊涂布、传送辊涂布、照相凹版涂布、接触辊涂布、铸涂、喷涂、幕式涂布、压延涂布、挤出涂布、棒材涂布等技术。另外,为了改善涂布剂在膜上的涂布性、粘合性,在涂布前可以对膜实施化学处理或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在作为最终涂膜观察时,防静电性涂布层的涂敷量通常为0.0051.5g/m2,优选为0.011.0g/m2,更优选为0.020.5g/m2。如果涂敷量小于0.005g/m2,有时不能得到充分的性能;超过1.5g/m2的涂布层容易导致外观、透明性恶化以及膜的粘连、成本上升。在将本发明的防静电膜用作光学部件表面保护膜时,在防静电性涂布层的相反面设置微粘附层。此时的微粘附是指能够不对光学部件造成损伤并且粘合剂不在光学部件上残留地将暂时贴合的保护膜剥离。例如,将该层贴合在不锈钢板(SUS304)上、在23'C经过6小时以上后,以300mm/分钟的速度以180度角度剥离时的剥离力为260g/25mm。作为粘合剂的类型,可以列举热固化类型、UV固化类型、EB固化类型、热熔类型等,并且,为了抑制耐久性和粘合剂的移动,可以适当使用异氰酸酯类或环氧类的交联剂。作为这样的微粘附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或有机硅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等通常已知的粘合剂。其中,从耐热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大多使用例如以各种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成分、使各种单体与其共聚而得到的物质,可以通过在其中加入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等进行固化处理而形成。在本发明中,微粘附层的厚度优选为3100|im,更优选为550nm。如果厚度小于3^im,有时得不到充分的微粘附效果;另一方面,超过100pm的层为多余品质并且不经济,还有损于保护膜的透明性。根据需要,可以在微粘附层表面贴合用脱模剂处理过的剥离(脱模)膜。实施例下面,列举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只要不超越其要点,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其中,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评价方法和样品的处理方法如下所述。(1)表面固有电阻(Q)使用日本Hewlett-PackardCompany生产的高电阻测定器HP4339B和测定电极HP16008B,在23'C、50XRH的测定气氛中,对样品进行30分钟湿度调节后,测定表面固有电阻值。(2)耐擦伤性使用太平理化工业社的摩擦测试机和专用毛毡,在防静电性涂布层的表面往复3次。此后,目测观察擦过的部位,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〇未观察到擦过的部位的外观变化仅可见擦过的痕迹X:防静电性涂布层切削成为粉(3)耐湿性将膜在40°C、90%RH的恒温槽内保存3天,目测评价防静电性涂布层的外观变化、评价。〇外观无变化稍稍观察到白化等外观变化X:观察到白化等外观变化(4)防静电性能的耐水性将样品膜在4CTC温水中浸渍24小时,然后用定性滤纸(TOYOADVANTEC生产"No2")轻轻夹住,除去附着的水分,室温干燥一昼夜后,采用上述(1)所示的方法测定表面固有电阻。用温水浸渍后的测定值除以温水浸渍前的测定值,求出成为几倍的值,按照以下基准进行评价。可以说温水浸渍后的恶化越少(温水浸渍前后的值的变化小),耐水性越好。〇极其良好,从温水浸渍前的值的恶化在10倍以内良好,从温水浸渍前的值的恶化在10倍20倍之间X:不良,从温水浸渍前的值的恶化在20倍以上以下的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聚酯原料如下所述。(聚酯l):实质上不含颗粒、特性粘度为0.66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2):含有0.6重量份平均粒径为2.5|am的非晶二氧化硅、特性粘度为0.66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另外,涂布组合物使用以下的组合物。(Al):使下述式4的结构单元和下述式5的结构单元以重量比95/5的比例共聚得到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的高分子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formula><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formula>(A2):使上述式(4)的结构单元、上述式(5)的结构单元、下述式(6)的结构单元以重量比90/8/2的比例共聚得到的数均分子量为33000的高分子化合物(A3):使上述式(4)的结构单元、上述式(5)的结构单元、上述式(6)的结构单元以重量比80/10/10的比例共聚得到的数均分子量为21000的高分子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formula>(A4):使上述式(4)的结构单元、上述式(5)的结构单元、上述式(6)的结构单元以重量比98/1/1的比例共聚得到的数均分子量为12000的高分子化合物(A5):使上述式(4)的结构单元、上述式(5)的结构单元、下述式(7)的结构单元以重量比85/10/5的比例共聚得到的数均分子量为18000的高分子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formula>(Bl)由上述式(4)的结构单元构成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的高分子化合物(B2)使上述式(4)的结构单元与上述式(6)的结构单元以重量比95/5的比例共聚得到的数均分子量为23000的高分子化合物(Cl)甲基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交联性树脂,大日本ink化学工业生产的BECKAMINEJ—101(C2)甲氧基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尿素共聚的交联性树脂,大日本ink化学工业生产的BECKAMINEMA—S(Dl)氧化聚乙烯蜡水分散体,东邦化学工业生产的八^亍:y夕E—8000(D2)在玻璃制的反应容器中,加入80g作为含有全氟烷基的丙烯酸酯的CF3(CF2)nCH2CH2OCOCH=CH2(n=5ll、n的平均值二9)、20.0g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0.8g十二烷硫醇、354.7g脱氧纯水、40.0g丙酮、1.0gC16H33N(CH3)3C^f]3.0gC8H17C6H4O(CH2CH2O)nH(n=8),再加入0.5g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在氮气氛围中搅拌,同时在60'C进行10小时共聚反应而得到的含氟树脂乳液(El)氨基树脂类交联剂的交联催化剂,大日本ink化学工业生产的CatalystO(Fl)聚氧化乙烯十二烷基醚(表面活性剂其中,氧化乙烯的平均聚合度为4)实施例1按照80/20的重量比混合聚酯l和聚酯2,充分干燥后,在28030(TC加热熔融,由T字形管头挤出为片状,一边采用静电粘附法使其粘附在表面温度405(TC的镜面冷却滚筒上,一边进行冷却固化,制成未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一边使该膜通过85。C的加热辊组,一边在长度方向拉伸3.7倍,得到单轴取向膜。在该单轴取向膜的单面涂布下述表l所示的涂布组合物。接着,将该膜导入拉幅拉伸机,一边利用其热量对涂布组合物进行干燥,一边以IO(TC在宽度方向拉伸4.0倍,再以23(TC实施热处理,得到在膜厚38pm的双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设置有0.03g/m2量的防静电性涂布层的涂布膜。在下述表2中表示该膜的特性。实施例26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工序中,如表1所示变更涂布液,得到在膜厚38pm的基材膜上叠层有表1所示量的防静电性涂布层的涂布膜。在表2中表示该膜的特性。比较例13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工序中,如表1所示变更涂布液,得到在膜厚38pm的基材膜上叠层有表1所示量的防静电性涂布层的涂布膜。在表2中表示该膜的特性。<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上述表1中的涂布量表示最终得到的涂布膜的单位面积的涂布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重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实施例7按照80/20的重量比混合聚酯l和聚酯2,充分干燥后,在28030(TC加热熔融,由T字形管头挤出为片状,一边采用静电粘附法使其粘附在表面温度4050。C的镜面冷却滚筒上,一边进行冷却固化,制成未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一边使该膜通过85'C的加热辊组,一边在长度方向拉伸3.7倍,得到单轴取向膜。在该单轴取向膜的单面涂布下述表3所示的涂布组合物。接着,将该膜导入拉幅拉伸机,一边利用其热量对涂布组合物进行干燥,一边以IO(TC在宽度方向拉伸4.0倍,再以23(TC实施热处理,得到在膜厚38pm的双轴取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设置有0.03g/m2量的防静电性涂布层的涂布膜。在下述表4中表示该膜的特性。接着,作为微粘附层,相对于100份(固体成分重量份)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帝国化学株式会社生产、SG—800)添加10份(固体成分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日本Polyurethane株式会社生产、CORONATEHL)得到涂布液,使用棒涂布机在上述膜的与涂布层相反的面涂布该涂布液,使涂膜以IO(TC干燥、固化2分钟,设置厚度20)am的微粘附层。从其上覆盖涂布有有机硅的脱模聚酯膜,制成表面保护膜。这样操作得到的膜具有表4所示的优异特性,所以,在实际贴附在光学部件上作为保护膜使用时,操作性、检查时的辨识性良好,因而适于使用。实施例816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工序中,如表1所示变更涂布液,得到在膜厚38pm的基材膜上叠层有表3所示量的防静电性涂布层的涂布膜。在表4中表示该膜的特性。进一步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得到在与涂布层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微粘附层的表面保护膜。得到的膜具有表4所示的优异特性,所以,在实际贴附在光学部件上作为保护膜使用时,操作性、检査时的辨识性良好,因而适于使用。比较例4在与实施例7同样的工序中,如表3所示变更涂布液,得到在膜厚38pm的基材膜上叠层有0.03g/r^量的防静电性涂布层的涂布膜。在表2中表示该膜的特性。进一步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得到在与涂布层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微粘附层的表面保护膜。得到的保护膜的耐擦伤性差,所以,在实际贴附在光学部件上作为保护膜使用时,表面存在可以认为在贴附工序或搬送工序等中带入的损伤,给检查带来障碍。另外,由于耐湿性差,所以,在高湿度下放置后的检查中也带来障碍。比较例5在与实施例7同样的工序中,如表3所示变更涂布液,得到在膜厚38,的基材膜上叠层有0.05g/r^量的防静电性涂布层的涂布膜。在表4中表示该膜的特性。进一步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得到在与涂布层相反的面上设置有微粘附层的表面保护膜。得到的膜的耐湿性差,所以,在实际贴附在光学部件上作为保护膜使用时,在高湿度下放置后,整个表面变得白浊,给检査带来障碍。比较例6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工序中,如表3所示变更涂布液,得到在膜厚38pm的基材膜上叠层有0.05g/i^量的防静电性涂布层的涂布膜。在表4中表示该膜的特性。进一步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得到在与涂布层相反的面上设置有微粘附层的表面保护膜。得到的膜的耐湿性差,所以,在实际贴附在光学部件上作为保护膜使用时,在高湿度下放置后,整个表面变得白浊,给检查带来障碍。比较例7在与实施例7同样的工序中,除了不进行涂布之外,同样操作,得到膜厚38)am的聚酯膜。在表4中表示该膜的特性。进一步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得到在单面设置有微粘附层的表面保护膜。得到的保护膜的表面固有电阻高、防静电性能差,所以,在实际贴附在光学部件上作为保护膜使用时,剥离时在手上缠绕粘附,吸附周围的污物,操作性大幅度恶化。<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表3中的涂布量表示最终得到的涂布膜的单位面积的涂布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重量。[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以上,使用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数值范围规定当然也包括以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数值作为临界值使用的所有的范围规定,应该被认为记载在本说明书中。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膜能够适用于要求防静电性能的各种用途。权利要求1.一种防静电性膜,其特征在于在聚酯膜的一个面上具有含有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涂布层,其中,该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式1和2所示的结构要素作为重复单元,上述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X-是1价的阴离子。上述式(2)中,R3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4是-O-或-NH-,R5是碳原子数为1~6的亚烷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性膜,其特征在于防静电性膜用于表面保护膜。3.—种光学部件表面保护用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的涂布层的相反一侧的面上具有微粘附层,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耐水性和耐久性的防静电性膜。通过在聚酯膜的一个面上具有含有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涂布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其中,该防静电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式1和2所示的结构要素作为重复单元。该式中,R<sup>1</sup>和R<sup>2</sup>分别独立,是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X<sup>-</sup>是1价的阴离子。文档编号C08J7/04GK101668795SQ200880010878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申请日期2008年3月25日优先权日2007年4月3日发明者神田俊宏,藤田真人申请人: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