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6658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固性树脂是一类具有交联网络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一般都具有良好的 力学、电学与粘结性能,常以胶粘剂、涂料、密封剂、灌封材料和复合材料用树脂基体等形式 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电子电气和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中。其中主要有代表性的是环氧树 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及聚氨酯等。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性能要求,主要表现在更突出的 热稳定性、更优的介电性能、更好的韧性、更低吸水率及更佳的成型工艺性。然而,热固性树 脂存在着固化后质脆、耐冲击和应力开裂的能力等较差的问题,从而严重地限制了其在某 些领域中的推广及应用。为此,国内外科研工作者针对热固性树脂的增韧改性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 目前,主要采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无机刚性粒子等对其进行 改性,但改性结果仍存在不足;如橡胶弹性体改性热固性树脂,韧性提高时会伴随着强度、 模量和耐热性的降低;热固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韧性提高不显著;热塑性树脂改性热 固性树脂,存在工艺性差、制备过程复杂等缺点。综上所述,现有的热固性树脂改性常常不 仅牺牲了热固性树脂原有的某些优良性能(如介电性能、耐热性、耐湿性等),而且还带来 工艺性变差的新问题。 超支化聚硅氧烷(Hyperbranched Polysiloxane,简写HBPSi)独特的超支化分子 结构使之兼具超支化聚合物的熔融黏度低、分子可设计性高的特点以及聚硅氧烷耐热性突 出、吸水率低、介电性能优异的优点,因此,近年来其合成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国发 明专利"一种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CN101418074)中,公开了一种采用受控水解 法合成含环氧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并利用其对氰酸酯进行改性的方法。在中国发明专利 "改性氰酸酯及其制备方法"(CN101434700)中,报道了利用含Y-甲基丙烯酰氧基的超支 化聚硅氧烷改性氰酸酯,所得改性树脂具有高韧性、快速固化、更突出的热稳定性、更优异 的介电性能和耐湿热性能。 然而,研究发现,现有采用受控水解法制备的超支化聚硅氧烷中残余大量的烷氧 基与羟基,因而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生进一步的聚合,从而降低了聚合物的贮存 稳定性;同时,大量的活性基团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超支化聚硅氧烷的极性,从而使其溶解 性能及与热固性树脂的相容性较差(如不溶于甲苯等低(或非)极性溶剂,与环氧树脂或 硅树脂相容性不佳),且这种改性热固性树脂体系在成型过程中容易释放小分子(甲醇、乙 醇或水分子),因此,现有HBPSi改性热固性树脂存在贮存稳定性低、相容差性、成型工艺复 杂、HBPSi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的问题。 针对现有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热固性树脂存在的问题,研发一种贮存稳定性优、 超支化聚硅氧烷与热固性树脂相容好、所得改性树脂性能佳的新型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c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贮存稳定性优、改 性树脂相容性好、具有韧性佳、介电性能优、吸水率低等优良固化物性能的新型改性热固性 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按重量计,它包 括100份热固性树脂、0 100份固化剂、0 1份固化催化剂及1 100份含活性官能团 的超支化硅树脂。 所述的热固性树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氰酸酯、苯并噁嗪、酚醛树脂及不饱和聚 酯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所述的固化剂和固化催化剂,为热固性树脂固化所需的固化剂、固化催化剂,可根 据热固性树脂种类的进行选择。
所述的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的结构式为
P.
P、 R一
:Si一
R、 -0,
M
Si、
, 'Si—M
R (/
、S"
M
M R」Si,
'0、 ,i
R
'O
R
.0
■0、
p—s/
Ri M
R
O、 I zO'
、sr"
0
1
/Sl、0-
M
/
,Si一
/ o.
Ri
.0'
R
O-
R
/
、Si—o-
p一
o /
-Si
/ \
O Ri
一s/
R
P-
O \
O
y
R
-s|~o-p
、Si-P "、R
、M
-si: \
,M
、Ri
M 式中,M为OSi(CH丄;P为甲氧基或乙氧基;R和I^为官能团,它们相同或不同,R 和&中至少有一种为活性官能团,所述的活性官能团为环氧基、氨基、双键、巯基和丙烯酰 基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种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按摩尔计,在搅拌条件下,将100份的烷氧基硅烷、100 150份的去离子水及 0 0. 35份的水解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40 90°C的温度条件下恒温回流2 8 小时,得到溶液A; 2)按摩尔计,在搅拌条件下,将100 150份的封端剂溶解于由体积比为1 : 2
2 : i的醇类与杂环类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封端剂与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4 : 6
6 : 4,得到溶液B; 3)在温度为60 9(TC、搅拌条件下,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恒温回流6 小时后,减压蒸馏得到粗产物;
8
5
4)将粗产物溶于芳香类或卤仿类溶剂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再经减压蒸馏、真空干 燥后,得到含活性官能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100份热固性树脂、0 100份固化剂、0 1份固化催化剂及1 100份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在30 20(TC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得到改性热 固性树脂。 所述的烷氧基硅烷为带活性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或不带活性官能团的与带活性
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的组合;所述的带活性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为带相同活性官能团的烷
氧基硅烷,或带不同活性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的组合;所述的带不同活性官能团的烷氧基
硅烷的组合,其活性官能团之间在超支化硅树脂的合成过程中不发生相互反应。 所述的水解催化剂为无机酸、有机酸、有机碱或无机碱;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或硫
酸,所述的有机酸为对甲苯磺酸,所述的有机碱为四甲基氢氧化铵或四乙基氢氧化铵,所述
的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所述的封端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三甲基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氧烷或其组合。
所述的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或其组合;所述的杂环类溶剂为吡啶、
四氢呋喃或其组合。 所述的芳香类溶剂为甲苯,所述的卤仿类溶剂为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一种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作为热固性树脂的改性剂,其不 仅具有低粘度、优良的贮存稳定性、与热固性树脂的相容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是 热固性树脂的优良改性剂、稀释剂及固化剂,也因而赋予本发明所制备的改性热固性树脂 具有优良的贮存稳定性、工艺性和反应性,并使得超支化聚合物和聚硅氧烷的优势得以在 改性树脂中充分发挥,所得到的改性热固性树脂具有高韧性,更突出的热稳定性、更优异的 介电性能和耐湿热性能。 2.本发明公开的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操作工艺简单、易于 成型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1)在搅拌条件下,将45.00gY-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 15g去离子水和 0.09g四甲基氢氧化铵(20%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后,在4(TC下恒温回流2小时,得到溶
液A ; 2)在搅拌条件下,将30. 89g三甲基氯硅烷溶解于由18. OOmL甲醇与36. OOmL吡啶 的混合溶剂,得到溶液B; 3)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于6(TC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并于6(TC下恒温 回流6小时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二氯甲烷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即得到含
活性官能团为环氧基的超支化硅树脂,其结构式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
实施例4 1)在搅拌条件下,往三口烧瓶中加入45.00g 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6. 79g去 离子水,在65t:下恒温回流2小时,得到溶液A ; 2)在搅拌条件下,将30. 52g六甲基二硅氮烷溶解于由20. OOmL乙醇与20. OOmL的 吡啶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到溶液B ; 3)在搅拌条件下,在60 7(TC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在7(TC恒温回流6小时 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甲苯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即得活性官能 团为含氨基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100g氰酸酯、20g上述所得的含氨基的超支化硅树脂在IO(TC的温
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氰酸酯树脂。 实施例5 1)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往三口烧瓶中加入45.00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5. 47g去离子水及0. 06g浓硫酸,在5(TC下恒温回流2小时,得到溶液A ;
2)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29. 55g六甲基二硅氧烷溶解于由20. OOmL乙醇与 10. OOmL的吡啶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到溶液B ; 3)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在60 7(TC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在7(TC下恒 温回流7小时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甲苯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即得含活性官 能团为双键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100g双马来酰亚胺与烯丙基双酚A预聚体、30g上述所得的含双 键的超支化硅树脂在16(TC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实施例6 1)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往三口烧瓶中加入20.00g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25. OO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7. 05g去离子水及0. 25mL HC1 (浓盐酸),在65。C下恒温回流 2小时,得到溶液A; 2)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31. 62g六甲基二硅氮烷溶解于由15. OOmL乙醇与 20. OOmL的四氢呋喃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到溶液B ; 3)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在60 65t: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于65t:下恒 温回流6小时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甲苯和三氯甲烷混合溶剂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 燥后,即得含活性官能团为双键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100g不饱和聚酯、35g上述所得的含双键的超支化硅树脂与lg固 化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在120°C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实施例7 1)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往三口烧瓶中加入20.00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25. OOg y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7. 05g去离子水及0. 08g KOH,在65"下恒温回 流2小时,得到溶液A; 2)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27. 34g六甲基二硅氮烷溶解于由20. OOmL乙醇、
810. OOmL的四氢呋喃、5mL的吡啶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到溶液B ; 3)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在60 75t: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于75t:下恒 温回流8小时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甲苯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即得含含活性官 能团为环氧基团和双键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75g氰酸酯、25g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双酚A预聚物、35g上述所
得的含双键与环氧基的超支化硅树脂在12(TC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改性马来酰亚
胺-三嗪树脂。
实施例8 1)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45. OOg 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43g去离子水和0. 10g K0H加入三口烧瓶后,在9(TC下恒温回流8小时,得到溶液A;
2)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5. 42g六甲基二硅氧烷与6. 42g六甲基二硅氮烷 溶解于由5mL甲醇、5mL正丁醇及10mL的四氢呋喃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到溶液B ;
3)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在60 9(TC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于9(rC下恒 温回流8小时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二氯甲烷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即得到含 活性官能团为丙烯酰基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100g不饱和聚酯、35g上述所得的含甲基丙烯酰氧基键的超支化 硅树脂与0. 25g固化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在12(TC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改性不饱 和聚酯。 实施例9 1)在搅拌及氩气保护条件下,将25. OOg 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0. 00g3-(甲 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 46g去离子水及0. 05g对甲苯磺酸加入三口烧瓶后,在 65t:下恒温回流4小时,得到溶液A ; 2)在搅拌及氩气保护条件下,将23. 22g六甲基二硅氧烷溶解于由20. OOmL乙醇与 10. OOmL的吡啶组成的混合溶剂,得到溶液B ; 3)在搅拌及氩气保护条件下,于60 65t: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在65t:下恒 温回流7小时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二氯甲烷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即得到含 活性官能团为巯基和丙烯酰基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100g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与烯丙基双酚A预聚 体)、50g上述所得的含双键的超支化硅树脂在16(TC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改性双
马来酰亚胺树脂。
实施例10 1)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35. OOg Y-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 OOg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5. OOg苯基三乙氧基硅烷、3. 43g去离子水和0. 04gK0H加入三口烧瓶 后,在9(TC下恒温回流8小时,得到溶液A ; 2)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5. 44g六甲基二硅氧烷溶解于由5. OOmL正丁醇 与8. 30mL的四氢呋喃组成的混合溶剂,得到溶液B ;
3)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于60 9(TC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并于9(rC下 恒温回流8小时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二氯甲烷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即得到含 活性官能团为环氧基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75g氰酸酯、25g环氧树脂(E_51) 、35g上述所得的含环氧基的超 支化硅树脂在12(TC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氰酸酯_环氧树脂。
实施例11 1)在搅拌条件下,往三口烧瓶中加入25.00g 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20. OOg y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6. 79g去离子水,在65"下恒温回流2小时,得到溶液A ;
2)在搅拌条件下,将30. 52g六甲基二硅氮烷溶解于由20. OOmL乙醇与20. OOmL的 吡啶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到溶液B ; 3)在搅拌条件下,在60 7(TC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在7(TC恒温回流6小时 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甲苯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即得活性官能 团为含氨基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100g环氧树脂(E-51)、35g上述所得的含氨基的超支化硅树脂及 20g固化剂二氨基二苯砜在12(TC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实施例12 1)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45. OOg y-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 43g 去离子水和0. 04g KOH加入三口烧瓶后,在9(TC下恒温回流8小时,得到溶液A ;
2)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5. 44g六甲基二硅氧烷溶解于由5. OOmL正丁醇 与8. 30mL的四氢呋喃组成的混合溶剂,得到溶液B ; 3)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于60 9(TC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并于9(rC下 恒温回流8小时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二氯甲烷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即得到含 活性官能团为环氧基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100g苯并噁嗪、35g上述所得的含环氧基的超支化硅树脂在120°C
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改性苯并噁嗪树脂。
实施例13 1)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35.00gY-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10. 00g苯基三乙氧基硅烷、3. 74g去离子水和0. 04g K0H加入三口烧瓶后,在9(TC下恒温回 流8小时,得到溶液A; 2)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5. 44g六甲基二硅氧烷溶解于由5. OOmL正丁醇 与8. 30mL的四氢呋喃组成的混合溶剂,得到溶液B ; 3)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于60 9(TC下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并于9(rC下 恒温回流8小时后,减压蒸馏后得到粗产物; 4)将粗产物溶于二氯甲烷后,将不溶物滤掉,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即得到含 活性官能团为环氧基的超支化硅树脂。 5)按重量计,将70g苯并噁嗪、30g氰酸酯、35g上述所得的含环氧基的超支化硅树
10脂在12(TC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改性苯并噁嗪/氰酸酯树脂。
权利要求
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它包括100份热固性树脂、0~100份固化剂、0~1份固化催化剂及1~100份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所述的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的结构式为式中,M为0Si(CH3)3;P为甲氧基或乙氧基R和R1为官能团,R和R1中至少有一种为活性官能团,所述的活性官能团为环氧基、氨基、双键、巯基和丙烯酰基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F2009102344987C0000011.tif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固性树脂为环 氧树脂、聚氨酯、氰酸酯、苯并噁嗪、酚醛树脂及不饱和聚酯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3. —种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 按摩尔计,在搅拌条件下,将100份的烷氧基硅烷、100 150份的去离子水及0 0. 35份的水解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40 9(TC的温度条件下恒温回流2 8小时, 得到溶液A ;2) 按摩尔计,在搅拌条件下,将100 150份的封端剂溶解于由体积比为1 : 2 2 : 1的醇类与杂环类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封端剂与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4 : 6 6 : 4,得到溶液B ;3) 在温度为60 9(TC、搅拌条件下,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恒温回流6 8小时 后,减压蒸馏得到粗产物;4) 将粗产物溶于芳香类或卤仿类溶剂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再经减压蒸馏、真空干燥 后,得到含活性官能的超支化硅树脂;5) 按重量计,将100份热固性树脂、0 100份固化剂、1 100份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 化硅树脂及0 1份固化催化剂在30 20(TC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得到改性热固性 树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氧 基硅烷为带活性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或不带活性官能团的与带活性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 的组合;所述的带活性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为带相同活性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或带不同 活性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的组合;所述的带不同活性官能团的烷氧基硅烷的组合,其活性官能团之间在超支化硅树脂的合成过程中不发生相互反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 催化剂为无机酸盐酸或硫酸、有机酸对甲苯磺酸、有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或四乙基氢氧化 铵及无机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端 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三甲基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氧烷或其组合。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类 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或其组合;所述的杂环类溶剂为吡啶、四氢呋喃或其组合。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 类溶剂为甲苯,所述的卤仿类溶剂为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将100份热固性树脂、0~100份固化剂、0~1份固化催化剂、1~100份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在30~20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得到改性热固性树脂。该改性热固性树脂具有优良的贮存稳定性、工艺性和反应性,并充分集成了超支化聚合物和聚硅氧烷的性能优势,所得到的改性热固性树脂具有高韧性,更突出的热稳定性、更优异的介电性能和耐湿热性能;本发明公开的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操作工艺简单、易于成型。
文档编号C08L75/00GK101724226SQ200910234498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卓东贤, 梁国正, 胡江涛, 袁莉, 顾嫒娟 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