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6622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的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乳液,具体地说是 一种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丙乳液是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乳液,现广泛用作建筑涂料、地坪涂 料、金属表面涂料、黏合剂和胶粘剂等。苯丙乳液具有较高的抗污性、硬度及生产成本低等 优点,在建筑涂料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最低成膜温度高、涂膜附着力差和耐水性较 差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常引入功能单体调节乳液进行改性。常见的有金属离子交 联体系、酮胼交联体系、含氯甲基和叔胺基的交联体系、环氧基团与氨基或羧基交联体系和 含硅氧烷功能单体的交联体系。其中以硅氧烷功能单体交联体系最多。例如龚兴宇等人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2004年第二期上公开发表一文,《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复合 乳液的结构、形态及性能》,该方法虽然对苯丙乳液的耐水性有所提高,但在某些对吸水率 要求很高的条件下仍然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 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苯丙乳液耐水性不高的缺陷。本发明的思想在于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基酸甲酯(MMA)、丙 烯酸(AA)为体系的聚合单体,含有有机硅的功能单体为体系的改性单体,复合乳化剂为体 系的乳化剂,热分级引发剂为体系的引发剂,采用核壳聚合方法制备得到吸水率极低的苯 丙乳液。本发明的原理是在单体中加入含有硅单体的功能单体组分参与共聚反应,得到的 苯丙乳液通过大分子链上的硅碳键与基材间的偶极作用和氢键作用来减少苯丙乳液的吸 水率,进而显著改善苯丙乳液的吸水性能,使之适用对吸水率要求很高的环境要求。技术方案—种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其特征在于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苯 乙烯10 23%,丙烯酸丁酯10 23%,甲基丙烯酸丁酯0. 1 10%,丙烯酸0. 1 0.7%,含有机硅的功能单体 13%,热分解引发剂0. 1 0.5%,复合乳化剂1.0 2. 5%,碳酸氢钠0. 2 0. 5%,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含有机硅的功能单体为Y _(2,3-环 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热分解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所述复合乳化剂为阴离子乳 化剂和非阴离子乳化剂的混合物,摩尔比为1 1 ;所述阴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所述非阴离子乳化剂为0P-10。所述含有机硅的功能单体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热分解弓I发剂为过硫酸钾。所述阴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所述非阴离子乳化剂为TX-10。一种制备上述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如下步骤1 将阴离子乳化剂和非阴离子乳化剂按照摩尔比为1 1混合溶解到去离 子水中,得到复合乳化剂水溶液50ml,并分成两份1号溶液30ml和II号溶液20ml ;步骤2 常温下对乳化剂水溶液I号进行预乳化后,加入总量一半的苯乙烯和甲基 丙烯酸甲酯混合液,升高温度至50°C 70°C,并加入引发剂IOml过硫酸钾;步骤3 当30 50分钟步骤2的反应液体呈现蓝光时,将剩余部分苯乙烯和甲基 丙烯酸甲酯与乳化剂水溶液II以每秒2 3滴的速度,滴加加入反应液中,待滴加完成后 温度升高至75°C 95°C,加入碳酸氢钠、1,2-丙二醇及IOml过硫酸钾,保温1小时;步骤4 温度回至70V 90°C后,以每秒4 6滴的速度,滴加丙烯酸丁酯、丙烯 酸和含有机硅的功能单体,滴加完毕后,再加入IOml过硫酸钾,保温1小时,得到硅烷偶联 剂改性的苯丙乳液。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工艺简便、易 于控制、聚合体系稳定,所的乳液机械稳定性、储存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均良好。采用核壳聚 合工艺,通过控制滴加速率,是含有有机硅单体的功能单体组分主要分布在壳层,从而达到 改性苯丙乳液的目的,通过这种发放得到的苯丙乳液具有较低的吸水率,能作为海洋船舶 涂料的基料,属于高性能的水乳涂料,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试验,得到最佳的乳液综合性能;其粒径多分散系数仅为0. 205,平均粒径为 146nm。乳液涂膜的玻璃化温度为_35. 63°C和48. 31 °C,其吸水率为0. 548%,笔硬度为2H, 同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与耐水性。


图1 本发明的苯丙乳液涂膜的红外光谱是KH-560与DL-151同时改性苯丙乳液 的FTIR谱图,在1032CHT1附近,出现Si-O-C键的伸缩振动峰,与DL-151单独改性苯丙乳液 相似[18]。在941CHT1附近,出现硅氧特征峰,与KH-560单独改性苯丙乳液相似。由此可以 说明,KH-560与DL-151同时引入到丙烯酸聚合物粒子上;图2 本发明的苯丙乳液配比的差热分析图两个玻璃化温度分别是-35. 63°C,和 48. 31 °C ;图3 本发明的苯丙乳液A的粒径分析4 本发明的苯丙乳液B的粒径分析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1、苯丙乳液的原料配方如下
权利要求
一种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其特征在于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苯乙烯10~23%,丙烯酸丁酯10~23%,甲基丙烯酸丁酯0.1~10%,丙烯酸0.1~0.7%,含有机硅的功能单体1%~13%,热分解引发剂0.1~0.5%,复合乳化剂1.0~2.5%,碳酸氢钠0.2~0.5%,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含有机硅的功能单体为γ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热分解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复合乳化剂为阴离子乳化剂和非阴离子乳化剂的混合物,摩尔比为1∶1;所述阴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非阴离子乳化剂为OP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含 有机硅的功能单体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热 分解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阴 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 阴离子乳化剂为TX-10。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 5所述任一种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阴离子乳化剂和非阴离子乳化剂按照摩尔比为1 1混合溶解到去离子水 中,得到复合乳化剂水溶液50ml,并分成两份1号溶液30ml和II号溶液20ml ;步骤2:常温下对乳化剂水溶液I号进行预乳化后,加入总量一半的苯乙烯和甲基丙烯 酸甲酯混合液,升高温度至50°C 70°C,并加入引发剂IOml过硫酸钾;步骤3 当30 50分钟步骤2的反应液体呈现蓝光时,将剩余部分苯乙烯和甲基丙烯 酸甲酯与乳化剂水溶液II以每秒2 3滴的速度,滴加加入反应液中,待滴加完成后温度 升高至75°C 95°C,加入碳酸氢钠、1,2-丙二醇及IOml过硫酸钾,保温1小时;步骤4 温度回至70。C 90°C后,以每秒4 6滴的速度,滴加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和 含有机硅的功能单体,滴加完毕后,再加入IOml过硫酸钾,保温1小时,得到硅烷偶联剂改 性的苯丙乳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改性两种硅烷偶联剂的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特征在于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基酸甲酯、丙烯酸为体系的聚合单体,含有有机硅的功能单体为体系的改性单体,复合乳化剂为体系的乳化剂,热分级引发剂为体系的引发剂,采用核壳聚合方法制备得到吸水率极低的苯丙乳液。本发明的原理是在单体中加入含有硅单体的功能单体组分参与共聚反应,得到的苯丙乳液通过大分子链上的硅碳键与基材间的偶极作用和氢键作用来减少苯丙乳液的吸水率,进而显著改善苯丙乳液的吸水性能,使之适用对吸水率要求很高的环境要求。
文档编号C08F230/08GK101982477SQ20101029284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5日
发明者刘根起, 王仲耀, 秦华宇, 程永清, 董达 申请人:西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