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卤耐热阻燃abs/pc合金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1365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卤耐热阻燃abs/pc合金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耐热阻燃ABS和PC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N200910190366. 9涉及一种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I、将无卤阻燃剂、阻燃抗滴落剂和助剂一起加入高速配料搅拌机中,然后将熔化的无卤阻燃协效剂滴入搅拌机中,搅拌第一时间;S2、加入烘好的PC和ABS,接着一起搅拌第二时间,以备用;S3、将搅拌好的混合物置于双螺杆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制的PC/ABS合金,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C 60 68 ;ABS :12 18 ;无卤阻燃剂7 12 ;无卤阻燃协效剂I 3 ;阻燃抗滴落剂O. I I ;助剂6 20。该发明的PC/ABS合金阻燃效果好,且无卤环保,综合性能优异;还具有良好的亚光效果,可以用于需要亚光效果的汽车内饰件等器件上。CN200910191931. 3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PC/ABS合金,其原料包括两种不同熔指规格的聚碳酸酯、ABS树脂、磷酸酯类阻燃剂、抗氧化剂、脱模剂和聚四氟乙烯粉;本发明的阻燃PC/ABS合金的阻燃级别不低于UL-94V-0(1. 6mm)级,拉伸强度不低于49MPa,弯曲强度不低于90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不低于550J/m,热变形温度不低于80°C (3. 2mm,I. 82MPa),成型收缩率不大于O. 7%,且不含卤素,对环境友好,综合性能不亚于国内外所报道的阻燃PC/ABS树脂材料性能,该发明助剂用量小,且成本低廉。200810038154. 4涉及一种低发烟量无卤阻燃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聚碳酸酯(PC) 40 75%,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10 40%,复合阻燃剂10 15%,复合降烟剂0.2 2%,相容剂2 16%,低发烟促进剂I 6%,稳定剂O. I O. 5%,润滑剂O. I O. 6%,放入高速搅拌机中混合I 15分钟,出料后放入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低发烟量、无卤阻燃和综合性能优异等特点。200910040557. 7公开了一种耐候耐热阻燃PC/ABS合金,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40 75份聚碳酸酯(PC),10 30份苯乙烯-丙烯腈(SAN),5 15份丙烯酸酯接枝物,5 20固体邻苯二甲酸-1,3- 二甲基苯基磷酸酯齐聚物,I 5份磷酸三苯酯(TPP),O. 2
O.8份硅油,O. I O. 5份聚四氟乙烯(PTFE),O. 5 I. 5份其它助剂。该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容性好,耐候、耐热性能好,加工方便且成本低的阻燃PC/ABS合金。200810239020. 9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现有无卤阻燃PC/ABS合金存在力学性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无卤耐热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无卤耐热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百分比ABS、ABS粉和PC的添加量为45 98%,相容剂的添加量为I 5%,阻燃剂的添加量为I 50%,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无卤阻燃耐热PC/ABS合金的组分及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表示)本发明所述的ABS/ABS粉/PC配比为9 35/1 15/90 50 (重量百分比),优选11 33/4 12/85 55,最优选15 30/5 10/80 60 ;本发明所述的相容剂为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 S为I 5% (重量百分比),优选
I.5% 4. 5%,最优选2% 4% ;本发明所述的阻燃剂为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复合阻燃体系,添加量为,优选10% 50%,最优选20% 30% ;

本发明所述的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O 40/0 40/100 20 (重量百分比),优选5 35/5 35/90 30,最优选10 30/10 30/80 40 ;本发明所述的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100 50/0 50(重量百分比),优选85 55/15 45,最优选70 65/30 35 ;本发明所述的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 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I 10%,优选2% 8%,最优选4% 6% ;按上述比例将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00 250°C,优选210 240°C,最优选220 235°C ;螺杆转速20 60r/min,优选25 55r/min,最优选 30 50r/min。本发明制备方法成本低,易加工,环保阻燃性好,也可直接在生产装置中加入。产品的氧指数可达到28. 5%,阻燃等级达到UL 94V-0级,阻燃效果最佳,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通讯器材和办公设备等领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10是按照ABS/ABS粉/PC的添加量为45 89 %,ABS/ABS粉/PC配比为9 35/1 15/90 5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的添加量为1% 5% (重量百分比),阻燃剂磷酸类复合阻燃剂与氢氧化铝阻燃体系的添加量为10% 50%,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00 250°C,螺杆转速20 60r/min。其中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O 40/0 40/100 20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100 50/0 50 (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I 10%。实施例I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40/40/20(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50/50(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I. 5%。ABS/ABS粉/PC的配比为9/1/90,添加量为8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1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00°C,螺杆转速2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2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35/35/30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55/45(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I. 75%。ABS/ABS粉/PC的配比为9/1/90,添加量为7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2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05°C,螺杆转速25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
实施例3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25/35/40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60/40(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2. 0%。ABS/ABS粉/PC的配比为9/1/90,添加量为6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3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10°C,螺杆转速3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4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40/20/40(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60/40(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2. 25%。ABS/ABS粉/PC的配比为9/1/90,添加量为55%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40%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15°C,螺杆转速35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5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20/20/60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65/35(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2. 5%。ABS/ABS粉/PC的配比为14/1/85,添加量为8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1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20°C,螺杆转速4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6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15/25/60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70/30(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2. 75%。ABS/ABS粉/PC的配比为15/5/80,添加量为8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1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25°C,螺杆转速45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7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10/25/65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75/25(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 率为3. 0%。ABS/ABS粉/PC的配比为15/5/80,添加量为7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2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30°C,螺杆转速45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8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 ,TPP/APP/RDP的配比为5/25/70(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80/20 (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 3. 5%。ABS/ABS粉/PC的配比为15/10/75,添加量为75%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20%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40°C,螺杆转速5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9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5/5/90(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85/15(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 3. 75%。ABS/ABS粉/PC的配比为15/10/75,添加量为8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1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45°C,螺杆转速55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10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 ,TPP/APP/RDP的配比为5/10/85(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90/10 (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 4. 0%0
ABS/ABS粉/PC的配比为15/15/70,添加量为8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1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50°C,螺杆转速6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11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 ,TPP/APP/RDP的配比为5/15/80(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95/5(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 4. 25%。ABS/ABS粉/PC的配比为15/10/75,添加量为75%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3/2,添加量为20%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50°C,螺杆转速6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 实施例12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 ,TPP/APP/RDP的配比为5/20/75(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98/2(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 4. 5%0ABS/ABS粉/PC的配比为15/10/75,添加量为7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3/2,添加量为2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40°C,螺杆转速25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13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 ,TPP/APP/RDP的配比为5/25/70(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92/8(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 4. 75%。ABS/ABS粉/PC的配比为15/10/75,添加量为7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1/2,添加量为2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40°C,螺杆转速35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14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 ,TPP/APP/RDP的配比为5/30/65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88/12(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 5. 0%。ABS/ABS粉/PC的配比为20/10/70,添加量为70%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
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4/1,添加量为25%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35°C,螺杆转速4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15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 ,TPP/APP/RDP的配比为5/35/60(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82/18 (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 5. 5%。ABS/ABS粉/PC的配比为20/10/70,添加量为75%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4/1,添加量为20%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20°C,螺杆转速45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16 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 ,TPP/APP/RDP的配比为5/40/55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75/25(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 5. 60%。ABS/ABS粉/PC的配比为20/10/70,添加量为75%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20%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20°C,螺杆转速4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17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 ,TPP/APP/RDP的配比为7. 5/12. 5/80(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70/30(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6. 35%。ABS/ABS粉/PC的配比为20/10/70,添加量为75%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3/1,添加量为20%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30°C,螺杆转速5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18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12. 5/22. 5/65(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68/32 (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6.80%。ABS/ABS粉/PC的配比为20/10/70,添加量为75%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3/2,添加量为20%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25°C,螺杆转速5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实施例19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12/24/64(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70/30(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7. 25%。ABS/ABS粉/PC的配比为20/10/70,添加量为73%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4%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2/1,添加量为20%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1(TC,螺杆转速40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实施例20磷酸类阻燃剂包括磷酸三苯酯(TPP)、聚磷酸铵复合体系(APP)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RDP),TPP/APP/RDP的配比为15/13/72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54/46(重量百分比);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7. 3%。 ABS/ABS粉/PC的配比为20/10/70,添加量为73% (重量百分比),相容剂的添加量为4% (重量百分比),磷酸类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为4/1,添加量为20% (重量百分比),其它助剂添加量为3%。在混炼机中充分混合后,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为220°C,螺杆转速35r/min。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I中。通过表I实施例I 20可以看出,中本发明制备方法成本低,易加工,环保阻燃性好。产品的氧指数可达到28. 5 %,阻燃等级达到UL 94V-0级,阻燃效果最佳,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通讯器材和办公设备等领域。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卤耐热阻燃ABS/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ABS/ABS粉/PC的添加量为45 89%,相容剂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的添加量为I 5%,阻燃剂磷酸类复合阻燃剂与氢氧化铝阻燃体系的添加量为10 50%,在挤出机中熔融挤出; 所述的ABS/ABS粉/PC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9 35/1 15/90 50 ; 所述的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I 10% ; 所述的磷酸类复合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聚磷酸铵复合体系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按重量百分比为0 40/0 40/100 20 ; 所述的磷酸类复合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100 50/0 50 ; 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00 250°C,螺杆转速20 60r/min。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卤耐热阻燃ABS/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磷酸三苯酯、聚磷酸铵复合体系和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复合体系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5 35/5 35/90 3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卤耐热阻燃ABS/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类复合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85 55/15 4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耐热阻燃ABS/PC合金的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ABS/ABS粉/PC为45~89%,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为1~5%,磷酸类复合阻燃剂与氢氧化铝阻燃体系为10~50%;ABS/ABS粉/PC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9~35/1~15/90~50;磷酸类复合阻燃剂与氢氧化铝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为100~50/0~50;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00~250℃,螺杆转速20~60r/min;本发明制备方法成本低,易加工,环保阻燃性好,产品的氧指数可达到28.5%,阻燃等级达到UL 94V-0级,阻燃效果最佳,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通讯器材和办公设备等领域。
文档编号C08K3/32GK102796359SQ201110137030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葛腾杰, 向明, 邹恩广, 马建英, 邱丽萍, 吴林美, 姜进宪, 安彦杰, 王熺, 王文燕, 王登飞, 张明强, 郭桂悦, 张德英, 佟华芳, 闫兵, 梁忠越, 王世华, 韩云燕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