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94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粘贴显示设备(display apparatus)中的透明覆盖镜片(transparent cover lens)与角虫控面板(touch panel),或触控面板与显示元件(display element)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设备中,透明覆盖镜片[由玻璃、压克力树脂板、聚碳酸酯板 (polycarbonate plate)等材质所制成]与触控面板、或触控面板与显示元件的粘贴方式是采用接着剂。接着剂一般可分为热硬化型及光硬化型,其中,光硬化型接着剂所需的硬化时间较热硬化型接着剂为少,适合在生产线上使用。光硬化型接着剂在使用时需配合曝光过程的条件控制,因此随着曝光过程的不同,光硬化型接着剂的组成及用量也要随着改变。 目前业界常用的曝光过程有二种(1) 一次曝光对一元件涂布接着剂,再将另一元件粘贴至该元件后,直接以高照度QOOOmW/cm2)进行曝光;及( 二次曝光对一元件涂布接着齐U,再将另一元件粘贴至该元件后,先以低照度(30mW/cm2)进行预曝定形,然后再以高照度 (2000mff/cm2)进行曝光。以现有的光硬化型接着剂而言,多数只适合搭配一次曝光或二次曝光,例如将只适合一次曝光的组成物先以低照度预曝,反应性高的成分会先进行交联反应而产生相分离,则呈现混浊现象而影响穿透度;而若将只适合二次曝光的组成物以高照度进行曝光,则交联反应未完全,且在高温或高温高湿环境下会产生气泡或脱附。由上述情形来看,目前并无同时可配合一次曝光及二次曝光过程的接着剂。现有光硬化型接着剂于硬化后仍会发生未硬化完全、在高温或高温高湿环境下会产生气泡或脱附状况、穿透度及延伸性不佳等问题。W02010/027041揭示一种具有较佳弹性率及延伸率的光硬化型树脂组成物。该组成物包含具有聚氨基甲酸酯、聚异戊二烯或聚丁二烯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寡聚物、软化成分以及任选地添加(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硫醇化合物,该(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是选自于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环己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在此专利公开案的组成物中,如未添加硫醇化合物,硬化后的延伸率为450%以下;在添加硫醇化合物后,硬化后的延伸率为450% 700%。该硫醇化合物虽然可提升延伸率,但其本身具有臭味且容易氧化不易保存。再者,该硫醇化合物具有高反应性及高交联度特性,若先以低照度预先曝光,容易先进行交联反应而产生相分离,使得硬化后呈现混浊现象而影响穿透度,所以此专利公开案的光硬化型树脂组成物无法进行二次曝光,在产业上使用性较为不便。W02009/086492揭示一种光热硬化型粘着组成物,包含一种脂肪族胺酯丙烯酸酯、 单官能基单体、光起始剂、热起始剂、塑化剂及链转移剂。此专利公开案需使用链转移剂及塑化剂,无法满足业界的需求。由上述可知,目前仍有需要发展出一种可配合一次及二次曝光过程、无需添加链转移剂及塑化剂、且在硬化后同时具备高延伸率、高穿透率、良好机械性质、耐候性及可重工性等性质的光硬化型树脂组成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配合一次及二次曝光过程、不需添加链转移剂及塑化剂、具有适当粘度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其经硬化后可同时具备高延伸率、高穿透率、耐候性及良好机械性质等性质。于是,本发明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包含(A)胺酯(烷基)丙烯酸酯或聚胺酯(烷基)丙烯酸酯、(B)聚烷二醇烷基醚(烷基)丙烯酸酯、(C)(烷基)丙烯酸烷基酯及(D)光起始剂;其中,以该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的总重计,该(A)的含量范围为40 75wt% ;该(B)的含量范围为5 40wt% ;该(C)的含量范围为5 40wt% ; 及该(D)的含量范围为0. 01 5wt%。本发明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将(A)胺酯(烷基)丙烯酸酯或聚胺酯 (烷基)丙烯酸酯、(B)聚烷二醇烷基醚(烷基)丙烯酸酯及(C)(烷基)丙烯酸烷基酯三种特定成分予以组合并调整各成分用量,其中运用该(A)来提升延伸率,以及该(B)和(C) 来调整粘度及极性以使(A)能均勻分布在该组成物中,使得该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具有适当的粘度且能配合一次及二次曝光过程,并在(D)存在下进行硬化后能够同时具备高延伸率、高穿透度、耐候性及良好的机械性质。实施方式本发明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包含(A)胺酯(烷基)丙烯酸酯或聚胺酯(烷基)丙烯酸酯、(B)聚烷二醇烷基醚(烷基)丙烯酸酯、(C)(烷基)丙烯酸烷基酯及(D)光起始剂;其中,以该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的总重计,该(A)的含量范围为40 75wt% ;该(B)的含量范围为5 40wt% ;该(C)的含量范围为5 40wt% ;及该(D)的含量范围为0.01 5wt%。在本文中,该(烷基)丙烯酸酯[(alkyl)aCrylate]表示丙烯酸酯(acrylate)及 /或烷基丙烯酸酯(alkylacrylate)。以下将逐一对各个成份进行详细说明[ (A)胺酯(烷基)丙烯酸酯或聚胺酯(烷基)丙烯酸酯]优选地,该㈧是如下式⑴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包含(A)胺酯(烷基)丙烯酸酯或聚胺酯(烷基)丙烯酸酯;(B)聚烷二醇烷基醚(烷基)丙烯酸酯;(C)(烷基)丙烯酸烷基酯;及(D)光起始剂;其中,以该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的总重计,该(A)的含量范围为40 75wt% ;该⑶的含量范围为5 40wt% ;该(C)的含量范围为5 40wt% ;及该⑶的含量范围为0.01 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其中,以该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的总重计,该(A)的含量范围为50 75wt% ;该(B)的含量范围为 9 35wt% ;该(C)的含量范围为9 35 1%及该(D)的含量范围为0. 01 l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其中,以该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的总重计,该(A)的含量范围为60 75wt% ;该(B)的含量范围为 9 27wt% ;该(C)的含量范围为9 27 1%及该(D)的含量范围为0. 1 Iwt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其中,以该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的总重计,该(A)的含量范围为60 73wt% ;该(B)的含量范围为 9 ;该(C)的含量范围为12 27 1%及该(D)的含量范围为0. 1 0. 55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其中,该(A)是如下式 (I)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其中,该(B)是由下式 (III)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其中,该(C)是由下式 (IV)所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在经硬化后具有700% 以上的延伸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在经硬化后具有95%以上的穿透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在经硬化后具有1以下的二次曝光后的雾度值。
全文摘要
一种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包含(A)胺酯(烷基)丙烯酸酯或聚胺酯(烷基)丙烯酸酯;(B)聚烷二醇烷基醚(烷基)丙烯酸酯;(C)(烷基)丙烯酸烷基酯;及(D)光起始剂;其中,以该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的总重计,该(A)的含量范围为40~75wt%;该(B)的含量范围为5~40wt%;该(C)的含量范围为5~40wt%;及该(D)的含量范围为0.01~5wt%。该光硬化型(烷基)丙烯酸酯组成物可配合一次及二次曝光过程,且在经硬化后同时具备有高延伸率、高穿透度、耐候性及良好机械性质。
文档编号C08F220/28GK102464785SQ20111015342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李信宏, 林典庆, 谢育材, 钟显政 申请人:达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