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80945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是:由重叠的一层以上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经热压制成;各层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均由一层玻璃纤维布和涂敷在玻璃纤维布两面上的树脂糊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氢氧化铝、活性氧化镁、引发剂、颜料糊、以及硬脂酸锌混合配制成树脂糊;制备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制备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采用本发明,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具有机械强度高、无卤阻燃、收缩率低等特点,适用于作电机、电器、高压输变电设备等的高强度绝缘结构零部件。
【专利说明】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层状产品及其制备。涉及一种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及其制备 方法。本发明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特别适用作电机、电器、高压输变电设备等的高 强度绝缘结构零部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模塑板一般是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无机粉体 材料、引发剂等制成的树脂糊与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毡和乱向短玻璃纤维经过热压而成的模 塑料(简称SMC)。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的配方一般由不饱和聚酯树脂、聚 苯乙烯的苯乙烯溶液(聚苯乙烯含量40%)、粒径I?23 ii m的氢氧化铝或/和碳酸钙、长度 25?50mm的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硬脂酸锌、颜料糊、活性氧化镁 等组成。配方组成中所用的无碱玻璃纤维长度一般为25mm,含量一般在20?30%,引发剂 通常采用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这类SMC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模塑板的机械强度低, 其弯曲强度小于120MPa,冲击强度(简支梁,缺口)小于70kJ/m2,不能满足更高的技术性能 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 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从而提供一种具有机械强度高、无齒阻燃、收缩率低等特点不饱和聚 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该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特别适用于作电机、 电器、高压输变电设备等的高强度绝缘结构零部件。
[0004]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是:由重叠的一层 以上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经热压制成;各层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均由一 层玻璃纤维布和涂敷在玻璃纤维布两面上的树脂糊组成;
[0005]所述树脂糊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混合组成:162重量份不饱和聚酯树脂 的苯乙烯溶液、30?60重量份重量百分比为70%的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0?50 重量份重量百分比为40%的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可用南京金陵帝斯曼有限公司等 生产的H814-901牌号等)、280?360重量份氢氧化铝、2?4重量份活性氧化镁、2?3重 量份引发剂、10?20重量份颜料糊、以及10?15重量份硬脂酸锌;
[0006]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由重量比为1:0?I的重量百分比为67%? 70%的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与重量百分比为65%?68%的 可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或间苯型与邻苯型混合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混合组 成;
[0007]所述引发剂可以是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 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可用美国公司生产的 Initiator KL牌号,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可用兰州助剂厂等生产的LQ-TBPB牌号,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可用兰州助剂厂等生产的LQ-TBPHl牌号;
[0008]所述颜料糊是重量比为10~50:50的颜料与所述重量百分比为65%~68%的可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经混合研磨而成的混合物;所述颜料可以是钛白粉、 炭黑、氧化铁红、酞青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09]所述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较好的是采用中国发明专利号为 ZL200710051048.5、名称为“可增稠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
[0010]所述可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市场通用的普通可增稠间苯型和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例如:常州华科树脂有限公司等生产的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HS-2210牌号,南京金陵帝斯曼有限公司等生产的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P171-903牌号等;也可以自制;
[0011]所述可增稠的间苯型与邻苯型混合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的重量比较好的为间苯型:邻苯型=4:1~4;
[0012]所述重量百分比为70%的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较好的是粘度为600~ 1000mPa ? S的重量百分比为70%的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苯乙烯溶液;也可用常州华科树脂有限公司等生产的HS-9817牌号饱和聚酯型的SMC用低收缩添加剂;也可以自制;
[0013]所述氢氧化铝较好的是采用粒径为6~IOym的氢氧化铝粉体材料,可用中国铝业集团中州公司等生产的H-WF-08A牌号;
[0014]所述活性氧化镁较好的是采用粒径为5~7 y m的活性氧化镁粉体材料,可用以色列生产的RA150牌号;
[0015]所述硬脂酸锌为市场通用普通脱模用硬脂酸锌,可用石家庄瑞丰化工厂等生产的 S-181牌号;
[0016]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的平均厚度较好的为I~ 3mm o
[0017]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玻璃纤维布可以为无碱平纹玻璃纤维布、无碱斜纹玻璃纤维布、无碱方格玻璃纤维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布,均为市售产品,可用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生产的EWR600-1270牌号等;玻璃纤维布的具体实际用量在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产品的总重量中的重量百分比较好的是40%~52%。
[0018]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的层数可以为I~100层; 制得的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的厚度可以为0.5~80_。
[0019]本发明的另一内容是:一种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0020]a、制备树脂糊:按162重量份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0~60重量份重量百分比为70%的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0~50重量份重量百分比为40%的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80~360重量份氢氧化铝、2~4重量份活性氧化镁、2~3重量份引发剂、10~20重量份颜料糊、以及10~15重量份硬脂酸锌的重量份配比及原料组成取各组分原料并投入混合罐中,在(常温下高速)搅拌混合8~12分钟,即配制成树脂糊;
[0021]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由重量比为1:0~I的重量百分比为67%~ 70%的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与重量百分比为65%~68%的可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或间苯型与邻苯型混合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混合组成;
[0022]所述引发剂可以是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可用美国公司生产的 Initiator KL牌号,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可用兰州助剂厂等生产的LQ-TBPB牌号,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可用兰州助剂厂等生产的LQ-TBPHl牌号;
[0023]所述颜料糊是重量比为10~50:50的颜料与所述重量百分比为65%~68%的可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经混合研磨而成的混合物;所述颜料可以是钛白粉、 炭黑、氧化铁红、酞青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24]所述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较好的是采用中国发明专利号为 ZL200710051048.5、名称为“可增稠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
[0025]所述可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市场通用的普通可增稠间苯型和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例如:常州华科树脂有限公司等生产的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HS-2210牌号,南京金陵帝斯曼有限公司等生产的邻苯型不饱 和聚酯树脂P171-903牌号等;也可以自制;
[0026]所述可增稠的间苯型与邻苯型混合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的重量比较好的为间苯型:邻苯型=4:1~4;
[0027]所述重量百分比为70%的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较好的是粘度为600~ 1000mPa ? S的重量百分比为70%的聚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苯乙烯溶液;也可用常州华科树脂有限公司等生产的HS-9817牌号饱和聚酯型的SMC用低收缩添加剂;也可以自制;
[0028]所述氢氧化铝较好的是采用粒径为6~IOym的氢氧化铝粉体材料,可用中国铝业集团中州公司等生产的H-WF-08A牌号;
[0029]所述活性氧化镁较好的是采用粒径为5~7 y m的活性氧化镁粉体材料,可用以色列生产的RA150牌号;
[0030]所述硬脂酸锌为市场通用普通脱模用硬脂酸锌,可用石家庄瑞丰化工厂等生产的 S-181牌号;
[0031]b、制备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将树脂糊通过车速(线速)为6~7m/min的涂敷机均匀地涂敷在两承载膜带上,形成一面有树脂糊膜层的第一承载膜带和一面有树脂糊膜层的第二承载膜带,再经涂敷机轧辊将第一承载膜带的树脂糊膜层与玻璃纤维布的一面贴合在一起、将第二承载膜带的树脂糊膜层与玻璃纤维布的相对的另一面贴合在一起, 然后收卷,放入恒温40°C的熟化间熟化15~17h,即制得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
[0032]C、热压制备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将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裁剪成产品所需尺寸并除去其两面上贴合的承载膜带,按产品所需厚度将一层以上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重叠铺设于140~150°C的模具中、经热压成型,热压工艺条件为:控制温度140~150°C、控制压力10~12MPa、保温时间为成型每毫米厚度产品的保温时间为 40~60秒,即40~60sec/mm,热压结束后取出,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制得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产品。
[0033]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步骤b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的平均厚度较好的为I?3_。
[0034]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所述玻璃纤维布可以为无碱平纹玻璃纤维布、无碱斜纹玻 璃纤维布、无碱方格玻璃纤维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布,均为市售产品。玻璃纤维布 的具体实际用量在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产品的总重量中的重量百分比较好 的是40%?52%。
[0035]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步骤c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的层数可以为 I?100层;制得的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的厚度可以为0.5?80_。
[0036]步骤c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裁剪成产品所需尺寸中的尺寸可以为 长2000mm?2500_、宽IOOOmm?1270mm,也可以是实际需要的其它尺寸。
[0037]所述制得的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产品适用于作电机、电器、高压输变电 设备等的高强度绝缘结构零部件。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0039](I)本发明的关键创造性体现在:单独采用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 脂或与可增稠间的苯型或邻苯型或间苯型与邻苯型混合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合用为基体树 脂,采用苯频哪醇硅烷基醚与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分别或合 用的独特引发剂体系,同时使用无碱玻璃纤维布、无碱方格玻璃纤维布等为增强材料,使制 得的成型板材无气隙,机械强度高;
[0040](2)本发明采用增稠性好的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或与可 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或间苯型与邻苯型混合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合用为基体树脂、配合选 用无碱玻璃纤维布、无碱方格玻璃纤维布等增强材料制得的预浸料,产品质量稳定,工艺简 单,易于工业扩大生产,实用性强;经热压成型的层压板产品适用于作电机、电器、高压输变 电设备等的高强度绝缘结构零部件;
[0041](3)本发明实现了采用玻璃纤维布而不是短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制备的层压板 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无卤阻燃,收缩率低等特点;其弯曲强度大于320Mpa (实施例最高已 达382Mpa),冲击强度(简支梁,缺口)大于130kJ/m2(实施例最高已达172kJ/m2),阻燃性FVO 级,收缩率可控制在0.010%?0.035%之间;
[0042](4)本发明层压板采用大量工业副产物双环戊二烯合成的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作 基体树脂,价格较低,有利于降低成本;产品制备工艺简单,工序简便,容易操作,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 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 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4]第一部分树脂糊的配制
[0045]以下实施例所采用的原料说明: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 溶液、可增稠间苯型或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和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 液均为自制。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为购置市场的聚醋酸乙烯酯自行配制,颜料糊为 自行配制,其他(氢氧化铝、活性氧化镁、引发剂、硬脂酸锌)均购自市场通用产品。
[0046]实施例1-1:[0047]将162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0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20kg的氢氧化铝,2kg的活性氧化镁,2.3kg的苯频哪醇硅烷基醚,IOkg的钛白粉颜料糊,IO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56.3kg树脂糊。
[0048]实施例1-2:
[0049]将162kg的70%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60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60kg的氢氧化铝,3.5kg的活性氧化镁,2.4kg的苯频哪醇硅烷基醚,12kg的钛白粉颜料糊,Il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40.9kg树脂糊。
[0050]实施例1-3:
[0051]将162kg的68%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0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80kg的氢氧化铝,2.5kg的活性氧化镁,2.8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1:3),20kg的钛白粉颜料糊,13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60.3kg树脂糊。
[0052]实施例1-4:
[0053]将162kg的69%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0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50kg的氢氧化铝,3kg的活性氧化镁,2.2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I), 20kg的钛白粉颜料糊,15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52.2kg树脂糊。
[0054]实施例1-5:
[0055]将162kg的70%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5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90kg的氢氧化铝,4kg的活性氧化镁,3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3:2),18kg的钛白粉颜料糊,Il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73kg树脂糊。
[0056]实施例1-6:
[0057]将162kg的68%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5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40kg的氢氧化铝,2.2kg的活性氧化镁,3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3:2:1),14kg的炭黑颜料糊,12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18.2kg树脂糊。
[0058]实施例1-7:
[0059]将162kg的69%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5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10kg的氢氧化铝,3kg的活性氧化镁,2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2),16kg的炭黑颜料糊,14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92kg树脂糊。[0060]实施例1-8:
[0061]将157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kg的65%可增稠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0kg粘度为600~1000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00kg的氢氧化铝,2.1kg的活性氧化镁,2.4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1:4),15kg的炭黑颜料糊,15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46.5kg树脂糊。
[0062]实施例1-9:
[0063]将152kg的70%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IOkg的67%可增稠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0kg粘度为600~1000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80kg的氢氧化铝,2.3kg的活性氧化镁,2.8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1:2),17kg的炭黑颜料糊,IO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44.1kg树脂糊。
[0064]实施例1-10:
[0065]将147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15kg的68%可增稠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0kg粘度为600~1000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60kg的氢氧化铝,2.7kg的活性氧化镁,2.5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2:2:1), Ilkg的炭黑颜料糊,14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42.2kg树脂糊。
[0066]实施例1-11:
[0067]将142kg的70%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0kg的68%可增稠间苯型与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间苯型:邻苯型=1:l),60kg粘度为600~1000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20kg的氢氧化铝,2.9kg的活性氧化镁,2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2:3),19kg的氧化铁红颜料糊,14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29.9kg树脂糊。
[0068]实施例1-12:
[0069]将137kg的68%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5kg的65%可增稠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5kg粘度为600~1000mPa ?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6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80kg的氢氧化铝,2.3kg的活性氧化镁,3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1:4), 13kg的氧化铁红颜料糊,IO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41.3kg树脂糊。
[0070]实施例1-13:
[0071]将132kg的69%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0kg的66%可增稠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5kg粘度为600~1000mPa ?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6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30kg的氢氧化铝,2.5kg的活性氧化镁,2.9kg的引发(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1)剂,16kg的氧化铁红颜料糊,15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99.4kg树脂糊。
[0072]实施例1-14:
[0073]将127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5kg的65%可增稠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5kg粘度为600~1000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6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60kg的氢氧化铝,2.2kg的活性氧化镁,2.5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2:2:1), 17kg的氧化铁红颜料糊,Il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45.7kg树脂糊。
[0074]实施例1-15:
[0075]将117kg的70%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5kg的67%可增稠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7kg粘度为600~1000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3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90kg的氢氧化铝,2.6kg的活性氧化镁,2.7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1:I), 20kg的氧化铁红颜料糊,13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70.3kg树脂糊。
[0076]实施例1-16:
[0077]将107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5kg的68%可增稠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7kg粘度为600~1000mPa ?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3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20kg的氢氧化铝,4kg的活性氧化镁,2.3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1:1),12kg的酞青蓝颜料糊,14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04.3kg树脂糊。
[0078]实施例1-17:
[0079]将97kg的69%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65kg的66%可增稠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7kg粘度为600~1000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3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50kg的氢氧化铝,2.9kg的活性氧化镁,2.5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3:1), Ilkg的酞青蓝颜料糊,15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13.4kg树脂糊。
[0080]实施例1-18:
[0081]将87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75kg的65%可增稠间苯型与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间苯型:邻苯型=2: I), 34kg粘度为600~1000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60kg的氢氧化铝,2.4kg的活性氧化镁,2.1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2),13kg的酞青蓝颜料糊,12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05.5kg树脂糊。[0082]实施例1-19:
[0083]将81kg的70%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81kg的67%可增稠间苯型与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间苯型:邻苯型=4: I), 44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8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00kg的氢氧化铝,2.2kg的活性氧化镁,3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2:2),15kg的颜料糊,13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77.2kg树脂糊。
[0084]实施例1-20:
[0085]将81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81kg的68%可增稠间苯型与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间苯型:邻苯型=1:1),54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8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10kg的氢氧化铝,2.1kg的活性氧化镁,2.3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1),18kg的酞青蓝颜料糊,IO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06.4kg树脂糊。
[0086]实施例1-21:
[0087]将162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2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3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40kg的氢氧化铝,2.3kg的活性氧化镁,2.3kg的苯频哪醇硅烷基醚,15kg的酞青蓝颜料糊,13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99.6kg树脂糊。
[0088]实施例1-22:
[0089]将162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30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80kg的氢氧化铝,3.8kg的活性氧化镁,2.3kg的苯频哪醇硅烷基醚,15kg的炭黑颜料糊,12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25.1kg树脂糊。
[0090]实施例1-23:
[0091]将162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7.5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15kg的氢氧化铝,4kg的活性氧化镁,3kg的苯频哪醇硅烷基醚,15kg的钛白粉颜料糊,13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99.5kg树脂糊。
[0092]实施例1-24:
[0093]将146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16kg的65%可增稠间苯型与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间苯型:邻苯型=4:l),32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3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80kg的氢氧化铝,2.5kg的活性氧化镁,2.5kg的苯频哪醇硅烷基醚,15kg的酞青蓝颜料糊,13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40kg树脂糊。
[0094]实施例1-25:[0095]将102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60kg的65%可增稠间苯型与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间苯型:邻苯型=2:l),35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00kg的氢氧化铝,2.5kg的活性氧化镁,3kg的苯频哪醇硅烷基醚,20kg的炭黑颜料糊,13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75.5kg树脂糊。
[0096]实施例1-26:
[0097]将107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5kg的65%可增稠间苯型与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间苯型:邻苯型=4:3),45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20kg的氢氧化铝,4kg的活性氧化镁,2.5kg的苯频哪醇硅烷基醚,16kg的氧化铁红颜料糊,15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14.5kg树脂糊。
[0098]实施例1-27:
[0099]将162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2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3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40kg的氢氧化铝,4kg的活性氧化镁,2.3kg的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5kg的酞青蓝颜料糊,13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01.3kg树脂糊。
[0100]实施例1-28:
[0101]将162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7.5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5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15kg的氢氧化招,4kg的活性氧化镁,3kg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15kg的钛白粉颜料糊,13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99.5kg树脂糊。
[0102]实施例1-29:
[0103]将162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30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80kg的氢氧化铝,3.3kg的活性氧化镁,2.7kg的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2:1),15kg的钛白粉颜料糊,12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25kg树脂糊。
[0104]实施例1-30:
[0105]将102kg的67%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60kg的65%可增稠间苯型与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间苯型:邻苯型=4:l),35kg粘度为600?IOOO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0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00kg的氢氧化铝,2.5kg的活性氧化镁,3kg的苯频哪醇硅烷基醚,15kg的酞青蓝颜料糊,13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570.5kg树脂糊。
[0106]实施例1-31:[0107]将81kg的70%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81kg的67%可增稠间苯型与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间苯型:邻苯型=2: I), 50kg粘度为600~1000mPa-S的70%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42kg的40%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330kg的氢氧化铝,2.2kg的活性氧化镁,3kg的引发剂(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2:1:2),18kg的氧化铁红颜料糊,15kg的硬脂酸锌投入混合罐中常温下高速搅拌10分钟配制成622.2kg树脂糊。
[0108]第二部分预浸料和层压板的制备
[0109]实施例2-1 ~2-31:
[0110]1、原料:第一部分实施例1~31制得的树脂糊、市场上购买的通用无碱平纹玻璃纤维布、无碱斜纹玻璃纤维布、无碱方格玻璃纤维布。
[0111]2、基本工艺与过程:
[0112]将树脂糊通过车速(线速)6~7m/min的涂敷机均匀地涂敷在两承载膜带上形成树脂糊膜层,再经涂敷机轧辊轻轻将左树脂糊膜层、中玻璃纤维布和右树脂糊膜层浸压贴合在一起后收卷,放于恒温40°C的熟化间熟化16h,即制得厚度为I~3_的成卷预浸料。
[0113]将上述的预浸料按工艺要求裁成所需尺寸并除去其两侧的承载膜,按产品所需厚度叠层铺设于140~150°C的模具中压制成型,热压工艺条件:控制温度140~150°C,控制压力10~12MPa,保温时间40~60sec/mm (按成型板材的厚度进行计算)。热压结束后取出,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制得成品层压板。
[0114]层压板中采用的树脂糊、玻璃纤维布种类与用量,玻璃纤维布在层压板中的占比及其层压板的力学、阻燃性能和收缩率情况详见下表1和表2:`[0115]表1:采用实施例1-1~1-31树脂糊所制得层压板情况表
[0116]
【权利要求】
1.一种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是:由重叠的一层以上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经热压制成;各层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均由一层玻璃纤维布和涂敷在玻璃纤维布两面上的树脂糊组成;所述树脂糊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混合组成:162重量份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0~60重量份重量百分比为70%的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0~50重量份重量百分比为40%的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80~360重量份氢氧化铝、2~4 重量份活性氧化镁、2~3重量份引发剂、10~20重量份颜料糊、以及10~15重量份硬脂酸锌;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由重量比为1:0~I的重量百分比为67%~70%的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与重量百分比为65%~68%的可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或间苯型与邻苯型混合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混合组成;所述引发剂是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颜料糊是重量比为10~50:50的颜料与所述重量百分比为65%~68%的可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经混合研磨而成的混合物;所述颜料是钛白粉、炭黑、氧化铁红、酞青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是: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的平均厚度为I~3mm。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是:所述玻璃纤维布为无碱平纹玻璃纤维布、无碱斜纹玻璃纤维布、无碱方格玻璃纤维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布。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是: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的层数为I~100层。
5.按权利要求3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是: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的层数为I~100层。
6.一种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树脂糊:按162重量份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30~60重量份重量百分比为70%的饱和型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20~50重量份重量百分比为40%的聚醋酸乙烯酯的`苯乙烯溶液、280~360重量份氢氧化铝、2~4重量份活性氧化镁、2~3重量份引发剂、10~20重量份颜料糊、以及10~15重量份硬脂酸锌的重量份配比及原料组成取各组分原料并投入混合罐中,在搅拌混合8~12分钟,即配制成树脂糊;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由重量比为1:0~I的重量百分比为67%~70%的可增稠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与重量百分比为65%~68%的可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或间苯型与邻苯型混合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液混合组成;所述引发剂可以是苯频哪醇硅烷基醚、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颜料糊是重量比为10~50:50的颜料与所述重量百分比为65%~68%的可增稠的间苯型或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经混合研磨而成的混合物;所述颜料可以是钛白粉、炭黑、氧化铁红、酞青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b、制备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将树脂糊通过车速为6~7m/min的涂敷机均匀地涂敷在两承载膜带上,形成一面有树脂糊膜层的第一承载膜带和一面有树脂糊膜层的第二承载膜带,再经涂敷机轧辊将第一承载膜带的树脂糊膜层与玻璃纤维布的一面贴合在一起、将第二承载膜带的树脂糊膜层与玻璃纤维布的相对的另一面贴合在一起,然后收卷,放入恒温40°C的熟化间熟化15~17h,即制得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C、 热压制备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将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裁剪成产品所需尺寸并除去其两面上贴合的承载膜带,按产品所需厚度将一层以上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重叠铺设于140~150°C的模具中、经热压成型,热压工艺条件为:控制温度 140~150°C、控制压力10~12MPa、保温时间为成型每毫米厚度产品的保温时间为40~ 60秒,即40~60sec/mm,热压结束后取出,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制得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产品。
7.按权利要求6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的平均厚度为I~3mm。
8.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玻璃纤维布为无碱平纹玻璃纤维布、无碱斜纹玻璃纤维布、无碱方格玻璃纤维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布。
9.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是:步骤c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的层数为I~100层。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是:步骤C所述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布预浸料的层数为I~100层。
【文档编号】C08K3/22GK103522680SQ201310459181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许自贵, 邓志威, 李志强 申请人: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